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靠基建实现民富国强 > 第69章

第69章(2/2)

目录

他看向长子,问道:“大郎,怎么回事?”

严大郎看了眼柳氏,不敢说话。

柳氏淡淡道:“告诉他!”

严大郎身体一颤,低声道:“阿爷,洛京已经传开了,说您嫌弃阿娘不懂琴棋书画,泼辣善妒,让您在同僚面前很没面子,若非阿娘出身柳家,而且把家里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你早就休了她。”

严居弘脸色铁青:“胡说八道,老夫何曾说过这些!”

严二郎捂着脸道:“阿爷,您忘了那次喝醉酒.....”

他不仅说过,还是当着柳氏的面,但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严居弘是赔礼道歉了很久才让柳氏原谅他。

严居弘一时没想起来,道:“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严大郎道:“但坊间都传闻阿爷在和同僚喝醉酒后经常这般贬低阿娘。”

严居弘目光闪烁,他好喝酒,他喝醉酒后会说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严大郎继续道:“尤其......尤其出了谨王任命女子为官的事后,您多次以阿娘为例,说是女子短浅粗鄙,怎么能当官?”

“胡扯!”

严居弘敢肯定自己没怎么说。

严二郎道:“阿爷,洛京都这么传。”

“这是有人在污蔑老夫。”

柳氏冷笑道:“我为府里操劳这么多年,没想到在郎君心里就是这个样子,郎君既然想休我,不如现在就写休书,妾身决不纠缠。”

严居弘连忙解释:“夫人,老夫绝对没有这个心思。”

柳氏道:“妾身记得郎君多次说女子为官这事很荒唐,当时还以为郎君是维护朝堂稳定,现在看来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女子吧?妾身为严家操心这么多年,连郎君的一句认同得不到,比起女子为官,这才是最荒唐的吧!”

眼看着柳氏越来越生气,严居弘冷汗直冒,一个劲儿地解释他没这个意思,义正言辞地强调他很敬重夫人,那些传闻都是有人故意污蔑他。

说完还不忘给两个儿子使眼色,让他们帮忙求情。

但两个儿子都不敢看他,他们也得应付自家娘子,这时候帮阿爷,万一被娘子误会他们和阿爷一样怎么办?

为了家宅安宁,他们只能牺牲严居弘。

“夫人,酒后胡言岂能当真,老夫绝对没有嫌弃夫人。”

严居弘百般解释,柳氏就是不搭理他,直接把他赶到书房去睡。

如今已经是八月中旬,天气渐冷,书房没有内室暖和,严居弘睡了一夜醒来便感觉头有些疼。

但今日是朝议,他醒来后就连忙换上朝服进宫。

走进宫门,正好遇到大司农杨明嘉,严居弘和杨明嘉素来不对付,只是他今日没心情找茬,正想快步绕过杨明嘉,却在不经意间看到杨明嘉右眼眼角处青了一块。

严居弘顿时笑了:“大司农这是不小心撞门上了?”

他这是故意埋汰杨明嘉。

谁都知道杨明嘉的夫人出身安州世家,自小习武弄枪,性格火爆得很,一言不合就动手,这会儿上了年纪已经收敛很多,年轻时经常和杨明嘉动手。

那会杨明嘉脸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同僚也因此知道他家有个悍妇。

严居弘已经很久没见杨明嘉这副样子了。

杨明嘉冷哼一声:“我撞哪儿和你有关系吗?滚一边去!”

他昨晚遭了无妄之灾,心里正烦着呢。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严居弘看到杨明嘉的惨状,对自己的遭遇就看开很多。

两人一起进了兴德宫,今日是朝议,本来只有三公九卿参与,但因为永昭帝特准,鲁王等四位亲王也得以参与进来。

这也是这一代的皇子第一次参与议事。

云煦泽兄弟几人来得很早,他们到后,三公九卿才陆陆续续到来,严居弘和杨明嘉是最后到的。

众人都看到杨明嘉眼角的青肿,老臣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倒是没像严居弘那般打趣他,只是笑了笑。

云煦泽只是瞥了一眼众人,大致记下他们的样子便移开了视线。

吴王在一旁低声和他介绍这些人的官职家世。

鲁王站在最前面,除了和进来的三公九卿微微点头,并没有说话。

梁王则一直在打哈欠,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等了一会儿,永昭帝到了。

“臣等拜见皇上!”

“儿臣拜见父皇!”

“免礼。”

永昭帝坐在首位上,温声道:“众卿有何事奏议?”

大鸿胪率先出列道:“今年来朝贡的小国远超以往,这么多小国的人都住在鸿胪寺,隔几日便起冲突,他们并非大康人,臣等不好管教。”

人一多就麻烦,以前来朝贡的就那些小国,他们彼此已经变得熟悉,也没那么多事。

永昭帝沉声道:“在洛京就要守大康的规矩,告诉各国使者,若是触犯大康律,便要严惩,否则他们便离开洛京。”

身为大国要有大国风度,但该强势的时候还是要强势,那些小国可不是什么无害的绵羊,大康若是态度太好,他们只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大鸿胪恭声应下,退回自己的位置。

之后何维良等人一一出列上奏这几日的政务。

云煦泽几人都很有自知之明,没一人出言,只带着耳朵听。

云煦泽听着三公九卿的议事,发现朝议的内容五花八门,大到官职任免,小到百姓耕种,朝议都会涉及到。

就这还是三府九寺众多官吏筛选后的结果,要不然一日时间根本议不完。

云煦泽不禁走神想起前世古代的某个皇帝,为了掌控朝政,不惜废掉了丞相,国家大事全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他是工作狂不怕累,却苦了他的后代,后代皇帝为了把重担分担出去,甚至让太监读书掌权。

都说女子为官荒唐,太监掌权又能正常到哪里去?

不过都是维护统治的手段罢了。

何维良出声道:“皇上,今日谨王殿下正好在此,不如让他解释任用女子为官的事?”

其他事议完,话题终于到了云煦泽身上。

云煦泽听到有人提自己,瞬间回神。

永昭帝看向云煦泽:“十郎,你便和众卿说一说,为何要任命女子为官?”

云煦泽深吸一口气,出列道:“众位大人应知本王曾派人出海,正是这支船队证实了海外国家的存在,这才促成了众多船队的出海,霍五娘子便是这支船队的负责人,霍五娘子立下大功,本王论功行赏,封她为官。”

“霍五娘子出身郁仓郡霍家,饱读诗书,曾在本王举办的诗会中得了第二名,她自身才能出众,掌管市舶司后,把南夷岛码头管理得井井有条,没生出一点乱子,霍五娘子已经向本王证明她的能力,本王没有用错人。”

“可她是女子!”

云煦泽淡淡道:“但她能办事,且能把事情办得极好。”

“她能办成的事,男子一样能办。”

云煦泽看着何维良,道:“所以何相的意思是哪怕女子的能力胜过男子,也要为男子让路是吗?”

何维良并不中云煦泽的言语圈套,道:“自古以来没有女子为官,应当遵循旧例。”

云煦泽面色平淡:“在千年前,并没有王朝的存在,依照何相所言,大康是不是也不该存在?”

“王爷慎言!”

何维良正色道:“太祖立国乃是天命所归。”

云煦泽摊手:“本王只是按照何相的逻辑而已。本王都说了霍五娘子能力出众,办事得力,何相非和本王扯旧例。”

顿了下,云煦泽笑道:“若是按照旧例,不仅大康不存在,便是何相所在的何家也不该存在。”

何维良沉下脸,他没想到云煦泽竟然敢这么说。

谨王如此牙尖嘴利,是他没想到的。

何维良看向杨明嘉,想让他出言。

杨明嘉却在一瞬间移开了视线。

何维良皱眉,又看向严居弘。

严居弘压根就没看他,昨日柳氏就和他大吵了一架,他要是还在朝堂上反对女子为官,柳氏怕是要和他闹个没完。

反正还有其他人呢,反对女子为官的人不缺他一个。

但严居弘没想到的是,除了何维良,兴德宫内再无一人出声。

何维良一直运筹帷幄,很少遇到这种失去掌控的事,还是面对一个还没及冠的少年郎。

这种失去掌控的滋味很不好。

没人出声,何维良只得自己上:“王爷此言差矣。从人诞生以来,文明就一直在变化,很多事情都是顺势而为,大康和世家的出现都是如此,我们不过是顺应天意。”

云煦泽道:“那女子为官同样也是顺应天意。何相身为何家族长,想必家中有不少出色的女郎,她们的能力并不比男子差,但因为传统的旧例,何相只任命男子为官,可若是任命更有能力的女子为官,朝中便会有更多身居高位的何家人,何家岂不是更加强盛?”

何维良立刻反驳道:“何家能有今日,皆有赖皇恩晃荡,何家忠于皇上,绝不可能结党。”

要不怎么说政治家都是厚脸皮呢。

朝堂上那么多出身何家的官员,何维良都能脸不改色地说不结党。

永昭帝笑呵呵道:“何家的忠心,朕一直都知道。不过十郎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旧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需要人才。”

“世家底蕴深厚,不仅能培养出出色的郎君,也能培养能力出众的女郎,只要对朝廷有利,依朕看,不论是郎君还是女郎,都能为朝廷效力。”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微变。

永昭帝这是明晃晃支持云煦泽了。

何维良正要说什么,永昭帝又道:“不过此事非同小可,事关重大,还需要再议,今日便先如此。”

“众卿退下吧,十郎留下。”

永昭帝宣布朝议结束,何维良只得和朝臣一同离开兴德宫。

鲁王三人看了云煦泽一眼,也离开了。

永昭帝站起身道:“随朕来。”

两人到了偏殿,永昭帝才道:“你坚持推行女子官吏有何意?”

云煦泽道:“回父皇,儿只是觉得此举有助削弱世家。”

得了章丰钊的提醒,永昭帝也觉得此举可以一试,道:“女子为官确实有些突兀,此事不可能一次朝议便定下来,今后慢慢来便是。”

“父皇不觉得儿胡闹便好。”

永昭帝笑道:“即便是胡闹又如何,你还未及冠,不可能不会犯错,只要及时改正便好。”

云煦泽拱手:“谢父皇体谅。”

“坐下吧,朕有事和你说,你来了洛京多日,应该听说了安州大败胡人的事?”

“儿听说了。”

“此战能胜,你提供的水泥立了大功,朕向来赏罚分明,有功便要赏,十郎想要什么赏赐?”

云煦泽还真没想到他能在这场大战中蹭到功劳。

“此战皆赖安州将士英勇奋战,儿不敢居功。”

永昭帝道:“安州将士有功,你同样有功,不必拘谨,想要什么尽管说。”

云煦泽一时还真想不到想要什么。

他现在有心思争储,但他不可能直接和永昭帝说父皇您立我为储君吧。

得多缺心眼才能说出这话!

云煦泽看了看永昭帝,用商量的语气道:“要不先欠着?等儿想到了再说。”

永昭帝哈哈笑了:“你倒是滑头,那就先欠着。”

云煦泽也笑了。

永昭帝的赏赐,可不亚于一道免死金牌。

“十郎,你觉得章家小娘子如何?”

永昭帝没忘操心云煦泽的亲事。

云煦泽一懵,这话题转得有些快:“父皇为何这么问?”

永昭帝温声道:“你还有两年及冠,也该定下亲事了,朕让黄显查了洛京有资格当谨王妃的女郎,章家小娘子和你最相配,章卿又是你的先生,若是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

云煦泽只见过章慕娆一面,那姑娘生得极美,性格也有趣,最关键的是她擅长机巧之术,若是她能当谨王妃,他们的共同话题应该不少。

比起其他连面都没见过的女郎来说,章慕娆似乎更保险一些。

云煦泽这般想罢,道:“章家小娘子自是极好,只是她愿意嫁给儿吗?”

永昭帝听言很满意,抚须道:“章卿向来疼爱这个孙女,既然章卿有意把章小娘子许配给你,想来小娘子是愿意的。”

“先生愿意把小娘子许给我?儿怎么不知道?”

云煦泽没听章丰钊提过啊。

永昭帝笑道:“他也是在你和小娘子见过后才起了心思,估计是没来得及告诉你。”

云煦泽想起上次见章慕娆,两人还下了一局棋,可能就是那时候,章丰钊觉得他们相处不错,便有了撮合的心思。

他突然又想到一事,为难道:“若小娘子真成了谨王妃,那儿今后见了先生,该如何称呼?”

这是个问题。

永昭帝见他竟然纠结这个,被逗得哈哈大笑:“你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要不你让小娘子随你一起喊他先生。”

永昭帝坏心眼地帮他支招。

云煦泽不用想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主意。

永昭帝调侃了云煦泽几句,便道:“既然十郎对章家小娘子有意,朕便下旨赐婚,等你及冠后,你们两人便完婚,正好让太府寺好好筹备你们二人的婚事。”

随后永昭帝又道:“洛京还有不少知书达礼的女郎,十郎不如把两个侧妃也一起定下来?”

云煦泽连连摆手:“不用这般心急。”

他刚定下正妃,正想着怎么培养感情呢,永昭帝若是塞进来两个侧妃,他这感情就不用培养了。

永昭帝不以为意:“这算什么心急,你及冠后一起娶了便是。”

云煦泽很头疼,他并不想要那么多女人,女人多了会很麻烦,梁王就是失败的例子。

他想了想,终于想到一个借口,道:“父皇,儿想等王妃诞下嫡子后,再立侧妃。”

听到这话,永昭帝终于犹豫了,他确实很重视嫡子,尤其是嫡长子更重要。

鲁王就有嫡长子,这也是他性格那么糟糕,依旧能得永昭帝几分宠爱的原因。

永昭帝沉吟道:“十郎还年轻,确实不用着急立侧妃。”

云煦泽松了口气。

他真害怕永昭帝不听劝,一股脑地往他后院塞女人。

随后,云煦泽又和永昭帝下了两局棋才离开兴德宫。

呼吸着宫外的空气,云煦泽有些恍惚,就这么进宫一趟,他的正妃就定下来了?

想到之前和章慕娆的见面,他似乎答应下次见面要给她准备礼物来着。

他当时觉得他是外男,不可能再和章慕娆见面。

但等永昭帝下旨赐婚,他对章慕娆来说就不是外男,定亲的男女之间不再需要避讳。

他得准备好礼物,不能当个失信的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