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伏击陷阱,战术博弈(2/2)
伏击战结束后的第三天,科技道联盟的深空探测器在冥王星轨道外侧捕捉到一组奇异的脉冲信号。与暗影族的能量特征不同,这组信号呈现出高度规律的数学韵律,更像是某种文明留下的遗迹标识。
“信号源来自一颗直径不足百公里的矮行星,表面覆盖着冰层,内部有强烈的能量反应。”生命派的科学家苏晴在联合会议上展示着探测数据,“初步判断,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地质活动。”
林修立刻想起星际联邦提供的资料中曾提到,银河系边缘存在一些失落文明的遗迹,其中部分可能藏有对抗暗影族的关键技术。“组建一支探索小队,我要亲自过去看看。”他当即决定。
探索小队由三十名科研人员和五十名精英战士组成,乘坐三艘轻型突击舰,朝着信号源疾驰而去。经过四天的超光速飞行,那颗冰封的矮行星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它的表面布满了人工开凿的痕迹,一道巨大的拱门状结构从冰层中凸起,正是脉冲信号的发射源。
“这是星门遗迹。”凯伦在通讯中惊叹道,“星际联邦的古籍中有记载,这是一种能实现跨星系传送的超级装置,但早在十万年前就已绝迹。”
突击舰缓缓降落在星门附近,林修带着苏晴和几名工程师走出舱门。星门由一种未知的银白色金属构成,表面刻满了复杂的符号,与地球上任何文明的文字都截然不同。苏晴用扫描仪采集着符号数据,眉头逐渐皱起:“这些符号包含多维信息,既像是能量运行公式,又像是某种编码指令。”
就在这时,林修的手掌无意间触碰到星门表面,那些沉寂的符号突然亮起淡蓝色的光芒,形成一道流动的光带。“它有反应!”苏晴惊呼着后退一步,迅速调整仪器参数,“能量波动正在增强,与源能核心的频率有微弱共鸣!”
林修凝视着光带中不断变化的符号,突然想起杰克曾提出的多维解读理论——这些符号或许不是线性排列的文字,而是包含整体信息的全息编码。他示意苏晴调整解码算法:“尝试将符号按三维结构重组,结合源能核心的能量参数进行匹配。”
经过三个小时的反复调试,仪器屏幕上终于出现了清晰的解读结果。这些符号记录的不仅是星门的运行原理,更揭示了一个名为“星枢文明”的古老种族的兴衰史——他们曾是银河系的守护者,创造了星门网络和源能技术,却在与暗影族的战争中濒临灭绝。
“星枢文明将核心技术分成了三部分,分别藏在不同的遗迹中。”苏晴指着解码出的星图,“我们发现的这处星门,只是启动跨星系防御网络的钥匙之一。另外两处遗迹,一处位于猎户座旋臂,另一处……就在泽塔星系的核心区域。”
林修的心猛地一沉,泽塔星系正是暗影族的势力范围。“泽塔星系的遗迹里有什么?”
“记载星系,那里存放着‘星枢核心’,能操控所有源能装置的运转,甚至改写能量规则。”苏晴的声音带着激动,“如果能得到它,我们就能彻底压制暗影族的能量武器!”
就在此时,突击舰的警报突然响起:“检测到大量不明舰队逼近,距离十万公里,正向我方高速移动!”
林修立刻返回舰桥,全息屏幕上显示的舰队标识让他瞳孔骤缩——那是暗影族的主力先锋舰队,足足有两百艘战舰。“他们怎么会这么快找到这里?”凯伦脸色铁青。
“星门启动时的能量波动暴露了位置。”林修迅速下令,“科研人员立即整理数据,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所有战舰启动最高功率,突围后向太阳系方向撤退!”
暗影族舰队显然早有准备,一进入射程就发起了饱和攻击。黑色能量束如同雨点般落在突击舰的护盾上,发出刺耳的嗡鸣。“护盾能量下降至百分之六十!”操作员大喊道,“敌方舰载机正在逼近!”
林修看着屏幕上不断缩小的距离,突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苏晴,启动星门的应急程序!用源能核心的能量过载冲击,制造空间乱流!”
苏晴脸色一白:“这会彻底摧毁星门,我们也会被乱流波及!”
“这是唯一的机会!”林修一把夺过操作权限,将源能核心的能量参数输入星门控制系统,“相信我,星枢文明的技术能撑过这次冲击!”
随着能量注入,星门表面的符号爆发出刺眼的光芒,巨大的空间波动以星门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暗影族的前锋战舰瞬间被乱流撕碎,后续舰队被迫紧急减速。“就是现在!”林修大喊一声,三艘突击舰趁机冲出包围圈,全速向太阳系撤离。
当舰队终于摆脱追击,林修站在舷窗前,望着逐渐远去的矮行星,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们虽然没能带走星门,却获得了对抗暗影族的关键线索,但泽塔星系的遗迹之旅,注定将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
“通知联盟总部和星际联邦,”林修转身对通讯官说道,“准备组建联合远征舰队,目标泽塔星系。这一次,我们要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