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伏生志 > 第190章 台澎雨骤.成功护屯

第190章 台澎雨骤.成功护屯(1/2)

目录

第一百九十章 台澎雨骤,成功护屯

清光绪十年孟夏初五,台澎群岛的暴雨被海风揉碎,陈果握着郑和给的“时空星信罗盘”,望着泥泞中若隐若现的“跨时空屯田”——郑成功的“收复水师”正用锄头修缮清代军屯,田垄间却埋着现代两岸救援队的智能滴灌管,管道上缠着的“护屯符”(一半是明代屯田纹,一半是现代生态标)在雨幕中明灭。腰间的“安民腰牌”第六次发烫,牌面星子竟拼成郑成功《屯田令》里的“垦荒阵”轮廓,与现代梯田的“水土保持墙”叠成土黄色光纹。

“柳医官,把‘槟榔祛湿丸’分给屯兵。”陈果紧了紧肩头的“护屯披风”——外层是郑成功送的“延平锁子甲”残片,内层缝着现代防水涂层,披风下摆的稻穗纹里嵌着土壤墒情芯片,“郑王爷(郑成功)的‘屯田突骑’已在东坡布下‘犁铧拒马阵’,你带医官队去现代救援队的‘穿山甲救护站’,把咱们改良的‘时空防泥甲’分给受伤山雀——甲胄外皮用的是明代藤甲鞣制术,内衬絮着现代速干棉。”

柳如烟掀开防水药箱,箱底躺着半块郑成功昨夜送的“屯田米糕”,糕面印的稻穗纹与现代护农标识交叠。她望向立在屯田埂上的郑成功,佩剑尖端系着的现代土壤检测仪正滴下深褐色液体,锦袍下摆拂过农学家递的“水土报告”,竟在报告背面勾出《台湾府志》的批注:“陈使君可知?郑王爷昨夜对着这‘水患河图’,比当年攻赤崁城时还沉郁。”

“非沉郁不可。”郑成功转身冷笑,鹰眼扫过雨幕中闪烁的时空光屑,“当年某率水师垦荒田,今日却被这些‘时空陆盗’拿泥浆毁屯田——你瞧那裂隙下游,俺的‘护屯石碣’正和他们的‘滑坡网’绞在一起。”他忽然指向漩涡中心,几辆裹着时空雾霭的铁甲车破雾而出,车头立着的陆盗首领“山鬼獠”腰缠郑成功屯田营的“护粮腰带”,却沾着现代工业废泥,“他们毁的不是田地,是台澎百姓的‘活命根’!”

话音未落,陆盗铁甲车已掷出“时空泥浆罐”——罐体是清代陶瓮,装的却是现代化工淤浆,炸开时腾起的黑泥裹着稻穗金的光屑,竟将郑成功事先布置的“水土保持林”掩埋。陈果看见现代救援队员正用明代“木栅固坡法”配合无人机喷洒固泥剂,林带里的槟榔树须遇泥竟分泌出黏性树胶,与现代生物固泥材料融合,在坡地凝成一层会呼吸的“护屯膜”。

“文远(张辽)带‘田舟轻骑’绕后,用‘成功屯田改良术’毁他们的履带!”陈果扯下披风甩向空中,槟榔纤维与固泥涂层在风中展开成“时空防泥网”,网眼漏下的光斑映在郑成功的“屯田战车”上——车身涂着现代纳米防滑漆,却保留着明代“木牛流马”的机关,“公明(徐晃)率‘先登营’用‘明式木栅阵’护住屯田核心区,记得在木栅缝隙种上柳医官的‘固土槟榔根’!”

郑成功按剑跃上田埂,田头的“延平禾穗”图腾下,新焊了现代救援队的“两岸护屯”标识,剑鞘磕在陆盗的铁甲车上,迸出的火花点燃了车舷缠着的槟榔藤——那是柳如烟用现代抗泥基因改良的“护屯藤”,藤汁遇泥竟化作细密的暖流,浇灭了陆盗准备投掷的第二批泥浆罐。“山鬼獠!你可知这田里的粮,既供俺屯兵充饥,也护着两岸百姓的炊烟?”郑成功挥剑斩断对方抛出的泥链,链环上的现代定位器与明代屯铃同时坠入泥中,却被槟榔根分泌的树胶包裹,不再淤塞田垄。

最危险的漩涡核心,陈果已带着小队摸到“时空泥浆网”下方。透过裂隙的光雾,他看见对岸现代屯田区的科研人员正用明代“织栅术”改良清泥网,网绳混着槟榔纤维与现代高分子材料,在泥中织成一张能吸附淤浆的“时空滤网”。当槟榔固泥丸投入泥浆最浓处,泥底忽然泛起淡金色的涟漪——那是“安民腰牌”与郑成功的“护屯印”产生的共振,竟将化工淤浆分解成可被槟榔吸收的养分。

“山鬼獠,你腰间的腰带,原是郑王爷给屯兵的‘护苗旗’。”柳如烟忽然从救护站方向奔来,怀里抱着被救的穿山甲幼崽,兽背缠着的明代护粮符与现代定位器在泥雨中闪烁,“你看这裂隙两岸——明代兵用‘军屯法’垦荒田,现代农学家用‘生态退耕’护水土,都是为了让百姓岁岁有收、根脉相连。”她忽然举起手中的“时空泥样瓶”,瓶里装着混着清代泥浆与现代淤浆的液体,“这泥,该养禾苗,不该养刀兵。”

山鬼獠的钢斧顿在半空,忽听田垄间响起稚嫩的啼声——现代小女孩牵着明代屯兵的儿子,两人正用郑成功教的“护屯歌谣”(明代屯田调+现代护农歌词)呼唤迷路的穿山甲,手里攥着共同捏制的“稻穗形饼”。他脸上的刀疤颤动,忽然挥斧砍向身边的“泥浆输送管”,却不是砍向陈果,而是砍断了连接时空裂隙的“工业废泥管道”:“十年前,俺爹因毁田被郑王爷的屯兵放走,他说‘土地里长的,是百姓的命’——奶奶的,俺竟忘了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