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场军演慑敌胆,火器之威惊北国(1/2)
帅帐之内,那场“激烈”的争吵,在瓦剌使者,悄然退下后,便戛然而止。
北平王赵德芳,看着陈平安,那张,瞬间,由怒转静的脸。
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
他,第一次,感觉到,眼前这个少年的,可怕。
他的心机,他的演技,都已,炉火纯青。
连他这个,在官场和战场,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老狐狸,都差点,被他,骗了过去。
“他,信了。”
陈平安,坐回主位,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吹热气。
“王爷,演得不错。”
北平王,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早已是,砧板上的鱼肉。
只能,任由,陈平安,摆布。
“那,下一步,该如何?”他,声音沙哑地问道。
“下一步。”陈平安,放下茶杯,“自然是,再给他,加一把火。”
“让他,对我们,‘外强中干’的假象,更加,深信不疑。”
……
第二日,清晨。
云州大营的演武场上,旌旗招展,鼓声震天。
陈平安,以“为了弥合与北平王的裂痕,并向瓦剌使者,展示我大夏军威”为名。
决定,在今日,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实战军演。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瓦剌使者的耳中。
使者,心中冷笑。
展示军威?
只怕,是,色厉内荏的,最后挣扎吧。
他,欣然,接受了邀请。
他要,亲眼,看一看。
这个,内斗不休的朝廷,其军队,究竟,已经,虚弱到了,何种地步。
观礼台,设在演武场的北侧。
陈平安,与北平王,并肩而坐。
两人,依旧,是一副,貌合神离的模样,全程,没有任何交流。
瓦剌使者,则被安排在,一个,视野绝佳的位置。
他,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判断,也愈发,笃定。
“咚咚咚。”
三通鼓罢。
军演,正式开始。
首先,入场的,是,步兵方阵。
数千名士卒,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统一的步伐,从演武场的一端,缓缓走来。
他们的盔甲,看起来,很陈旧。
手中的长枪,也有些,锈迹斑斑。
他们的步伐,走得,有些,散乱。
口中的号子,也喊得,有气无力。
瓦剌使者,看到这一幕,嘴角,勾起了一抹,轻蔑的弧度。
这,便是,大夏的京营精锐?
看起来,与一群,乌合之众,并无区别。
紧接着,是骑兵的表演。
数百名骑兵,在场中,进行着,一些,简单的,冲刺和劈砍动作。
他们的马,看起来,很瘦弱。
他们的刀,看起来,很迟钝。
整个表演,就像是一场,拙劣的,杂耍。
瓦剌使者,看得,直摇头。
他,甚至,有些同情,这些南朝的士兵了。
他,已经可以想象,当他瓦剌的铁骑,踏过雁门关时。
这些,所谓的军队,将会,如何,一触即溃。
演练,进行了,一个时辰。
整个过程,乏善可陈。
甚至,还出了几次,士兵摔倒,阵型混乱的,低级失误。
观礼台上的大夏官员们,都有些,面露尴尬。
只有,陈平安,和,知晓内情的少数几人,神色,依旧平静。
就在,瓦剌使者,看得,昏昏欲睡,准备,提前离场之时。
演武场的尽头,突然,传来了一阵,沉闷的,轰鸣声。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
只见,数十门,用黑布包裹着,造型古怪的,巨大铁管,被,缓缓地,推了出来。
那些铁管,通体黝黑,炮口,大得,能塞进一个人的脑袋。
它们,被,士卒们,调整着角度,遥遥地,指向了,数里之外的,一座,小山坡。
瓦剌使者,从未见过,这种东西。
“那,是什么?”他,好奇地,问向,身旁的鸿胪寺官员。
那官员,也摇了摇头。
“下官,也不知。或许,是,陈大人,从京城,带来的,新玩意儿吧。”
就在此时。
陈平安,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走到了,观礼台的最前方。
他,没有说话。
只是,对着,远处的炮阵,轻轻地,挥了挥手。
炮阵的指挥官,看到了信号。
他,拔出腰间的令旗,猛地,向下一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