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难道天生是练武的材料?(2/2)
新知识的理解,多在于旧知识的积累,知识不一定是书面的,或者说,更多的不在书本之上,而在生活中。
通读晦涩书籍,每一遍都可能触发偶然的记忆积累,增加理解,再加以辩证。‘理’就出来了,而且是因人不同的际遇而成的独特之‘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二刷第一句,刘波陷入深思。
“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既然强调不足胜有余,那么这‘虚’与‘实’肯定不能简单理解为真与假。而是‘不满’与‘满’,即盈虚之别,这样看来就是过犹不及的意思,过度追求完美反而不美。”
似有所悟,刘波详看第二段心法:
“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冥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这一段复杂很多,但和第一句纲要之间,似乎,有呼应呐!”,好似发现了什么喜事,刘波欣喜不已:
“这一段看似在诉说世间奥妙无穷,实际上分明重在讲变化!”
“变化乃无穷,变化亦无常。执着于变化则变化无常,必叫人猝不及防!静观变化则变化无穷,当使人受益无穷!”
“这样一想,岂不是正合纲要中的虚实之论?虚实亦有变化,今日之虚,或是往日追寻之实,今朝由我实变虚,来日自有虚转实,虚实变化间如交错台阶,循环变换,步步高哇!”
“妙哉,我难道是块练武的材料?怪哉,活着的时候咋没一点征兆?”
“不管了,继续。”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
比耍男女朋友还要有吸引力,这九阴真经让刘波沉迷其中,谁说这九阴真经难的?这九阴真经简直太棒了,太有趣了!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刘波不能自拔,朗朗上口,朗诵之间,常有所悟。
悟直悟曲或皆有之,他置之不理,今日悟其曲,来日自有其直嘛。
此亦为变化耳,究之则殆!
【叮!群成员‘自然破坏者’,群里有人@你,快去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