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色 > 分节阅读 24

分节阅读 24(2/2)

目录

姜华写的第二篇稿子只要是针对目前形势下,华夏国该如何继续向前发展的分析。这篇稿子的名称叫做华夏的改革之路。在这篇稿子里,姜华主要写了面对e国的巨变,华夏国该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在其中着重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华夏国究竟是应该继续深化改革还是应该保守改革、放缓改革的步子。最后,他在文件结尾总结道,当前形势下的华夏国,必须要坚定不移的继续深化改革,彻底走出一条具有华夏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写完稿子,姜华又仔细的校订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不妥,便小心的收了起来。这时,他感觉到有点饿了,便又煮了两袋方便面,之后才躺在床上呼呼睡去。

第二天早上,姜华并没有心急把稿件递出去。他心里明白,如果冒然的把稿件交给东江日报,那报社的领导肯定会去先请示赵书记,毕竟这两份稿子写得太有点惊世骇俗了。而以赵书记的性格,他看了这两份稿件之后,肯定不会同意发出去的,甚至还会以组织的名义要求自己销毁这两份稿件。

所以姜华决定在这个周末去趟省城,把稿子交给张林,然后在江宁日报上发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姜华通过上辈子的记忆知道,在省里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继续深化改革的,而江宁日报的王社长正是其中之一。

时间很快便又过去了三天,在这三天里,姜华并没有显露出任何于以往不同的行为。而孙副书记也姜华先前预料的那样,并没有再找过他。至于于慧,也还是同前几天一样,仿佛从世界上消失了一般。对于于慧的这种举动,姜华感到很意外,在他看来,于慧是那种直来直去、豪爽的女孩子,就算当时发了火,她也会很快忘记了,并像个没事人一样来找自己的但是,姜华心中现在想的就是赶快把稿子发出去,所以心中的这种疑惑很快便被他抛在了脑后。

第四天,终于到了周末。姜华在这天早上便坐车急匆匆的赶往了省城。

晚上零点还有一章,谢谢大家支持

第二卷 声名初显 第31章 富贵险中求,成败在此一搏

到了省城,姜华打车来到江宁日报社,一番打听,他终于知道了张林家的电话。

大周末的,张林正在家里睡懒觉呢。接通电话,发现是姜华打来的,他非常高兴。在电话里,姜华并没有多说什么,就说来省城看看他,有点事求他帮忙。

自己的死党要求帮忙,张林自然不能含糊了。放下电话,当即便穿衣、打车向约定的饭店驶去。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张林出现在了巨源饭店门口。这时,姜华正在门口等着呢。见状,赶紧快步迎了上去。

“你小子,上次见面也不说给我留个电话,这下让我好找”姜华上去就轻锤了张林一下。

“哎呦”张林夸张的后退了一步,“这不怪我啊哥哥你也没管我要啊”

“还敢嘴硬”姜华作势又要打,张林赶紧后退了一步,然后赔罪道:“是,是我不对老爷子调到省里后,我就把茬儿给忘了,还以为自己把电话号码给你了呢”

“臭小子,就原谅你这次了”

打打闹闹中,两人很快便来到了饭店内的一个包厢。

“哥哥,说吧,有什么事要兄弟帮忙的你放心,兄弟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刚一坐下,张林便拍着胸脯保证道。

“嘿嘿,哥哥这事还非得你帮忙不可了”姜华笑着把公文包里的稿件拿出来,递给了张林。

“这是”张林接过稿件后,并没有直接看,而是疑惑的向姜华看了过来。

“哎呀,你看看就知道了”姜华一副神秘的样子。

“就知道搞神秘”张林嘟囔了一句,低头仔细看起稿件来。

“哥哥,你写的这是”刚一看到开头,张林就吓了一跳,连忙开口问道。

“你接着看就是,看完我再告诉你”姜华已经收起了脸上的嬉笑。

一份几千字的稿件,张林足足看了数分钟才看完,看完之后,他马上又双手微抖、迫不及待的看起另外一份来。

看完两份稿件后,张林没有说话,反而点起了一支烟,低着头沉思起来,姜华见状,知道他还没有从稿子的震撼中缓过神来,便在一边等起他来。

片刻之后,张林用力的掐掉了烟头,抬头直视着姜华的眼睛问道:“哥哥,你这是准备通过我的手把这两份稿件发出去了”

“当然了既然写了,我就是准备发表的”既然把稿子给张林看了,姜华就没准备隐瞒。

“哥哥”张林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你也是燕京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你不可能不知道这两份报告的重要性,要是一发表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到时候,哎,你到底想过后果没有”说到后来,张林几乎就是低声吼出来的。

张林的这种态度并没有引起姜华的不悦,相反,他还感到十分的温馨,这死胖子,我在高中时没白帮他关键时候,他还真能为我着想

尽管知道张林是真心为自己着急,但姜华也不可能把心中的打算和盘托出,无奈之下,他只得一脸决然的说道:“好兄弟,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了,但我主意已定,既然写出来了,我就一定要发表。到时候,不管有什么狂风暴雨,我都不害怕”

“你,哎”张林无奈的皱了皱眉,最后干脆走到了姜华身边,“哥哥,你不在报社不知道,现在发生819事件之后,不仅是各省市,就连京里面也有很多学者们开始争论起来,他们要求放缓改革的步子,甚至有的言词更激烈。在这个时候,你这两篇稿子一登出来,你知道迎接你的是什么吗不是鲜花和掌声,是数不尽的口诛笔伐,那些对改革不看好的人一定会把矛头全对准你的”张林以为姜华身在东江市,不知道目前的形式呢,便苦口婆心的分析了一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