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残神,我靠功德成就真身 > 第171章 钟声的回响

第171章 钟声的回响(1/2)

目录

第三声钟响时,江面上的渔船突然剧烈摇晃,几条刚入网的鲥鱼猛地蹦出,银鳞在夕阳下划出刺目的光。

郭孝景的指尖在袖中微微发颤,系统界面的红光几乎要灼伤他的视网膜——【深渊钟鸣者】的危险等级仍在跳动,像滴在宣纸上的血,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晕染开。

“这钟声……”他抬眼望向山坳方向,那里的雾气不知何时凝成了青灰色,“像是在召唤什么。”

话音未落,江风卷来一阵陈旧的檀香味。

众人回头,只见一名身披灰布道袍的老者正从田埂上缓步走来。

他的道冠有些歪斜,发须却梳得极整齐,左手拎着个半旧的布囊,右手握着柄锈迹斑斑的铜铃。

李三水先嘀咕起来:“这老道士我没见过,莫不是听见钟声从后山过来的?”

老者在离众人三步远的地方站定,铜铃在他掌心轻晃,发出细碎的清响:“贫道秦野,云游至此。”他浑浊的眼珠突然泛起微光,直勾勾盯着郭孝景身后的四喜,“小友可知这钟声来历?”

郭清将四喜往身后拢了拢。

她腕间的伤还在渗血,却把染血的帕子叠得方方正正:“还请道长解惑。”

秦老道摸出块缺了角的罗盘,指针在盘面上疯狂旋转:“此乃‘因果钟’的余音。”他的声音突然压低,像是怕惊醒什么沉睡的东西,“传说初代祝师以魂核铸钟,悬于阴阳交汇之处,专为平衡天地规则。可这钟若被人动了手脚……”他顿了顿,罗盘“咔”地一声裂成两半,“便成了唤醒古老存在的引魂幡。”

四喜攥着烤红薯的手突然收紧,红薯皮裂开道缝,金黄的薯肉渗出甜汁。

他仰起脸,眼尾还沾着之前驱邪时溅的血渍:“钟声和我梦里的一样。爹爹说,那是……”

“四喜。”郭清蹲下身,用干净的袖角替他擦嘴,“慢慢说。”

孩子的睫毛剧烈颤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他意识深处抓挠。

他忽然抓住郭孝景的手腕,指甲几乎要掐进皮肤:“规则在发抖。它好像……在等什么回来。”

郭孝景的系统界面突然弹出一行乱码。

他能清晰感觉到四喜掌心的温度——比寻常孩童低了不止三度,像是握着块浸在冰水里的玉。

“你还感觉到了什么?”他轻声问,同时用另一只手按住四喜后颈的命门穴,防止邪祟趁机侵入。

四喜的瞳孔微微收缩,像只受惊的小鹿。

他望着远处翻涌的云层,轻声道:“阿景哥哥,你说天规地则是顶大的道理。可钟声里有个声音在笑……它说,规则之外,还有规则。”

秦老道的布囊突然“砰”地炸开。

几十张泛黄的符纸飘出来,在半空排成奇怪的阵型。

他盯着那些符纸,喉结动了动:“小娃娃的话,有时比我们这些老东西看得透。”他弯腰捡起一张符纸,上面用朱砂画着口青铜古钟,“或许这钟声根本不是灾祸,而是初代祝师设下的最后防线。当如今的秩序体系要崩了,这钟便会响,引……”

“引什么?”郭清追问。

秦老道的手指突然发抖。

他望着江对岸的山坳,那里的雾气不知何时凝成了锁链状,“引能收拾烂摊子的人。”

郭孝景闭了闭眼。

系统正在快速模拟:钟声来源方位与祭坛西北方的水脉阴气汇聚点完全重合,概率97.3%。

他睁眼时,眼底浮起淡金色的微光——这是残神之力觉醒的征兆,“去源头。”他说,“我需要确认那口钟的状态。”

郭清立刻点头。

她解下腰间的驱邪铃递给四喜:“攥紧了,有动静就摇。”又转头对秦老道道:“道长若愿同行,还请多指教。”

李三水突然冲过来,往郭清怀里塞了包盐:“驱邪用的,我家腌菜的粗盐,最煞邪祟!”陈阿四也从筐里摸出个木雕小老虎,塞进四喜手里:“这是给你爹刻牌位剩下的木料,带着保平安。”

众人沿着江滩往山坳走时,夕阳正坠向江面。

秦老道边走边絮叨因果钟的来历:“那钟铸于大楚年间,初代祝师姓叶,为了镇住因规则混乱暴走的‘深渊种’,把自己的魂核融了进去……”他的声音突然卡住,因为脚下的地面开始震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