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挥针改火铳稚子搬石筑瓮城(2/2)
萧如薰抬头看了看缺口,昨夜叛军的火炮确实厉害,不仅轰塌了城墙,还把底下的地基都震松了,若是不赶紧补好,下次叛军再用火炮轰击,这瓮城恐怕真要塌了。他沉吟片刻,对老石匠说:“拆!把东街和南街的青石板都拆下来,先补瓮城的缺口。街道的石板日后再铺,眼下守城要紧!”
老石匠点点头,刚要去吩咐工匠,就见几个穿着长衫的商人匆匆走来,为首的是王记粮行的王掌柜。他手里提着个布袋子,老远就喊道:“萧将军!好消息!城里的粮商们合计了一下,愿意再凑一百石粟米,还有几家布庄,捐了五十匹粗布,给士兵们做冬衣!”
萧如薰又惊又喜,连忙迎上去:“王掌柜,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本将还没来得及上门致谢,反倒让诸位主动捐粮捐布,实在过意不去。”
王掌柜摆摆手,把布袋子递过来:“将军说这话就见外了!平虏城是咱们的家,要是城破了,咱们这些商人的家业也保不住。再说,杨夫人昨日去寻我时,连自己的嫁妆都愿意拿出来换粮,咱们这些男人,难道还不如一个妇道人家?”
他顿了顿,又指着身后的商人:“咱们已经跟城里的百姓说了,谁家有多余的粮食、布匹,都可以捐出来,日后战事平息,官府必定加倍偿还。现在已有不少百姓来粮行捐粮,连城外的农户,都赶着牛车往城里送土豆呢!”
萧如薰顺着王掌柜的目光看去,果然见城门口有几辆牛车,车上装满了土豆和红薯,几个农户正帮着士兵卸车,脸上带着憨厚的笑。他忽然觉得,这平虏城就像一棵扎根在石缝里的树,虽然风雨交加,却靠着无数人的力量,顽强地扎着根,等着雨过天晴。
“李忠!”萧如薰喊了一声,李忠立刻从人群里跑出来,“你让人把捐来的粮食和布匹登记造册,粮食送进粮窖,单独存放,优先分给守城的士兵和参与筑城的百姓;布匹交给周绣娘她们,让她们赶紧给士兵们做冬衣——天越来越冷了,不能让士兵们冻着。”
“是!”李忠接过布袋子,转身去安排人手。
萧如薰又看向王掌柜:“王掌柜,还有个事要麻烦您。您能不能帮着联络城里的药铺,让他们把存的草药都捐出来,军医那边药材快不够了,受伤的士兵还等着用药呢。”
“没问题!”王掌柜拍着胸脯说,“我这就去跑一趟,药铺的掌柜们都是明事理的人,肯定愿意帮忙!”
看着王掌柜匆匆离去的背影,萧如薰又转头看向空地上忙碌的人群:绣娘们还在改火铳,铁匠们还在抡大锤,孩子们还在搬石头,连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坐在墙角帮着剥做火药的硝石。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的都是坚定的模样。
他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心中再无半分犹豫。就算叛军再凶,就算存粮再少,只要这满城百姓和将士一条心,平虏城就守得住。
就在这时,城墙上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那是发现叛军动向的信号。萧如薰脸色一沉,立刻朝着城墙跑去。
他知道,哱拜的下一次攻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