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乡下的芬芳(2/2)
在菜田旁边是几间低矮一些的厢房,最靠内的一间是厨房,中间一间是厕所,最靠外的一间则是猪圈。
只不过这间猪圈荒废很久了,自从奶奶过世后,家里就没养过猪了。
周孝愚将齐曦领到厕所门口介绍了一句,“农村里面什么都好,就是上厕所的方式和城里不一样,没那么卫生和干净,将就下。”
齐曦掀开布帘子朝内望了一眼,很快就皱着鼻子退了出来,红着脸说道:“这要是有人突然闯进来怎么办?”
周孝愚道:“家里一共就三口人,你和我爷爷一共也见不到几面,若是听到外面有脚步声靠近,你就在里面咳嗽两声。”
其实厕所里面也不是很脏,用水泥砌成的地面,中间有一道斜长向下的通道,人蹲在上面看不见坑道但是可以闻得到。
他们家老早前就打算将后面的三间厢房翻修一下,后来因为给他看病花了不少钱就耽误下来。
再到后面,审批程序就十分麻烦了,你得找到管理局,得到他们的许可。
索性就懒得弄了。
反正镇上的家家户户差不多都一样,除了镇子中心的繁华地带有专门的马桶和卫生间,沐浴室外,镇子边缘处的一些老房子几十年不变。
在菜田和厕所的后方就是一道水渠了。
水渠宽四五米,水渠对面则是一片农田,水渠的堤坝被人翻修加固过,砌起了一道水泥路面,上面按上了很多那种圆形的石墩,就是为了禁止三轮车或者小货车在上面碾压破坏。
之前夏天时,周孝愚一个人就喜欢坐在堤坝上的石墩上,杵着下巴望着水渠,时不时还能看到几个迷了路或者犯了病的傻嗨坐着一条小木船从水渠上经过。
举着手机对着附近的菜田和农田一阵猛拍,一边拍一边惊叫,表现得像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乡下景色的暴发户。
不用看,这些傻嗨肯定是城里来的。
人家来古镇是为了看古镇,这些人来古镇是为了看菜田和农田,顺便闻一下空气中香甜的米田共芬芳。
周孝愚又将齐曦领到二楼,中间是一间棋牌室兼客厅,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卧室,他的卧室在靠左一侧,屋内明显被爷爷收拾过,被套床单已经被换了一套新的。
里面的书桌和书柜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和乐谱知识,以及乐器,还有几本网文,墙上贴着周天王和几张女明星的海报。
齐曦一下子兴奋起来,她直接往周孝愚的床上一躺,“这就是你从小睡觉的地方吗?”
周孝愚道:“就是这里,你在屋里随便逛逛,躺着玩手机都行,我出门去找一下我爷爷,等下我们一起吃饭,不用你做,我来弄。”
齐曦抱着周孝愚亲了一口,“我等你回来,要是一会被我翻到你小时候写的日记本,可不要怪我偷看哦。”
周孝愚道:“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我小时候不正经,确实写过,不过后来都被我烧了。”
他安顿好齐曦离开家,顺着熟悉的巷子小路,拐了几个弯后人流量又开始多了起来,这边就是主街的尾巴处,附近连着菜市场。
在这里摆摊的基本上都是镇上的居民,如果不是,你连摆摊的资格都没有。
管理局在街道两边画下一块面积,也就是土著居民门口的台阶,供本地居民摆摊赚点小钱,每天给后面的住户交10元钱的摊位费就可以了,而且一个人一个固定摊位,大部分都是包月。
没有卫生费和管理费之类的玩意,镇上的政府不差钱。
而摊位上贩卖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周庄特产,而是去县城批发市场进的一些小物件,如透明的水晶鲤鱼挂件,象征着鱼跃龙门。
还有圆形绣着古色古香图案的蒲扇,古装电视剧里面那些深宫怨妇人手一把。
批发价8元,算上人工和摊位费,以及时间成本,一把蒲扇卖出去30元不过分吧?
就这些稀松平常的小物件,买的人还真不少。
可能游客觉得都逛到这里来了,气氛已经到了,不买点什么回去不得劲,反正价钱也不贵。
周孝愚双手揣在上衣口袋中来到一位58岁的老人面前,喊道:“爷爷。”
老人名叫周得旺,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两鬓的白发有点多。
他瞟了周孝愚一眼道:“你跟我说的那小娘鱼带回家了吗?”
周孝愚点头道:“回来了,特意回来陪你过年的。”
“那行,帮我收拾收拾一下,买点菜回家。”
对于未婚女孩的称呼,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样。
如:帝都叫丫头,前海市叫囡囡,津市叫大曼,东北叫老妹,鲁省叫小曼,豫省叫妮儿。
藏省叫卓玛,川省叫妹崽,山城渝市叫幺妹,疆省叫洋缸子,云省叫阿斯玛。
搁在苏省,各地的称呼又各有不同。
苏市叫小娘鱼,也可以叫毛乌头、细丫头、小细娘、或者丫头家。
这些称呼都特指未婚的女孩子。
就好比粤语地区,称呼未婚的小伙子可以叫靓仔,也可以叫吊毛。
当然以上的这些称呼都没有明显的褒贬意味,就是一种统称。
周得旺朝着周围的其他老熟人打了个招呼,起身收摊。
旁边有人打趣道:“哟,今天这么早,原来是孙子回来了。”
周得旺得意洋洋道:“可不止孙子一个人,家里还来了一个小娘鱼呢。”
这一下附近的人更得劲了,“可以啊,出去半年就带回来一个女朋友,听说当了明星,今年赚了多少?”
周孝愚客气道:“没多少,就赚了10来万。”
“我看新闻上说你们明星不是一年赚几个亿吗?”
周孝愚道:“那是大明星,普通的刚出道没名气的和一般打工人都差不多。”
“在前海市,半年赚10来万可不够花啊,搞不好要住地下室,你这还谈了一个女朋友,更不经花了,找你爷爷赞助几个。”
周孝愚陪着周得旺来到附近的菜市场,他提着行李,周得旺很熟练的挑了一些食材和调料,最后问了一下齐曦的饮食喜好,买了一只老母鸡,一条红尾巴鲤鱼。
就这两件大货,一下子就花了接近200元。
等着对方帮忙宰杀的当口,周得旺悄悄问周孝愚道:“你今年下半年就赚了10来万?之前电视台的人还过来采访过我呢,说你早晚要红。”
周孝愚憋着笑道:“肯定不止。”
“具体多少?”
周孝愚悄悄比划了一根手指,这就是100万了。
周得旺一时间高兴得心花怒放,有一点他可以肯定,这小子回来不是找他要生活费的了。
买完菜后,周得旺又在旁边的店铺里面买了一提10斤重的粮食酒,爷孙俩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