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伏生志 > 第149章 荆州水患.子龙归来

第149章 荆州水患.子龙归来(2/2)

目录

巳时正,柳如烟抵达鹰嘴崖,却见诸葛亮早已在崖顶等候,羽扇轻摇:“柳姑娘,别来无恙。此八卦阵需按‘乾、坎、艮、震’顺序注入灵力,切记不可有误。”柳如烟点头,冰戟点向坎位,冰晶顺着纹路蔓延,却在即将连成阵图时,圣典右使率人杀到,手中“水蛊旗”一挥,洪水竟逆流而上冲击崖壁。

“小心!”赵云银枪掷出,钉住右使手腕,陈果趁机跃上崖顶,寒蝉戟与柳如烟的冰戟同时刺入阵眼。刹那间,地动山摇,泄洪渠轰然贯通,分流的洪水如巨龙般冲向圣典的水蛊大营。

右使惊惶后退,却被诸葛亮的弟子廖化拦住去路:“圣典作恶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右使妄图祭出最后的蛊毒,却见陈果抛出护民令牌,金光所到之处,蛊虫纷纷爆裂。

第五节 襄阳论政

未时三刻,洪水退去,襄阳城露出满目疮痍。陈果扶着受伤的赵云走进太守府,却见刘琮在一群士绅簇拥下瑟瑟发抖,手中还攥着圣典的“巫蛊契约”。

“刘公子,”陈果温言开口,“圣典用蛊毒胁迫你,如今证据确凿。”他展开从右使身上搜出的密信,“他们打算等洪水退去,就以‘护民阵施暴’为名,将你献出去祭蛊。”刘琮脸色惨白,扑通跪地:“全凭陈将军做主!”

诸葛亮缓步走入,羽扇指向窗外正在清理废墟的护民军:“刘公子,护民阵在隆中修的避洪洞救了三千百姓,此等功德,远比巫蛊可靠。”刘琮咬咬牙,取出荆州印绶:“愿将襄阳防务交予护民阵,只求保我百姓平安。”

第六节 民心为城

申时正,护民阵在襄阳设立“治水都督府”,柳如烟带着诸葛亮的学生向宠丈量水患区域,郭嘉则与荆州士族商议《荆襄屯田策》。陈果与赵云站在坍塌的城墙边,望着百姓们用圣典的巫蛊旗幡修补房屋。

“子龙将军可愿留下?”陈果忽然开口,“护民阵缺一位能征善战又心系百姓的将领。”赵云望着远处柳如烟用冰灵力为孩童搭建临时学堂, siled:“某曾以为,在乱世中能保一州百姓安宁已是万幸。但跟着陈将军,某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让全天下百姓都有屋可居,有田可耕。”他单膝跪地,银枪插入尘土,“赵云愿追随护民阵,至死方休!”

陈果扶起他,将刻有“护”字的玄甲军令牌挂在他颈间:“欢迎回家。”此时,诸葛亮走来,羽扇递上一卷《卧龙治水图》:“襄阳城西的‘檀溪’可改造成水库,某已算出最佳开渠方位。”柳如烟闻言,冰戟在地面划出初步轮廓:“用冰灵力加固渠壁,可保百年不塌。”

第七节 蛊毒溯源

酉时初,华佗带着弟子赶到襄阳,验看圣典留下的蛊毒样本时,忽然瞳孔骤缩:“这‘腐骨蛊’的炼制手法......与当年在南中所见如出一辙!陈将军,圣典的蛊术源头,恐怕不在现世。”陈果与柳如烟对视一眼,想起父亲手札中提到的“时空蛊虫”——难道圣典真的掌握了跨越时空的邪术?

就在此时,斥候急报:“在汉江底发现神秘祭坛,祭坛中央刻着不属于任何朝代的符文!”陈果握紧寒蝉戟,对赵云道:“子龙将军,敢随我去探探这‘时空蛊源’?”赵云提枪上马,银甲在夕阳下闪耀:“愿往!”

诸葛亮轻抚长髯:“阵图显示,此祭坛与益州‘五丁开山’传说中的地脉相连。陈将军若要破局,需集齐‘金木水火土’五行灵力。”柳如烟点头:“我冰属水,子龙将军银枪属金,还差木、火、土......”

陈果望向正在教百姓种植抗涝作物的孟获和士燮,心中已有计较:“传令下去,明日分兵三路——一路去南中寻祝融夫人借‘火灵力’,一路去交州请士燮带‘土灵力’支援,一路随我下汉江探蛊源。”他转头看向柳如烟,眼中闪过坚定,“无论圣典的蛊术来自哪个时空,我们都要在这片土地上,为百姓守住现世的安宁。”

暮色渐沉,襄阳城升起袅袅炊烟,那是用圣典祭坛的木材燃起的温暖炉火。护民阵的将士们席地而坐,听着荆州百姓用楚调唱起护民歌谣,看着柳如烟与诸葛亮弟子们讨论用冰灵力改良织锦机的场景,忽然明白:他们正在书写的,不是某个朝代的兴衰,而是所有时空里黎民百姓对和平的永恒渴望。而这份渴望,终将如同汉江之水,冲破所有邪祟的桎梏,奔向辽阔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