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5(2/2)
这说明什么说明除了奔驰宝马凯迪拉克劳斯莱斯等豪车外,日系的“两田”、德国的大众系列,通用福特、雪铁龙、现代等家用车都将面临蓝茵汽车的竞争。
蓝茵汽车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我们的电动机将应用华夏的常规潜艇和坦克上,以后也将应用在大推力的直升机上
又流传着:大股东表示,要在3年内,将蓝茵汽车的现金流充实到300亿美金
在华夏国内,如果一家汽车商,拥有2000多亿人民币的现金流,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倒翁了。
很多事情,功夫到了,就水到渠成了,老流氓如果在2000年的时候,想在沪海或者穗城修建汽车厂,估计当地政府还不怎么重视呢。如今呢除了没有税收优惠外,其他的优惠政策都给出来了。
为什么不给税收优惠因为蓝茵是造钱机器嘛,地方政府如果敢来个三年免税,那损失估计就大了。
假如,沪海能生产30万辆汽车,每辆平均价位25万,这就是750亿人民币,一年下来就是150多亿的税收,谁舍得免去150多亿的税收啊
而且,蓝茵汽车到哪里,西京的那一群标准的蓝茵汽配厂也建到哪里,就算不建到哪里,产品也会运到那里,商品“运动”了,就能产生gd嘛,地方政府要的就是gd。
蓝茵智能在沪海,半年时间,缴纳的税收高达198亿美金,折合人民币154亿,不到35人的公司,创造了154亿的税收,基本上每个月都要被沪海市政府夸奖一次。
当然不是“口头夸奖”,而是实打实的,比如“十大纳税大户”之类的表彰。
在沪海,当然第一纳税大户是“沪海的国土部门”了,不过这不叫“税”,而是叫做“土地转让费”,由地方政府直接纳入“小金库”。企业中,蓝茵智能当然是首屈一指,其次就是沪海烟草,宝钢,沪海汽车等。
半年,沪海烟草纳税为70多亿,宝钢纳税50来亿
蓝茵让华夏的官方到民间,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地优质企业,不是在国内靠着垄断混吃混合的,真正的有能耐的优质企业,能和微软、宝马、te、ib、辉瑞、丰田、通用那样赚全世界的钱。
而目前,整个华夏,蓝茵算是做得最好的一个,当然华夏目前也有一些企业做得不错,赚了不少外国人的钱,但规模上相比蓝茵,要小得多而已。
除了蓝茵外,民营企业,华夏还有一家华为,也被华夏不少民众津津乐道:很厉害的一家公司,待遇非常好,不过要比蓝茵累好几倍
蓝茵光电要开发超高速光纤网络的核心部件,当然也不是说着玩的。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在进行着,老流氓7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入驻到江汉市的蓝茵光电的核心实验室里。
有了这些核心部件,再推出一套框架和协议出来,然后就可以卖核心部件和专利,其他的工作就由通信设备制造商去做。
这是蓝茵光电的模式
这个模式在紫光高清上面实现得很好。
欧美日韩也已经推出了蓝光系统,并声称:目前来看,蓝光系统已经满足了需要,紫光高清有些浪费
并且,为了挤掉紫光高清的市场份额,在sony、三星都纷纷在华夏推出了2999元的蓝光播放系统,同时,将蓝光盘的价格降到了39元
微利,甚至亏本销售
比卖在他们本国的都要便宜,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小日本从来都是把贵的,质量差个档次的,销往华夏的。
这种情况下,蓝茵将芯片组、光头以及配套芯片组的价格降到了800900元之间,并且将在国内专利费将为5美金一台,出口的专利费将为1美金一台。
当然,蓝光能卖到华夏来,紫光肯定能卖到欧美日韩去,这是蓝光获准进入华夏的先决条件,双方妥协了而已
华夏的播放器公司,可是很绝的,将原来3500元一套的紫光播放器,直接下调到了2998元。
看谁玩得过谁,你技术没有我先进,我还比你少一块,消费者要是再买你的产品,那是他们眼睛瞎了
在华夏,所有国产的播放器公司在机器上都打上了y的标志,这个标志如今华夏的国内民众很认
笑话,y都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商标了,最赚钱的公司,净利润都是你三星一年的10倍
价格战,老外绝对打不过华夏的公司的
那怎么办欧美日韩又从蓝光盘着手,蓝光联盟中的电影公司推出了大量“蓝光电影”,并且杜绝紫光高清版本的
但他们好像故意忽略一点,所有先进系统都是能向下兼容了
也就是说,紫光高清系统可以播放蓝光盘,但蓝光高清系统不能播放紫光盘
这样问题大了,蓝光联盟好像抓到了蓝茵光电的把柄一样:你们侵害了我们蓝光的专利,要赔偿
当然不会赔偿
因为根本就没有侵犯你们的任何专利,只不过是我们的光头波长更短,能够识别你们的蓝光盘而已,如果真要赔偿,找造物主去赔偿吧,因为是他将光分成了七色,并且将紫光的波长弄得比蓝光短。
所以赔偿是不成立的,因为紫光系统没有模仿蓝光系统任何一个地方
“向下兼容”是电子it行业的“行规”。
也许对方也知道不可能获得赔偿,只不过他们是想故意“臭一下”蓝茵光电。但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杜绝自己的电影被烧成紫光高清版本,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紫光播放器的推广。
这种情况下,只要蓝光系统比紫光系统卖得便宜,消费者也许就会从“实用”角度上考虑,够买蓝光系统。
但便宜太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