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灵魂攻击功能的设想与理论奠基(2/2)
当第一个实验体——自愿参与的克隆战士\"苍狼\"进入舱体时,整个实验室的灯光突然变成幽蓝,监控系统显示他的灵魂能量正在被装置以几何倍数放大。\"开始频率调节!\"随着林远的指令,装置发出低频嗡鸣。苍狼的表情逐渐扭曲,他的脑电波与装置产生共振,实验室的金属设备开始轻微震动。
虎娃紧盯着医疗监测屏幕,\"苏晴,苍狼的心率正在急剧上升!准备应急措施!\"苏晴早已做好准备,医疗团队的成员们手持急救设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当频率达到112hz时,隔壁实验室内的电子钟突然停摆,显示屏上出现诡异的乱码——这是灵魂能量对外界产生影响的初步证据。
但实验很快出现危机。苍狼的生命体征开始剧烈波动,灵魂能量监测曲线出现尖锐的峰值。\"立即终止!\"林远的命令下达瞬间,装置的应急系统启动,量子舱释放出中和能量场。然而,当苍狼被抬出舱体时,他的眼神空洞,读心术系统显示其海马体区域出现大片暗区。
虎娃医疗团队立刻展开抢救,苏晴亲自操作着神经修复仪:\"启动记忆修复程序!纳米机器人重点修复海马体区域!\"经过数小时的努力,苍狼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但部分记忆和情感功能已经永久性受损。
这次失败让团队陷入低谷,但也促使他们重新审视研究方向。伦理委员会进驻基地,要求在每个实验方案中加入三重安全机制:生物信号异常自动切断、灵魂能量阈值智能限制、以及紧急状态下的记忆封存程序。虎娃医疗团队则开始研发新型的神经保护剂和修复技术,试图将实验风险降到最低。
同时,科研人员开始从古老文明中寻找灵感,敦煌藏经洞的唐代密宗典籍、玛雅金字塔的能量壁画,都成为破解灵魂能量奥秘的关键线索。转机出现在对玛雅文明的研究中。考古学家在雨林深处发现的水晶头骨,其内部结构与现代量子计算机惊人相似。
通过ct扫描,研究人员在头骨的量子隧道中检测到特定频率的能量残留。\"这些水晶头骨可能是古代的灵魂能量增幅器!\"陈教授激动地将扫描图与实验室装置对比,两者的共振频率偏差不足0.5hz。
基于这一发现,团队开发出\"灵魂共鸣矩阵\"。新型装置由九组量子水晶组成,每个水晶对应不同的灵魂能量频段。虎娃医疗团队在矩阵中嵌入了微型生命监测芯片,一旦检测到实验体出现异常,装置将自动调整能量输出。
当苍狼再次进入实验舱时,矩阵根据他的脑电波自动调整频率,这一次,能量输出变得稳定而可控。在封闭测试中,他的灵魂能量成功干扰了百米外的无人机导航系统,使其失控坠落。而虎娃医疗团队的监测系统全程记录着苍狼的生理数据,确保他的身体没有受到额外损伤。
\"我们找到了灵魂攻击的钥匙。\"林远在研究报告中写道,\"但这仅仅是开始。如何避免能量反噬?怎样精准控制攻击强度?更重要的是,当人类掌握这种力量时,该如何确保它不被滥用?\"在实验室的观测窗前,虎娃望着正在调试新装置的科研人员,远处的雪山在夕阳下泛着神秘的红光,而医疗团队的成员们仍在紧张地分析着最新的实验数据,他们深知,这项研究的每一步突破,都凝聚着无数的努力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