第266章 齐曦离开后的日子(2/2)
她先去了一次粤省,在一位业内人士的介绍下认识了几家运营公司,进展顺利。
然后又去了帝都,由阿兰帮忙引荐,也见了几家合作方。
周孝愚在周庄一共呆了五天,最后和爷爷告别,踏上返回前海市的归途。
家中冷冷清清,和离开前没什么两样,少了女主人后,就感觉一下子少了烟火气,他在附近超市买了一些食材,一个人在家做饭。
最后一个人在餐桌上吃着辣椒炒肉,喝着白酒,不知不觉中,眼泪又流了下来。
辣椒太辣了。
胸口再次开始隐隐作痛。
从一段感情中走出来谈何容易。
道理每个人都懂,然而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有几个?
吃完饭后,他一个人来到书房,坐在钢琴前,一段简单的伴奏音响起。
他垂着头,身体内藏着一团火焰。
“有人问我,我就会讲,但是无人来。我期待,到无奈,有话要讲,得不到装载。”
“我的心情犹像樽盖,等被揭开,嘴巴却在养青苔。”
若此时有人在旁边听到肯定会惊讶,因为这是一首粤语歌,周孝愚正用粤语在演唱。
在系统空间中,有一种语言卡,使用后很短时间内就能学会一种新语言,其实在帮齐曦制作那张粤语专辑时,他就已经会讲粤语了。
而他现在唱的这首歌曲名字叫《浮夸》。
是系统曲库中被评价为S+的为数不多的几首。
尽管已经确定了新专辑的国风风格,但此时此刻,他想唱的是这首《浮夸》。
通过歌声,将心中寄存的烦闷和委屈一股脑的发泄出来。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似木头似石头的话,得到注意吗?”
这首歌的意境和内涵,写的是一个努力出人头地的小人物的故事。
身份卑微,却又渴望被其他人关注,在这个浮夸的社会中,这个人选择通过离经叛道的行径来博取世人眼球,违心地换取成就。
“浮夸”并非简单的炫耀或夸张,而是指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获得关注和认可,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的心理状态。
可以对应20年前的杀马特青年。
或者现在的那些小丑网红。
表面上是在讽刺这些小人物的小丑行径,实则是在讽刺这个社会的浮夸。
笑贫不笑娼。
为人越贱,越不要道德,越不要脸,就越能出名。
名利双收。
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
歌曲结束,周孝愚双手按在琴键上,胸脯上下起伏。
自从练习戏曲唱腔后,他的气息明显更足了,直接反应过来就是高音和爆发力如同暴风骤雨一般的凶猛。
但是还不够。
没关系,他空间中还有诸多的特效卡。
一张卡片的时效可以管24小时。
以他现在的唱功,有了卡片加特后,可以想象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怎样惊人。
他快速将曲子和曲谱写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出门赶往版权局注册登记。
路上,已经联系好了录音棚的负责人,他晚上要录制一首单曲。
提前录制一首单曲并不影响他稍后准备的国风唱片计划。
这首歌他打算当成单曲来发布,以此告诉所有人……他,周孝愚,并不是只擅长填词作曲。
他是一名歌手。
会唱歌的歌手。
晚上,录音棚中,周孝愚火力全开,整个人如同爆发中的火山一般,将玻璃房外的人都惊呆了。
“这首歌,这首歌绝对是最近几年歌坛上推出的最凶猛的一首歌。”
“这种气息,这种爆发力,以及歌曲中的那种无奈和癫狂的情绪,简直没话说。”
“总监,还要录制第二遍吗?”
旁边一位工作人员询问录音棚的负责人。
这家录音棚的总监和周孝愚也算是老相识了,毕竟半年内,周孝愚在这边陆续录制了三张专辑。
第一张是他的民乐专辑。
投入市场后水花不大,但在小众圈子里面,在他们这些专业人士里面,评价十分高。
第二张第三张专辑则是雨后彩虹公司的杨玉莹和齐曦的专辑。
而且周孝愚过来每次录制专辑都用最顶级的规格,老实说,他们录音棚也从周孝愚身上赚了不少钱,养活了不少从业人员。
以往,他叹息周孝愚的怀才不遇,敬佩周孝愚的作曲才华和天赋。
他也从未怀疑周孝愚早晚会红。
但今天,周孝愚带给他的震撼力太大了。
“总监,一会还要多录制几遍吗?”
工作人员推了推他肩膀。
玻璃房中,一首歌录制完,周孝愚好似消耗光了身体内所有的情绪。
他推出房门来到外面,总监已经将耳机取了下来,站起来大声说道:“我觉得不用再录制第二遍了。”
“你刚才的状态十分出色,这首歌必定会爆红。”
周孝愚略显疲惫的点了点头,“那我先回去了,2天内你将成品给我。”
总监道:“不用两天,我们今天加班,明天就能给你。”
“好。”
他其实也觉得不用录制第二遍。
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来录制这首歌的原因。
唱腔和技巧可以练习,音色是天生的,填词和作曲是幕后人员的活儿,但情绪和情感却是无法复制和模仿的。
对于一首歌来说,什么最重要?
那自然是情感的表达。
歌曲是一种情感传播的载体,目的是通过歌手将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传播出去,引起听众的共鸣。
情感对于一首歌曲来说又是唯一的。
这段时间,是最适合周孝愚录制这首歌的时间段,他心中,憋着一团火。
要发泄出来。
就通过这首歌来完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