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伏生志 > 第187章 安西月冷.仙芝护驿

第187章 安西月冷.仙芝护驿(1/2)

目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安西月冷,仙芝护驿

天宝九年仲秋初七,安西都护府外的疏勒河被霜月揉碎,陈果握着斛律金给的“时空沙信罗盘”,望着砾石中若隐若现的“跨时空驿站”——高仙芝的“安西屯兵”正用胡杨木修缮唐代驿馆,屋檐下却悬着现代一带一路商队的太阳能信号灯,灯绳上缠着的“护驿符”(一半是唐代方枚纹,一半是现代丝路标)在冷风中明灭。腰间的“安民腰牌”第三次发烫,牌面星子竟拼成高仙芝《破阵乐》里的“西极马”轮廓,与现代驿站的“防风驿墙”叠成银白色光纹。

“柳医官,把‘胡杨润喉丸’分给驿卒。”陈果紧了紧肩头的“护驿披风”——外层是高仙芝送的“安西锁子甲”残片,内层缝着现代防风涂层,披风下摆的骆驼刺纹里嵌着温度监测芯片,“高将军(高仙芝)的‘安西铁骑’已在北坡布下‘驼队拒马阵’,你带医官队去现代商队的‘雪豹救护站’,把咱们改良的‘时空防寒甲’分给受伤岩羊——甲胄外皮用的是唐代熟皮鞣制术,内衬絮着现代保暖纤维。”

柳如烟掀开防风药箱,箱底躺着半块高仙芝昨夜送的“胡饼”,饼面印的葡萄纹与现代丝路标识交叠。她望向立在烽燧上的高仙芝,横刀尖端系着的现代温湿度检测仪正滴下冰蓝色液体,锦袍下摆拂过商人递的“风沙报告”,竟在报告背面勾出《通典·边防》的批注:“陈使君可知?高将军昨夜对着这‘风雪河图’,比当年破小勃律时还冷峻。”

“非冷峻不可。”高仙芝转身冷笑,鹰眼扫过砾石间闪烁的时空光屑,“当年某率铁骑护丝路,今日却被这些‘时空商盗’拿冰棱毁驿站——你瞧那裂隙下游,俺的‘护驿烽燧’正和他们的‘风雪网’绞在一起。”他忽然指向漩涡中心,几辆裹着时空雾霭的胡车破雾而出,车头立着的商盗首领“戈壁金”腰缠高仙芝驿馆的“护粮锦带”,却沾着现代工业冻霜,“他们抢的不是商货,是丝路百姓的‘活命粮’!”

话音未落,商盗胡车已掷出“时空冰棱罐”——罐体是唐代青铜,装的却是现代化工冻剂,炸开时腾起的寒霜裹着胡杨金的光屑,竟将高仙芝事先布置的“防风林带”冻裂。陈果看见现代商队队员正用唐代“毡帐防寒法”配合无人机喷洒融霜剂,林带里的胡杨根须遇寒竟分泌出黏稠树胶,与现代生物融霜材料融合,在地面凝成一层会呼吸的“护驿膜”。

“文远(张辽)带‘驼舟轻骑’绕后,用‘仙芝铁骑改良术’撞他们的车轴!”陈果扯下披风甩向空中,胡杨纤维与融霜涂层在风中展开成“时空防风网”,网眼漏下的光斑映在高仙芝的“驿馆战车”上——车身涂着现代纳米抗冻漆,却保留着唐代“偏厢车”的机关,“公明(徐晃)率‘先登营’用‘唐式木栅阵’护住驿站核心区,记得在木栅缝隙种上柳医官的‘抗寒胡杨根’!”

高仙芝提刀跃上胡车,车头的“安西飞虎”图腾下,新焊了现代商队的“丝路护驿”标识,刀背磕在商盗的铁皮车上,迸出的火花点燃了车舷缠着的胡杨藤——那是柳如烟用现代抗寒基因改良的“护驿藤”,藤汁遇寒竟化作细密的暖流,浇灭了商盗准备投掷的第二批冰棱罐。“戈壁金!你可知这驿道的粮,既供俺安西兵充饥,也护着东西往来的商队?”高仙芝挥刀斩断对方抛出的寒霜链,链环上的现代信号灯与唐代驿铃同时坠入砾石,却被胡杨根分泌的树胶包裹,不再冻裂地面。

最危险的漩涡核心,陈果已带着小队摸到“时空寒霜网”下方。透过裂隙的光雾,他看见对岸现代商队的科研人员正用唐代“织毡术”改良清霜网,网绳混着胡杨纤维与现代高分子材料,在风中织成一张能吸附寒霜的“时空滤网”。当胡杨融霜丸投入寒霜最浓处,沙砾间忽然泛起淡金色的涟漪——那是“安民腰牌”与高仙芝的“护驿印”产生的共振,竟将化工冻剂分解成可被胡杨吸收的养分。

“戈壁金,你腰间的锦带,原是高将军给驿卒的‘护粮旗’。”柳如烟忽然从救护站方向奔来,怀里抱着被救的岩羊幼崽,羊背缠着的唐代护粮符与现代定位器在霜夜闪烁,“你看这裂隙两岸——唐代兵用‘烽燧传信’护商路,现代商队用‘智能导航’保运输,都是为了让百姓路路有粮、岁岁平安。”她忽然举起手中的“时空霜样瓶”,瓶里装着混着唐代霜露与现代冻剂的液体,“这霜,该凝胡杨,不该凝刀兵。”

戈壁金的弯刀顿在半空,忽听砾石间响起稚嫩的啼声——现代小女孩牵着唐代驿卒的儿子,两人正用高仙芝教的“护驿歌谣”(唐代边塞曲+现代丝路歌词)呼唤迷路的雪豹,手里攥着共同捏制的“胡杨形饼”。他脸上的刀疤颤动,忽然挥刀砍向身边的“寒霜输送管”,却不是砍向陈果,而是砍断了连接时空裂隙的“工业冻霜管道”:“八年前,俺爹因劫粮被高将军的铁骑放走,他说‘丝路的粮,是天下人的粮’——奶奶的,俺竟忘了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