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 > 第468章 仿生机器人会爱上人类吗?44

第468章 仿生机器人会爱上人类吗?44(1/2)

目录

2052年,积蓄了几十年的全球性矛盾——资源枯竭的阴影、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难以弥合的贫富鸿沟与意识形态对立,终于突破了临界点。

第三次世界大战,由内部矛盾激化至不可调和的A国率先点燃战火,迅速蔓延全球,将人类文明拖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渊。

A国及其盟友,凭借其依然强大的军事传统和全球投送能力,在战争初期采取了激进的进攻态势。

然而,华国率先向全世界庄严承诺: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呼吁将战争规模控制在常规范围内,以避免人类文明的彻底毁灭。

这一声明赢得了国际社会部分国家的认同,但也让A国及其阵营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寻求非核但拥有战略级威慑力的新型武器。

南极试验的成功让他们找到了一种可怕的工具。

一种基于地壳共振原理、能够引发区域性地质灾难的超级武器被迅速投入实战。

首次应用于北大西洋战区的该武器,其毁灭性效果震惊了世界。

那并非传统的爆炸与火焰,而是更接近天罚的景象:海底板块被强行扰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超级海啸。

数百米高的滔天巨浪如同移动的山脉,裹挟着毁灭一切的力量,瞬间吞没了沿海的军事基地、城市和岛屿。

海水疯狂倒灌内陆,昔日的繁华都市沦为水下坟墓,摩天大楼在巨浪的冲击下如同积木般扭曲、崩塌,激起的混浊浪花夹杂着破碎的建筑残骸和难以辨认的物体。

但这仅仅是开始。

随着这种地质武器的多次不定向使用,全球气候系统开始出现连锁崩溃的征兆。

某些地区暴雨倾盆,洪水泛滥成灾,江河改道;另一些地区则陷入极端的干旱,土地龟裂,万物凋零。

天空时常被浓密的尘埃和异常的辉光笼罩,太阳变得朦胧而惨淡。

曾经代表生命源泉的海洋,成为了播撒死亡的信使;而大地本身,则变成了随时可能吞噬生命的陷阱。

面对A国阵营这种近乎同归于尽的战术,科技实力更为雄厚且早有准备的华国,在经过初期的被动后,迅速拿出了制衡方案。

华国大规模部署高效能的能量护盾系统,在关键城市和战略要地外围形成强大的防护力场,能够有效削弱甚至抵消巨浪和地质冲击波的破坏。

——世界因此呈现出一种诡异的两极化态势。

一边是高举“人类生存共同体”旗帜,以尖端科技进行防御和有限反制,维系文明底线的华国阵营;

另一边则是依赖引发地质灾难,不惜将全球环境作为赌注以维持霸权的A国及其追随者。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末日浩劫中,偏安于南极冰盖之下的普罗米修斯基地,尽管失去了部分上层空间,但其核心深层结构依然完好。

他们如同暴风眼中的孤舟,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却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已然天翻地覆。

他们掌握的科技,无论是仿生人、数字意识,还是宋建元博士未竟的时空研究,在这末世之中,其价值与意义都已彻底改变。

*

底层避难所内,经过特殊加固的实验室里空气循环系统持续运转着,却驱不散那份源自外界危机带来的压抑氛围。

梦思行安静地站在仪器旁,手臂稳稳地搀扶着日益倚赖他的邵庭。

他的目光扫过室内正在进行的生命数字化备份的仪式。

核心成员们正逐一将自己的意识上传至沈明构建的数字生命服务器,作为对抗彻底消亡的最后一道保险。

这暗无天日依赖层层防护才能存续的日子,让梦思行的核心处理器不由自主地调取了一段遥远的记忆数据——

那是许多年前,他和邵庭博士还蜗居在狭小地下实验室的时光。

同样是与世隔绝,那时是为了创造与守护,如今则更多是为了躲避与幸存。

对于人类而言,几十年的光阴意味着青春逝去、容颜更改、生离死别,是漫长而深刻的旅程。

但对梦思行来说,时间的流逝感是淡漠的,更像是一条平稳却无法回头的数据流。

他能清晰感知到的,是那些曾围绕在邵博士身边、带有温度与独特情感波动的人类个体,正如宋建元博士和张子强队长一样,正在一个个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

而邵庭博士的身体,也早已不复当年的强健。

岁月和极地环境的侵蚀,在他身上刻下了无法忽视的痕迹,这几年也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承受夜晚的亲密。

如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梦思行看来,已逐渐从带有强烈占有欲的伴侣,演化成了更平和的家人。

毕竟现在能分担邵庭情绪、与他商讨决策、分享压力的,不再只有梦思行一人。

还有刘至浩、付悦、沈明这些共同历经生死的伙伴。

邵庭博士倾注心血研发的仿生人技术,如今已在基地内实现了批量生产与应用。

这些新一代仿生人,拥有酷似人类的外表,能够基于强大的数据库和算法进行智能对话,能通过眼部传感器同步扫描环境并进行分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