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2/2)
“为什么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出现在法国或者德国?”
“要知道当年的西方世界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后,来到了一个类似于华夏的百家争鸣时代。”
“而其中被文艺复兴启蒙最深刻的是英国。”
“对比起他国的文艺复兴,英国诞生了许多杰出的实干家,比如牛顿、瓦特。”
“再比如,英国早在1096年就建立了大学,这比华夏的高等系统教育要早了几百年。”
看到天幕上这行字,万朝古人瞬间炸开了锅!刚才对工业革命的好奇和期待,瞬间被一种被冒犯的强烈不服所取代。
天幕此言,简直是踩在了华夏文明最引以为傲的脊梁上!
“放屁!简直是放屁!”
大明位面。
朱元璋第一个拍案而起,气得胡子直抖,“咱华夏立学育人,教化天下之时,那英吉利在哪?”
“怕不是还在树林子里穿兽皮啃生肉!”
“咱春秋战国之时,孔圣人设坛讲学,有教无类,门徒三千,七十二贤!稷下学宫,百家争鸣,那才是真正的大学问之地!比他那劳什子大学早了何止几百年?!”
东汉位面,太学之中。一群太学生更是群情激愤。
“荒谬!我等太学,光武帝中兴时便已重立,规模宏大,博士讲经,弟子习礼,岂是那蛮夷可比?”
“就是!《周礼》有载,古有辟雍、泮宫,皆为教化重地!我华夏教育,源远流长,岂容轻侮?”
甚至一些博学多识的隐士或地方大儒也在私底下议论纷纷。
“哼,天幕只提大学之名,却不知我华夏书院、私塾、官学体系之完备!从蒙学《千字文》《三字经》到经史子集,层层递进,岂无系统?”
“不错!孔圣人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此等开放教育精神,彼时西方可有?”
一时间,万朝时空充满了对天幕论断的不满和反驳之声。
古人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的传说教育,到周代的官学制度,从春秋战国的私学兴起,到汉代太学的辉煌,从魏晋南北朝的家族教育,到隋唐科举制下官学、私学的蓬勃发展,再到宋明书院的鼎盛……
无数例子被举出,证明华夏高等系统教育的起源、深度、广度和影响力,绝非英国一所大学所能比拟,更遑论领先几百年!
就连弹幕也疯狂起来:
“我春秋稷下学宫:???当我死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解一下!”
“1096年?我华夏书院都遍地开花了!”
“重新定义“早几百年”!”
“比时间?我华夏祖宗玩教育的时候,你们还在树上呢!”
“但是,为什么人家能爆发工业革命呢?”
这条弹幕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万朝沸腾义愤的喧哗。
刚才还引经据典、慷慨激昂反驳教育领先论的古人们,像是被扼住了喉咙,场面陷入了一种难堪的寂静。
大唐位面。
李二凤脸上的怒容僵住了,他盯着那条弹幕,眼神从最初的激愤,逐渐转为困惑,最后凝聚成一种沉重的思索。
“是啊,稷下学宫、太学、国子监、四大书院我华夏教化之盛,源远流长,英才辈出,为何……”
“为何能造出那飞天铁鸟、驰骋铁盒、点亮万家灯火的,不是我们?”
“为何那改天换地的工业革命,偏偏生于彼邦?”
……
东汉位面。
太学之中。
刚才还群情激奋的太学生们也哑火了。
那条弹幕像一根针,刺破了他们沉浸在悠久历史荣光中的骄傲泡沫。
一个年轻学子低声对同伴说:
“师兄,我们饱读诗书,通晓经义,可我们能造出那后世天幕上展现的神奇之物吗?那蒸汽机是何原理?”
同伴茫然摇头:
“经义中似乎未曾详述此等器用之道,孔圣人言君子不器,是否我们太过轻视了器?”
一丝对学问方向和实用价值的困惑与质疑。
开始在年轻学子心中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