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我不去想!(1/2)
刘振云看着这一幕,心里乐开了花。
骂吧,质疑吧,争论吧。
现在的反弹越大,等会儿的耳光就越响。
他嘿嘿一笑,也不解释,只是提高了嗓门,声音变得更加坚定,甚至带上了一丝金石之音,念出了第二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轰!”
这一句念出来,原本嘈杂的议论声,像是被一把无形的大刀,瞬间斩断了。
屋子里陷入了比刚才更深的寂静。
但这寂静不再是刚才那种带有压迫感的死寂,而是一种被巨大的力量震慑后的失语。没有了质疑,没有了反驳,甚至连那个一直嗡嗡作响的破风声仿佛都听不见了。
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某种东西在心底破碎的声音。
那是心防破碎的声音,是坚硬的外壳被击穿后,露出的鲜血淋漓的真实。
几秒钟的死寂后,空气仿佛被点燃了。
“风雨兼程……风雨兼程……”
诗歌组长李桐,这个平日里总是病恹恹、说话轻声细语仿佛风一吹就倒的文弱书生,此刻却像是被一道雷劈中了一样。
他整个人僵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着,一遍又一遍地咀嚼着这四个字。
突然——
李桐猛地摘下那副厚厚的近视眼镜,狠狠地摔在桌子上,“啪”的一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他根本顾不上心疼眼镜,直接用袖子狠狠地擦了一把眼睛,声音带着一种撕心裂肺的哭腔喊了出来:“这句……这句太他妈的准了!这写的哪里是诗?这把咱们的心给剖开了啊!”
“老李,你……”
刚才还怒气冲冲的王大平愣住了,看着平日斯文的李桐突然爆粗口流泪,他心里的火气瞬间消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慌乱。
“大平,你别瞪眼!这说的就是咱们!就是咱们这帮苟活下来的人!”
李桐激动得站了起来,因为起得太猛,身后的椅子都被带倒了。
他指着窗外那片被阳光照耀的土地,手指都在剧烈颤抖,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大平,见英,你们忘了吗?”
“当年咱们下乡,去北大荒,去云南橡胶林,去黄土高坡修地球……”
“那时候咱们才几岁?十五六岁啊!半大的孩子,背着个比人还高的铺盖卷,坐着咣当咣当的绿皮火车,一走就是几千里,连家都回不去。”
李桐的声音哽咽了,泪水顺着脸颊流进嘴里,咸得发苦,却不及回忆万分之一的苦。
“那时候咱们知道前面是什么吗?”
“知道未来在哪儿吗?”
“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只知道那是远方,是响应号召的理想!在那边,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气,还要挨斗,还要在那无边无际的孤独里熬着。那不就是风雨吗?”
“这十年的风雨,咱们是怎么过来的?”
“咱们是在泥里打滚,是在雪窝子里刨食,是在绝望里咬着牙过来的!”
编辑室里,好几个曾经下过乡的同学都低下了头,肩膀微微耸动。
李桐的话,像是一把盐,撒在了他们从未愈合的伤口上,却又带来了一种痛彻心扉的快感。
站在桌边的郭见梅,
此刻死死地抓着桌角,指甲几乎都要嵌进那粗糙的木头里。她没有下过乡,但她本来就是农村乡下的,她们大队就有一些从城里来的知青,她亲眼目睹过那些知青受了多少冷眼,受了多少罪。
她都知道。
还有,为了考大学。
她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读书学习做题上面,为此家里的农活她很少干,还得花家里的钱买上学买文具。
曾经她被很多村里人甚至是亲戚们嘲笑,说她是瞎折腾,说她懒,逃避劳动,不务正业。
无数人劝她别在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赶紧下地干活挣工分才是正道。
再不济,也应该赶紧寻个好人家出嫁,以此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她无数次想过放弃,想过随大流。
“远方……”
郭见梅在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字,眼眶瞬间红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