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488章 廉政风暴

第488章 廉政风暴(1/2)

目录

新六卫的这场反腐风暴震慑全军,但在朝臣中影响寥寥。

十一名监军太监,全部杖毙,那是皇帝家奴,杀得好。一名参将,三名游击,十四名千户,十人斩首,七个人十年到五年的苦役。

其中有两个人还是参加过燕山大战后立功提拔的,一样问斩,没有以功抵罪一说。不过原先隶属于卫所的将官,才伤得最重,三个游击全是出自卫所,一个活命的都没有。

除了这些明确贪腐的,还有一个参将因包庇等罪,降级千户,有五百多违纪的人跟着他发配台湾,全部开除新六卫序列。

这个参将叫李辅明,并不是最早的新六卫出身,而是辽东军,当初袁崇焕那支部队的一员。长城整编时,他通过人情加入了昭武卫,而今也算是还了这份人情了。

孙传庭等人担心的军心动荡,根本不存在,新六卫在产生之初就和大明的传统军队有些不一样。这轮反腐后,连小兵都主动盯着自家将领,看看有没有损害我们天子近卫军的荣誉了。

侥幸躲过佥军卫审查的人,飞快的切割收起尾巴,现在看着遍地巡营的佥军卫都不自觉的感觉低人一等了。

偶尔几个“老将”闲聊,都无比可惜焦龙文。他都是警备区指挥了,再等几年,放出去差不多就是副将,运气好点还可能是一方总兵。出身那么硬,全毁在女人身上了。

兄弟们啊,江南女人是漂亮,可是她们都有毒啊。

军中反腐来得快,也结束得快。除了兵部官员几声唏嘘,没有人在乎。但朝廷反腐也突然降临了,导火索就是沐世子的翻船案。

刑部成了重灾区,廉政部第一次打响了他们的名号,南刑部一名员外郎,三名郎中,七名主事,加上在湖广落马的那名郎中,南刑部十二天王直接被人从衙门请走。

胡应台再没有心情给《通报》投稿赚润笔费,这可是专栏作家胡尚书合法又可观的收入,他被迫亲自坐镇衙门灭火。

这次很明显不是什么党争,是刑部官员真的有问题,他处理部务时都提心吊胆的,生怕手下又有谁被供出来,然后人就突然消失了。

大明官场如果只是一个部院的问题就简单多了,事情很快外溢,先是吏部、大理院、户部、最后礼部、兵部、工部都没有逃脱。

南京官员直接少了近十分之一,连吏部右侍郎刘廷元都被请去喝茶了,还是刘一燝出面保出来的。

事情更是很快又蔓延向北京,朱慈炅就要在乾清宫正殿里接待即将北行的廉政御史傅永纯、党从雅、张凤翮三人。

襄王、周王、楚王、内阁三位阁老、新城侯王国兴和五部尚书、大理寺尹张延登、天工院临时总召王铎全部在列。

廉政部的确大大的打响了名号,已经严重影响到大明的行政了,现在又要向北京伸手。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严肃的,哪怕最得意的楚王也没有笑容。

三个年轻的廉政御史脸上却是都洋溢着激动和兴奋,皇上接见御史啊,自今上登基,他们是头三个,不枉费这几天没日没夜的辛苦。

襄王和周王都有些神色不善的偷瞄楚王,督政院想搞大佬,但是大佬牵扯太大,很容易碰壁,搞得刚开张的心情都没有了。

他们就弄了一个衍圣公,还是按皇帝意思弄的,结果现在还关着,谁都不想去审了。但楚王聪明啊,从小官下手,居然弄出个规模效应来了,谁现在还敢小看楚王。

孙承宗算是简单熟悉了南京政务,从督师的位置回归次辅,但南京朝廷,他依然有很多地方没有看懂。

第一次接到“翻船案”刑部官员受贿就是他越过刘一燝暴怒拍板严查的,好家伙,拔出萝卜带出泥,南京各大衙门没几个干净的,然后他就被干自闭了,有点投鼠忌器了。

但是他有点抹不开脸面叫停,总觉得刘一燝在看他笑话,他还在犹豫。廉政部这帮人打了鸡血,篓子是越捅越大,他们才不管你是哪个大佬罩着的呢,统统都是我的政绩。

内阁也停不下来,短短四五天时间,就控制不了了。非常严重的政治过失,孙次辅义不容辞背了这口大锅。

此时,他的脸也跟锅底一样黑。

刘一燝脸色也相当不好看,这次落马的一百多人,东林或者接近东林的人占了三分之二。这帮人以为有他罩着,什么地方都敢伸手,然后一个个屁股还擦不干净。

刘阁老只有一双手,能给几个人擦啊?他开始还以为是黄立极出手了呢,结果黄立极的大将刘廷元也被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