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荣归故里(二)(2/2)
通堂,老爷子坐在主位,苏长渝、苏长沐、苏长青挨个站一边,另一边是三个儿媳,小柳氏、杨氏和出嫁的姑娘不见人影。
苏婉站在二进廊檐下远远看了一眼,明智地从西侧甬道去前院,进了灶房。
新买来的丫鬟正在收拾灶房,她问道:“堂嫂和堂姐她们呢?”
“去看大少爷的新房了。”
得了去向,苏婉在灶房转看,见没事,也出了门。
不过她没去找人,而是站在廊檐下光明正大偷听。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但自打分家时,他就没了这想头,现在三孙子入朝为官,连带三儿子一家飞黄腾达了,再想让三人齐心
老爷子不是无知小儿,现在三兄弟能像今天一样,面子情足不留口舌就不错了,他缓缓道:“志栋已经入仕,是咱老苏家第一个读书出仕的,我不允许任何人坏他前程。”
他掀起眼皮,望着二进院子的夜色沉沉道:“不管你们有没有心思,都给我收起来,踏踏实实过日子,若是有本事就走正道折腾,若是没本事,靠歪门邪道得来的也不长久,就别瞎折腾,小心将自个儿折里面。”
日后想巴结孙子的人只多不少,那盼着自家倒霉的人也不在少数,老爷子不想亡羊补牢。
再说,三儿子与两个兄长的感情,有那也是曾经,现在,各自过得不差就行了。
“日后谁要做对不起志栋的事儿,直接除族!”
敲打完儿子儿媳后,又说起三孙女的事,“荷花身子调理的咋样了,没个孩子,咱家再硬气也不占理。”
苏长沐讪讪道:“爹,荷花身子好着,就是缘分还没到。”
“哼!”老爷子轻哼,缘分还没到,这都成亲好几年了缘分还没到,啥时候能到,要不是志栋出息了,说不得荷花已经被休弃了。
他特意瞥了一眼二儿媳,“你是当爹的,那是你亲闺女,上点心,那小子再荒唐就将人接回来。”
说着就来气,当初给荷花的亲事是在旱灾期间定的,他不大瞧得上,可是那是二孙女亲自说的,说人家里好,还跟自家买粮,老二两口就觉得人家底厚上赶着结这门亲。
结果呢,读书读书不成,下地分不清野草和麦苗,一天天就跟府城那些二流子晃荡,距离花天酒地也就差手里没闲钱了。
“当初我就说这门亲事再看看,你们两口觉得过了旱灾年龄就大了不好说亲,急吼吼定亲成亲,现在呢,孩子没孩子,家业没家业,还让人以为咱家姑娘有问题”
苏长沐笑着赔不是,白氏脸色铁青却不敢发作,只能硬忍着。
老爷子当没看见,转而对大儿子道:“志强县试已经过了,我看府试没问题,院试可期,这段时间家里事你上点心,别让志强分心。”
话罢却觉得依长子尿性,大孙子待家还不如在这边,交代道:“回去让志强收拾东西搬过来,这段时间刚好志栋在,给看看文章,说不得八月咱家又能摆酒了。”
苏志强得了信却没搬东西,老爷子的好意他明白,只是不论住二弟家还是三叔家都不方便,再说就在一个村又不是很远,他早起半个时辰过去不影响。
因此,在家里忙碌庆贺宴、迎亲宴的期间,苏志强早出晚归,趁着早晚不忙的时候向堂弟请教学问,白日里就帮忙张罗。
苏婉第一次感受到家族的力量。
庆贺宴当天,村里人早早来上礼,早晨吃了臊子面便帮忙收拾桌椅,准备接待来客。
这次来的人,不仅有亲朋故交,连带府城县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会来人,毕竟,同出一乡也算是人脉!
因着去年秋乡试结束苏家没摆酒席,因此这些想攀关系的人卯足了劲儿借着这次上礼来走关系。
好在琐事杂事有人帮忙,苏家亲属只接待亲戚贵客。
苏婉和杏儿负责招待官家小姐,虽之前不咋见面,但人来了礼数不能少,苏婉专门准备了花茶蜂蜜水干果水果。
不过县衙三班六房、府衙典史小吏都是人精,带着家眷赶在开席前来,上礼后不过两刻钟就吃席,也不用干坐着没话找话。
这次的席面依然是昌泰楼的大厨,不过菜色精细了不少,家里杀了两头猪,又有鸡鸭鹅鱼,席面很是丰盛。
庆贺宴摆了三天,头一天招待贵人,第二天是亲戚,第三天村里人才吃上正经席面,前两日他们都是早晨来吃臊子面,留在苏家帮忙到下晌,就着席上剩下的菜和新炒的菜填饱肚子。
一般村里人家遇见大事连做酒席都这样招待,也没人觉得吃剩菜有什么不好,反倒是是因做席面油水足吃得很是满足。
招待完村里乡亲,桌椅都不用专门收拾,直接摞起来,等过几日成亲宴时再摆开。
张氏带着婆子丫头将剩菜分装,趁着大家收拾完回家,你一碗我一碗带回去吃。
苏长青正给老爷子和几位隔房叔伯说长子成亲事宜。
苏婉带着杏儿安儿整理礼单。
虽了却了一桩大事,但一家人依然不得闲。
甚至因成亲之日渐近,一家人精神越发紧绷。
苏婉都觉得累,其他人可想而知。
廊檐下挂了红彤彤的只在过年时用的灯笼,门框贴了新对联,窗纸上都贴了花鹊报喜、鸳鸯双栖等寓意吉利的窗花。
红绸扎的绸花在屋檐下连绵起伏勾勒出喜庆的氛围,空气中都是蜜饭的香甜。
苏婉带着杏儿安儿带着红绸花布置新院,见杏儿在秋千椅上也绑了绸花,她笑道:“大嫂日后可得给你个大红封。”
杏儿立马道:“二姐你成亲前我帮康毅哥去给你收拾院子。”言外之意,二姐你也得给我个大红封。
苏婉隔空点她脑袋:“钻钱眼里啦!”
安儿背着手转看,道:“走吧,没啥缺漏了。”
三人出院门,苏婉回看牌匾,无语道:“大哥起名不咋样,日后有侄女侄子了还是爹给起名吧。”
堂堂进士老爷,给自己的院子起名“书良院”,寓意书写良缘,太牵强了有没有。
安儿很是认同,看着对面院子的牌匾得意道:“就是,看我起得多好。”
“青云院”,寓意他日后直上青云!
苏婉摇头,弟弟起得名也不咋地。
她捶着腰道:“后天我要睡到自然醒,谁都别叫我。”
“那不行,后天大嫂认亲,全家都早起。”
苏婉从善如流改口,“那就大后日,我必须睡个够,这段时间可是累惨了。”
通堂,去府城接亲的人坐在桌前吃着番豆瓜子说话,很是热闹。
今晚这些人就歇在家,也睡不了多久。
五更天就得出发,三更天就洗漱换衣服,估计也就眯一会会,苏婉倒头临睡前想。
她是头挨枕头秒睡,府城的秦芸却是辗转反侧,即便申末就被催促回屋休息。
今年已经十七,京城同龄旧交早已成亲,有些甚至已经有了身孕。
在京城参加旧交好友的晒妆礼,或是成亲当天去闺房陪伴,说不羡慕那是假,只是临到自己,却有些恍惚,甚至茫然无措。
她明日就要成亲了,与早早定亲的同门师兄。
虽不是大户人家,但知根知底,且日后日子清净。
只是,终归要转换身份,为人妻,做人儿媳,不比在闺中自在,即便那是她非常熟悉的苏家。
屋内虽已陷入黑暗多时,但前院的声音还是能隐隐约约听见,秦芸又翻了个身。
心跳就在耳边,她越发清醒,烦躁起身,听到屋外丫鬟走近的脚步声连忙屏气。
丫鬟没听到动静松了一口气,慢慢挪回榻上。
屋内的秦芸也松了口气,摸到梳妆桌上,越过明日要佩戴的金冠,找到熟悉的妆奁轻轻打开,指尖触感温润。
她笑着摸出玉佩,举在眼前看,暖玉在黑暗中散发着微弱光芒,在脸颊上蹭了蹭,她心满意足的躺下。
掌心却紧紧攥着暖玉。
这块暖玉是今日得的礼物,另一块
感觉才睡着就又被叫醒,苏婉翻了个身准备蒙被子。
杏儿揉着眼睛道:“二姐快起,今儿大哥成亲呢。”
苏婉一下清醒,睁眼入目一片昏黄,问道:“啥时辰了?”声音有些嘶哑。
张氏爱怜地摸摸她的脸蛋,笑道:“丑时了,一会儿帮忙的人要来了。”
苏婉拥着被子坐起身,道:“也太早了!”
“不早了,你爷奶都已经过来了。”
苏婉摇头晃脑醒神,借着烛光见张氏虽神采奕奕,但气色着实不大好,道:“娘,一会儿我帮你化妆。”
张氏摸着脸,有些不大好意思,“村里没这习俗”
“没事儿,大哥今儿成亲,化一下显得珍重。”
洗漱完,苏婉给自己跟杏儿收拾了一番,然后抱着装化妆用具的箱子去通堂。
接亲队已经整装待发,厨下准备了臊子面和酒糟圆子,一群人端碗站着吃。
未免新衣服溅上油花,个个胸前都围了布巾,看着很是滑稽。
苏婉只看了一眼,就带着匣子去新院子。
妇人都在新院,未免冷清,新院的炕都烧了柴,自家人现在先暖人气,直到接回新娘。
一屋子妇人,老中青都有,苏婉笑着给长辈见礼,装出个害羞样为自己起晚而道歉。
李氏笑道:“快来,你娘说你会拾掇,来给奶拾掇拾掇,今儿要见秦家人哩。”可不能太邋遢!
苏婉准备的东西少,螺钿、润肤膏、珍珠粉、胭脂、蜜膏、精油,屋内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画了个淡妆。
北地风沙大,且春季正是风大干燥的时候,有些伯娘的皮肤太干,她让丫鬟端了热水来用毛巾湿敷,而后抹了精油,才用润肤膏拌一点珍珠粉揉均匀后涂抹。
微微提亮肤色后,画了眉毛,涂一层淡淡的蜜膏。
像肤色白年轻些的小柳氏、杨氏等人,她还用胭脂点了腮红。
苏婉追求的是自然,即便润肤膏里添加了珍珠粉,也只是一点,并不像二堂姐三堂姐那样煞白。
看着又自然又有精气神,有些不大好意思硬被苏婉化妆的伯娘婶子对着铜镜赞不绝口,直到院外响起鞭炮声。
鞭炮声刚响起,便是高昂的唢呐声,继而鼓锣镲齐上阵。
送走接亲队,帮忙的人陆陆续续上门,灶房要准备早饭,苏婉去当监工。
主要是新房的妇人越来越多,那声音,比八大台戏还热闹,她想在灶房躲亲近。
可惜,这样的大日子,家里就没一处清净地,且她和秦芸相熟又交好,虽是小姑子,可不是一般小姑子,为迎接大嫂兼好朋友,必须做足充分的准备。
吩咐小丫鬟将烧得正旺的炉子搬到新房里间,架上陶锅煮粥,红枣枸杞不能少,考虑到秦芸早起没胃口,她还切了苹果丁放里面,确保微酸微甜的口感。
油腻腻的肉肯定是吃不下,但肉汤卤豆皮、卤鸡蛋夹馍还是可以的,放点辣椒油,夹一片嫩白菜芯
嗯,很好吃,在帮秦芸准备的中途,苏婉自己先吃了一个夹馍。
屋内烛火通明,都没察觉到时间流逝,锣鼓声远远传来。
“这么快?”
“赶在第一拨进城,现在街道也没人,秦家亲戚大多都在京城,玩闹的人少,接亲就快。”李氏搓手解释,衣袖摆动间金镯若隐若现。
苏婉坐不住,“我出去看看。”
她一出去,杏儿就想出去,秀儿自然要跟着,一道来的女孩子嘻嘻哈哈都出了院门。
老话说,黎明之前最黑暗,这话真真不假。
前几日天气本就阴沉,今儿估计也是个阴天,此时天幕漆黑,凉风带着寒意。
甚至,哈出的气还能在火光下看见。
旻逸忞轩这些没能入选接亲队的小子正忙着“布阵”。
从院门口到大堂又是酒盏又是长条凳,个个都是苏志栋接亲路上的“拦路虎”。
昌平习俗男方将新人接回家,男方亲戚朋友在从院门到正堂大门之间摆上椅子凳子,跨过火盆后男方需将新娘子或背或抱从这些障碍物上跨过,寓意夫妻同进退,齐心越难关,婚后生活美美满满。
从旻逸忞轩竞选迎亲使被以年龄小乳臭未干为由拒绝,两人就已经暗搓搓想了好些给堂叔制造“拦路虎”的法子。
听着接亲的乐队声音,早早就招呼伙伴们帮忙。
火盆之后是五排长条凳,其后就是竹竿阵,后面还有三盏酒
苏婉咋舌,“大哥是咋得罪旻逸忞轩了?”
杏儿捂嘴乐,“二哥是迎亲使,他俩没选上,这不想着法子折腾大哥报仇呢!”
喜乐激昂,不比鞭炮声弱。
在浓郁的烟火味中苏志栋踢轿门后扶妻子下轿,跨过火盆看到长长的阵仗,第一反应也是这些小子借机报仇!
不过他可是练过武的,虽然连弟弟都打不过,可到底有点武学底子,且早年间也下地,力气自是不弱,直接公主抱,夫妻两轻松跨过长条凳。
见第一关轻松无比,旻逸忞轩抢了舞竹竿人的活计,两人在最前面疯狂晃动竹竿,一开一合,很难让人有下脚的机会。
苏志栋凉凉的眼神瞥两人一眼,瞅中两根竹竿合在一起的机会直接跨过,跟着后面舞竿人的节奏轻轻松松过了竹竿阵。
甚至因身姿轻盈,很是有些跳竹竿舞的优美感。
安儿见机连忙端上三盏酒,“大哥快喝!”
苏志栋给弟弟一个识趣的眼神,配合着微微俯身低头。.
三盏酒下肚,嘴唇都未湿。
旻逸看着板板正正进通堂的三堂叔的背影,再看看将空酒盏递给杜桐的小叔叔,哭丧着脸挤过去,“小叔叔,你咋不跟我们一边了?”
说好的整蛊三叔呢,咋小叔叔还临阵叛变了!
安儿给两人一个脑瓜崩,严肃道:“今儿可是大哥大喜的日子,喝醉酒出丑算谁的,你两是不是皮痒痒了?”
义正词严的模样,看得旻逸泪眼汪汪:小叔叔,今早出发前你都不是这么说的啊!
更何况早几日咱们就已经谋划好了!
看着背手踮脚站在人群后看通堂的小叔叔,旻逸忞轩对视一眼:完了!
安儿却是美滋滋!
苏婉杏儿知晓此事时,已经是喜宴结束,傍晚家里人自己吃晚饭之际。
旻逸当着一大家子人的面控诉小叔叔临阵叛变!
忞轩帮腔道:“就是,小叔叔一点都不讲义气。”
安儿埋头吃饭,权当听不见,反正挨揍的又不是他。
苏婉却是知晓原委,大哥已经答应回京时带安儿去京城,这小子咋会在关键时刻坑大哥。
老爷子难得没包庇曾孙,笑道:“今儿你三叔可不能喝醉,也亏得你小叔叔机灵。”
旻逸气哼哼嘟囔:“不讲义气就是不讲义气!”
不过他是俊杰,最是识时务,见曾祖都认同小叔叔,没犟嘴,只心下已经想好了“报仇序曲”。
书良院,掀开盖头见新婚妻子脸色绯红,如水眼眸只快速瞥自己一眼便转开,苏志栋心中的愉悦尽情释放,笑着低喃:“想看就看,今后只给你看。”
秦芸脸颊又添一抹重彩,喜服中的手搅在一起。
师兄,好像更俊朗了!
见人明显神游,苏志栋没再逗弄,起身寻找里衣,道:“先换喜服,吃了饭再洗漱。”
秦芸暗暗摸肚子,她还不饿呢!
吃饭的间隙,见她没胃口,苏志栋没强求,只夹了开胃的菜,“尝尝合不合口,这是家里厨娘做的。”
芸知晓这是让她尝尝,若是厨娘做的不合口就打算换厨娘,温声道:“我带了厨娘,还是之前婉婉教导的。”
“咱们带回京城,专门给你做饭”
两人正轻声细语说话,院外的动静却有些大。
杜桐犹豫后还是给守门的婆子报了一声,婆子也没拿大,直接报给了秦芸的贴身丫鬟。
听着动静苏志栋正要起身,却听门外丫鬟道:“小姐,姑爷,村里几个小子不见了,老爷和夫人想来院子找找。”
苏志栋皱眉,对秦芸道:“没事儿,你先吃,我去看看。”
秦芸惊讶又担心,“不会被拍花子拐走了吧!”
村里丢了孩子的三家人初时也是担心被拍花子拐走,毕竟今儿进出村子的生脸多。
可问来问去,还是苏种林家的小虎说几人藏在了书良院准备闹洞房呢!
这
别说丢了孩子的人家觉得胡闹,就苏长青张氏都觉得不大可能。
只是,小虎一口咬定人就在书良院。
苏婉磨牙,这些个不上学的萝卜头还是太闲了!
抱起小虎问道:“他们藏哪间屋子了,啥时候进去的?”
“吃完席就去了,我也不知道藏哪了。”
三岁的小虎已经察觉情况不对,抠着手回话,声音很低。
苏婉安慰道:“没事儿,小虎没做错事不怕。”
至于那几个小子就不一定了。
苏志栋听明原委就将秦家的陪嫁都叫来问话,得知确实见人进来,但不知晓有没有出去松了一口气,没丢就好。
今儿来院子的小孩多,小孩多人气旺,再说小孩子跑来看新娘,也只是在门外窗下,不会坏了规矩,大家都没在意,而且他们才刚来,要熟悉环境,要收拾嫁妆,忙得脚后跟不沾地,哪能想到几个小子竟然藏在院子。
打发人去找,苏志栋请大家回通堂坐。
李秀儿的爹和大哥满脸恼怒,孙子/儿子今儿带村里小孩捅这大娄子,传到秦家也不知
苏长青却是不担心,好在发现的早,要是再晚些打扰儿子儿媳休息才尴尬呢!
老爷子道:“明年赶紧送学堂来,一个个都野成啥了。”
话音没落,秦府婆子抱着睡得迷迷瞪瞪的孩子来了。
见窝人怀里口水横流的小子,三家人气也不是笑也不是,接过人又是道谢又是赔礼。
送走几家人,苏家人面面相觑。
苏长青率先反应过来,对候在一边的婆子道:“告诉阿芸,几个孩子玩闹不知轻重”
“爹,阿芸不会多想。”苏志栋笑道:“我还没吃饭呢,爹,爷爷,你们吃完早早休息,我回了。”
“成,明儿巳初吃早饭,忙乎了这久,我跟你娘多睡一会儿。”苏长青乐呵道。
虽说公公定了巳初吃早饭,但秦芸也没多睡。
忍着身子不适,且换了新床,她睡得很不安稳,鸡叫时就醒了,只是天色还黑,便闭着眼假寐。
暖融融的气息伴随着交织的呼吸声,迷迷糊糊中她又睡了过去,待屋内光线变亮时蓦然惊醒。
察觉到怀里动静苏志栋也醒了,抚摸着妻子脊背,柔声道:“没事儿没事儿,在家呢!”
还不太适应这种亲密接触的秦芸身子变得僵硬,手脚都不知如何放。
好半响才道:“快起床,天都亮了。”
苏志栋用下巴摩挲她发顶,“还早呢!”
休息一晚的嗓子还没打开,出口的话低沉又暗哑,仿佛带了钩子,揉撚耳膜,撩动心弦,令人心间发痒。
秦芸抿唇钻进人怀里,明着撒娇,实则是为了掩饰发红的脸,不顾一瞬,才放软的身体又绷紧。
苏志栋轻笑,手上的动作却是没停,轻轻地揉着细软的腰肢。
察觉是按摩,秦芸心里暗暗唾弃自己,身体慢慢放松。
两人在帐幔内耳鬓厮磨,起床时,秦芸身体发软,撑着水灵灵的眼眸瞪人一眼,催促道:“快去更衣洗漱。”
知晓妻子害羞,苏志栋拱手:“遵命,娘子有事只管吩咐。”
秦芸从被窝抽出手推他,她已经听到丫鬟在外间走动好几回了,再不起床让下人如何做想。
两人洗漱完来通堂时,苏长青让安儿去隔壁叫人,道:“先坐一会儿,认亲后就开饭。”
认亲礼很是顺利,结束后一大家子男女分坐两桌吃早饭,秦芸还上前给太婆婆婆婆布菜。
苏长青见状道:“咱家不讲究这些。”
虽婆家不讲究这些礼仪,但秦芸还是布了两筷子,而且她有两个内线,夹的菜很合口,李氏笑得合不拢嘴,“快坐快坐,吃你自个儿的,尝尝咱家饭合口不。”
小柳氏抱着小儿子眼皮都没擡,杨氏上前将人扶到座位上,笑道:“有弟妹在,可把我跟大嫂比下去了,看奶奶笑得哟!”
“你们都孝顺,奶是怕你们饿肚子。”
两桌人齐齐笑了,一顿饭,说来是四家人一起吃,却也是其乐融融。
饭毕,秦芸要帮忙收拾桌子,苏婉坐在椅子上调侃大哥,“有些人真是没眼力劲儿,这大好的时光不出门转就喜欢看媳妇干活。”
苏志栋还没说话,旻逸却跑过去献殷勤,道:“三婶,我陪你在村子转转吧,咱们去山脚下,那里应该还有迎春花。”
安儿直接给侄子竖起大拇指,好勇敢!
苏志栋将侄子的大脑袋拨到一边,嫌弃道:“去去去,课业写完没?”
旻逸跺脚告状,“三婶,你可要好好说说三叔,我跟堂哥都这大了还当我们是小孩,要不是三叔,我们昨儿就能早早见到三婶你了。”
秦芸抿唇笑道:“难道以前没见过我?昨儿是谁跟小鹿一起偷喝酒来着?”
告状没成反倒被人将把柄当众说开,旻逸拔腿往屋外跑,苏志栋手快的抓住他衣领,“二堂哥,给。”
旻逸哭丧着脸,“就尝了一点点,没喝。”
苏志刚肃脸接过儿子的衣领,苏志强已经转头去看长子。
忞轩缩着脖子,“我没喝。”
被丈夫拉着进书良院大门前,秦芸还不放心,歪头看墙角惨兮兮的背影,“真没事儿?我也就听说了几句,一桌人都没喝,就尝了尝味儿。”
苏志栋笑道:“没事儿,不就罚站么,别担心。”
听见话音的旻逸忞轩却是苦了脸,心下呐喊:才怪,三叔最喜欢秋后算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