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靠基建实现民富国强 > 第72章

第72章(2/2)

目录

章慕娆悄悄松了口气,面带遗憾道:“可惜了,小女子确实很有兴趣呢。”

章家小娘子浑身上下,就嘴是硬的。

......

从钱府离开后。云煦泽就把章慕娆送回了章府,虽然名单上还有三人,但这种事不能急,今日已经是成功了一个,剩下的明日再说。

回到王府,云煦泽询问吴王三人的进度。

云煦泽在洛京人手有限,用来监视吴王三人的探子皆是章家的人。

从永昭帝下旨赐婚后,章家就彻底被绑在云煦泽的船上,云煦泽倒也没有和章家客气。

目前这群人归小福子掌管。

小福子道:“殿下,吴王从昨日起便带着吴王妃拜访名单上的人,如今已经成功说服了三人。”

云煦泽没想到吴王效率这么高,问道:“他也说服了何娘子?”

“吴王还没去拜访何娘子。”

云煦泽了然:“原来是先从最简单的开始说服。”

小福子继续汇报:“梁王也是从昨日便和梁王妃一起去各家拜访,他一口气拜访了五个家族,但答应入太学只有一人,剩下的四人都拒绝了。”

云煦泽吐槽:“这像是梁王该有的效率。”

小福子补充道:“在其中一家的时候,梁王和梁王妃中途不知为何打了起来,据说他们走的时候那家大堂一片狼藉。”

云煦泽无语:“......或许该庆幸,拜访了五家,他们只在一家打起来。”

至于那个倒霉的家族就不必提了。

云煦泽果断结束梁王的话题,问道:“鲁王呢?”

小福子道:“鲁王至今都没有去拜访任何一家,只是查到鲁王府在调查几个家族。”

云煦泽摸摸下巴,猜测道:“看来鲁王是个谨慎的人,他想等调查完后再一举拿下。”

就目前来说,他并不算垫底,和梁王在同一水平线,但他还有三家没去,若是能再说服一个,就超越了梁王,毕竟梁王已经被四家拒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差事并不简单是肯定的。

第二天,云煦泽带着章慕娆又去拜访了两家,分别是大鸿胪和卫尉家的女郎,她们可能是得了家族允许,虽然并不像杨娘子那般痛快地同意,但在云煦泽费了一番口舌后,还是同意了。

如此一来,便只剩下最后一家没去拜访。

云煦泽道:“小娘子,这最后一家去之前,本王或许要见见令尊。”

最后一家便是廷尉家的女郎,章华纬身为廷尉正,九卿之一的廷尉正好是他的顶头上司,章华纬当了将近十年的廷尉正,对廷尉沈家应该有些了解。

章慕娆道:“自当扫榻相迎。”

他们到章府时,章华纬还没下值,便先在章丰钊的小院谈话。

得知今日的顺利,章丰钊道:“大鸿胪和卫尉向来忠于皇上,他们两个家族能有今日的地位也是因为皇上支持,如今皇上不仅承诺免试入太学,还在太学增加了多条规定,扶持女子官吏的决心显而易见,他们自然要支持皇上。”

“如今九卿中,大半都是被皇上扶持的家族,所以说服他们相对容易,难的是那些持反对意见,以及保持中立的家族。”

许家就是保持中立的家族,他们并不干预许娘子的选择,但也不会帮云煦泽说服许娘子。

章慕娆问道:“那廷尉沈家属于哪一种?”

章丰钊道:“沈家子弟多是熟读律法之人,他们家族一直掌管大理寺,能力才学皆是不差,他们忠于的是大康律法,律法中没有女子为官的条例,但也没有反对女子为官的条例。”

“所以他们的态度,取决于现任廷尉的态度。老夫并不了解他,等三郎回来,问问他吧。”

沈家一直把持着廷尉一职,他们几乎是大康最稳定的九卿之家,就没有其他家族能在廷尉一职上争得过沈家。

永昭帝也是看重沈家的对律法的掌握,才会重用沈家,这也是沈家的不可替代性。

永昭帝执政三十年,对世家的影响不可小觑,最起码这种女子为官的事放在三十年前,世家绝对没一个会配合。

像现在能让一些世家配合,大半世家保持中立,已经算是一场壮举。

云煦泽倒是想起大理寺处理跟踪他的探子之事,道:“本王倒是觉得廷尉不像是古板之人。”

若是古板就不会在判刑前特意让人到王府询问云煦泽的意见。

章丰钊道:“这样自然最好。”

因为要等章华纬,云煦泽再次在章府留下用晚饭,因为两人已经定亲,这次章慕娆不用再避嫌。

用完晚饭,云煦泽询问沈家的事。

章华纬道:“王爷,廷尉确实并非古板之人,他不会反对沈娘子入太学,但沈娘子夫家那边或许不会同意。”

云煦泽挑眉:“嗯?”

他光顾着关心沈家的态度了,忽略了沈娘子夫家,毕竟那只是个中等家族,比不上沈家势大。

章华纬道:“沈娘子嫁的是蒋家五郎,但蒋五郎身体不好,去年便已经病逝,沈娘子膝下只有一女,蒋家现任家主古板守旧,他不同意沈娘子和沈家多联系,廷尉已有让沈娘子改嫁的念头,只是蒋家那边不同意,沈娘子也放心不下小娘子。”

没想到沈娘子的阻力会是夫家。

总说嫁人相当于二次投胎,原因便是在这里。

像沈家这样的九卿之家,想要让女儿改嫁都不容易,只要蒋家那边不放人,碍于孝道,沈娘子就不能公然违抗公婆的意思。

再加上有血脉的牵绊,沈娘子更是陷入两难之间。

章慕娆道:“沈娘子若是想脱离蒋家,如今不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沈娘子正值大好年华,总不能一辈子都搭在蒋家。

云煦泽问了个不太相干的话题:“本王的王府长史名叫蒋晟阳,和这个蒋家有没有关系?”

他还真没仔细了解过蒋晟阳的家世,只知道他是家族旁支,和家族联系并不紧密。

章丰钊道:“蒋长史正是蒋家人。”

云煦泽笑了:“这倒是巧了。”

蒋晟阳对蒋家似乎并无好感,正好,他对这个蒋家也没有好感。

云煦泽道:“沈娘子或许会答应,但如果蒋家一直恶心人,沈娘子怕是无心在太学读书。”

沈娘子这边真正的阻力不是沈娘子本人,也不是沈家,而是蒋家。

蒋家或许反抗不了圣旨,但他们有的是手段影响沈娘子。

“先派人把蒋家调查一遍。”

章慕娆同为女子,对蒋家这种耍手段不放人的行为极为不耻:“沈娘子就该入太学,将来走到比蒋家更高的位置,届时倒要好好看看蒋家的嘴脸。”

云煦泽还是第一次见章慕娆有些愤怒的样子,道:“蒋家如何能和沈家比。”

蒋家不过是中等家族,沈家可是实实在在的九卿之家。

有沈家支持,只要沈娘子自己争气,官居高位的可能性很大。

......

为了调查蒋家,云煦泽把所有人手都撒了出去,还给单鸿晖下了命令,让他在平福街想办法收集情报。

最后还给蒋晟阳写了信,蒋晟阳毕竟是蒋家人,可能会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内幕。

只是高平离洛京太远,送信回信都需要时间,等云煦泽接到蒋晟阳的回信,怕是要二十多天后了。

蒋晟阳那边只能当做闲棋,不一定能用上。

在调查蒋家的时候,云煦泽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他这两天天天都去各家拜访,总不能到了蒋家就没动静,还是要按原计划进行。

这日一早,云煦泽便和章慕娆到了蒋家。

云煦泽并未给蒋家下拜贴,所以门房看到云煦泽很是惊讶,一边派人去通知家中郎君,一边给云煦泽见礼。

云煦泽摆摆手,便带着章慕娆进了蒋府。

今日正好是休沐日,蒋府入仕的郎君们都在府里,包括那位蒋家家主蒋兆德。

蒋兆德已经五旬,蒋家五郎是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嫡子,本来寄予厚望,只可惜身体不好,英年早逝,还只留下一个小娘子,并没有儿子传宗接代,这让蒋兆德很是不满。

蒋兆德的这份不满全部落在沈娘子身上,他觉得是沈娘子不争气才没给蒋家生下儿子,他儿子没了,沈娘子就该给他儿子守一辈子寡,来弥补没给他们家生儿子的过错。

这想法很奇葩,但蒋兆德就是这么想的,并且一直在这么做。

当然,他也不会傻到虐待沈娘子,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把沈娘子留在蒋家。

蒋兆德在大堂招待云煦泽,态度很是谦和,看不出一点古板守旧的样子。

直到云煦泽道:“本王有事见沈娘子,还请让沈娘子出来一见。”

蒋兆德的脸色当时就不好了:“王爷慎言,这里没有什么沈娘子,只有蒋家大夫人。”

蒋兆德的嫡妻已逝,论地位,沈娘子这个大夫人的地位最高。

章慕娆开口道:“大夫人?小女子还是第一次见不管家的大夫人。”

蒋家中馈如今在蒋兆德得宠的妾室手中,并不在沈娘子手中。

实际上,中馈一开始是在沈娘子手中,只是在蒋家五郎病逝后,蒋兆德就把找借口把中馈从沈娘子手中夺走了。

所以也不能怪人家沈家要让沈娘子改嫁,实在是蒋家做事太小家子气。

蒋大郎解释道:“自从五弟病逝后,小娘子就很黏弟妹,阿爷是看弟妹无心处理中馈,这才让姨娘暂且管家。”

章慕娆可没有那么容易糊弄:“蒋五郎已经病逝一年,沈娘子总不能还没安抚好小娘子吧?”

蒋大郎讪笑:“小孩子调皮,确实不好管教。”

章慕娆道:“不如让沈娘子出来一见,若真是如此,小女子自当道歉。”

蒋兆德冷哼一声:“王爷,这是下官的家事,章家小娘子未免过于咄咄逼人了。”

云煦泽笑笑道:“蒋大人也知她还小,处事难免不周到,她想见沈娘子,便让她见见便是,总不能沈娘子见不得人吧?”

听听这纵容的语气,就知道云煦泽不可能阻止章慕娆。

蒋兆德也不指望云煦泽,道:“真是不巧,沈氏这几日感染了风寒,大夫让她卧床休养,不能吹风,王爷要见她怕是要等她病好了再说。”

云煦泽目光一冷,他没想到蒋兆德胆大到这种地步。

蒋兆德似乎看出云煦泽不相信,淡淡道:“若是王爷不信,大可请大夫前来为沈氏诊脉。”

云煦泽听言面色微微缓和。

莫不是真病了?

想来也是,装病这种事很容易戳穿,蒋兆德不可能蠢到这种地步。

看来今日是见不到沈娘子了。

云煦泽和章慕娆对视一眼,道:“既然沈娘子身子抱恙,本王便改日再来拜访。”

蒋兆德带着几个儿子送云煦泽二人离开蒋府。

看着云煦泽离开,蒋大郎道:“阿爷,谨王并非好糊弄之人,总不能一直拦着他们。”

蒋兆德冷漠道:“沈氏是蒋家的儿媳,只要老夫不同意,她就必须待在蒋府,除非她不想要女儿。”

蒋兆德能困住沈娘子,除了孝道,最重要的筹码是孩子。

沈娘子可以改嫁,但女儿是蒋家的血脉,不可能跟着她一起离开。

蒋大郎看着他冷硬的神色,低声道:“这般做怕是会得罪沈家。”

蒋兆德摆手,不以为意道:“沈家一直掌管大理寺,熟读律法,这是他们的立家之本,却也是他们的禁锢,老夫自有分寸。”

蒋大郎见蒋兆德执意如此也没办法,他只是一个庶子,根本左右不了蒋兆德的意思。

如今蒋家没有嫡子,蒋大郎觊觎家主之位,正在费尽心思讨好蒋兆德,根本不敢忤逆他。

马车上

云煦泽皱眉:“沈娘子这病似乎巧了些。”

章慕娆猜测:“病可能是真的,但风寒这种病可以人为办到。”

云煦泽道:“但我们手上的名单一直保密,他们难不成未卜先知?”

章慕娆道:“如果不是名单泄露,便是蒋家猜到沈娘子可能会被选中,为了以防万一,刻意为之。”

“这两种猜测都有可能。”

章慕娆正色道:“若是第一种可能,便意味着王爷身边出了内鬼,或者章家有人被收买。”

毕竟知道名单的只有这些人。

云煦泽摇头:“本王身边的人皆来自高平,对本王忠心耿耿,你们的人亦是自幼被章家收养,精心培养多年,平时行踪又隐蔽,很难被人收买。”

“那......”

云煦泽幽幽道:“本王得了名单后,曾经让梁王和吴王看过。”

章慕娆心里松了口气,被人算计总比身边出了叛徒强。

“不过也有可能是蒋家自己猜出来的,暂且把这件事放在一边。既然蒋家说沈娘子感染了风寒,那边过几日再去拜访,正好这几日好好调查蒋家。”

章慕娆说起章家昨日调查的结果,道:“蒋家是在大康立国时定居洛京的那批家族,虽然算不上大家族,但对方立族已久,想要调查蒋家的阴私并不容易。要不然沈家也不会拿蒋家没办法。”

能在永昭帝执政下平安无事,蒋家最起码没有大的过错。

或许这也是蒋家有恃无恐的原因。

沈家只是执掌大理寺,还影响不了蒋家子弟的前途,若是何家出手,蒋家怕是早就跪下了。

毕竟丞相府负责一切官员的升迁和罢免。

云煦泽道:“不着急,慢慢来便好。”

永昭帝没有给他们期限,太学入学的时间是八月暑退时,这会儿已经是九月,入学时间早就过了。

所以这批女学生要么当插班生,要么等明年正月统一入学。

永昭帝还没决定她们的入学时间,估计就是在看云煦泽等人的进度。

反正云煦泽现在是僵住了,剩下的这两个都不是好说服的人,估计有得磨了。

而吴王等人也同样僵住了,吴王和鲁王也是剩下两个人说服不了,梁王就更差劲了,他还剩三个人。

若是永昭帝要找个最差劲的训斥,梁王一准跑不了。

云煦泽又想到吴王之前说永昭帝处事公允,想必这一切都在永昭帝的算计当中,现在才是考验他们能力的时候。

每个人都有两三个人很难说服,威逼利诱都没用,他们只能另想他法。

见云煦泽走神,章慕娆没有打扰他,只是看向窗外,他们正在经过闹市,外面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很是热闹,章慕娆很少来这种地方。

她若是买东西,都会直接去商铺,她平时的兴趣是研究机巧之术,对逛街没多少兴趣。

云煦泽回神便看到章慕娆看向窗外的目光,猛地一拍脑门,骤然意识到自己这几日的行为过于直男了,每日让章慕娆帮忙,完事就把人送回府,都忘了陪她在外面玩一会儿。

章慕娆看到云煦泽的动作,道:“王爷这是?”

突然心情不好想打自己两下?

云煦泽道:“没什么,现在时间还早,要不要下去逛一逛?”

章慕娆意识到云煦泽这是在邀请她,没有拒绝:“好啊。”

他们并没有立刻下车,他们的马车太高调了,等离开闹市,两人才下了马车,再返回闹市。

除了绿儿和小福子,身后只有祝云凌带着几个亲兵护卫,在世家遍地走的洛京,这种配置并不显眼。

洛京的闹市可比高平热闹多了,卖的种类也很奇怪,尤其是那卖糕点的,上面的糕点,云煦泽一大半都不认识。

因为他对糕点兴趣不大,王府常备的糕点也就那几样,他还真没见过这么多种糕点。

章慕娆见云煦泽盯着糕点看,道:“王爷也喜欢吃糕点?”

云煦泽摇头,却敏感地抓住章慕娆话中的重点:“看来小娘子喜欢。”

章慕娆没有否认:“糕点能激发灵感,”

她平日里思路被堵住时便喜欢吃糕点,这样能让她心情变好。

“这么有用?”

云煦泽笑道:“那今后王府要多备些糕点,王府没有擅长做糕点的厨师,不过问题不大,和父皇要一个就好了,父皇那般大度,肯定不会在意,而且他之前还欠我一个奖励来着......”

章慕娆听着云煦泽絮絮叨叨,嘴角的笑意在不知不觉中扩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