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1945年,天幕播五大善人未来 > 第081章 鹰酱的灭“爸”之路(十九)

第081章 鹰酱的灭“爸”之路(十九)(2/2)

目录

【1936年3月7日,汉斯国重占莱茵兰,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未予干涉,客观上纵容了汉斯国的扩张行为。】

莱茵兰地区诸小国

“啊?啊?我们又要被汉斯国统一吗?”

“汉斯国这么大张旗鼓地重新占领咱们这里,英法那些大国怎么不管啊?”

“他们……哼!只要有利益,才不会管我们这些小国死活呢?”

“可他们就不怕汉斯国强大以后,报复他们吧?”

“大人物的想法,我们这种小人物怎么知道呢?接着往下看吧。”

此时,莱茵兰地区那些有着各自独立名号的小国家民众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和亲朋好友们议论着天幕上的信息。

【1936,受军部操纵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起军事FXS专政,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脚盆国

军部?

操纵?

这两个熟悉的名词,让脚盆国人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这‘军部’怎么听着像幕府啊?”天蝗听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不是说好‘大政奉还’吗?如今是怎么回事?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内阁?而且内阁的大臣,还是在军部的操纵下上台的?这和幕府有什么区别吗?都是手握重兵,把控着军政大权,然后将天蝗当傀儡……”

说着说着,原本因为听到“大政奉还”颇为兴奋的天蝗,就像泄气的皮球一般,缓缓的瘫坐在地上。

搞了半天,朕还是没有实权啊,真是白高兴一起。

(为了防止有人跳出来说天蝗有实权,我要说,这段是他以为的,不是我以为的。)

【1936年7月,代表西班芽右翼势力的弗朗哥将军发动叛乱,西班芽内战爆发。】

西班芽,马德里

潜水很久,已经快被人遗忘的卡洛斯三世,冷笑一声说道:“这次世界大战,终于有西班芽的事了?喔,不对……上次大战也有我们来着,忙着帮鹰酱国背病毒的锅。”

“看来,西班芽是吸取了上次大战的教训,不想当中立国,免得白白帮人背锅了。”

【1936年10月,汉斯国和意呆利签订柏林协定,“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

普鲁士,无忧宫

“不……不会吧?这次汉斯国,要……要和意呆利当队友?”

腓特烈二世一脸绝望的看着天幕,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仿佛看到了一场即将降临的灾难。他怎么也没想到,汉斯国居然会选择和那个愚蠢的、成事不足、败有余的意呆利站到一起,是觉得难度太低了,想给自已上上强度吗?

他记得,那个叫洗头佬的汉斯国总理,瞧着那神态、那做派,明明是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怎么选了意呆利这么一个干啥啥不行,吃意面第一名的队友?

牛牛国,白金汉宫

乔治四世在看到这条信息后,同样是一脸的震惊与错愕,“汉斯国这次是不想赢了?竟然选那个意呆利当盟友?”

但很快,他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已的想法,“虽说意呆利打仗的时候像个笑话,可既然汉斯国拉它入伙,这其中一定另有深意,让我想想……”

高卢国,凡尔赛宫

现在还摸得着头的路易十六,使劲抓了抓头,最后忍不开口问道:“玛丽,你说,汉斯国怎么会和意呆利搞到一块去了?这俩吧,一个英勇善战、一个光吃不练,汉斯国疯了吗?找这样一个盟友?”

对政事毫不关心的玛丽王后,想了想,开口说道:“说不定汉斯国是想带着意呆利去战场上给大家表演喜剧吧?反正以意呆利的本事,到时候肯定又是洋相百出,我们就等着看笑话吧。”

【1936年11月,汉斯国、脚盆国签订了《反……国际协定》。】

【1937年11月,意呆利加入《反……国际协定》,结成了“柏啉——罗玛——东井”三国轴心,统称为“轴心国”。】

神圣罗马帝国,美泉宫

约瑟夫二世只觉得天都要塌了,“哈布斯堡竟被排除在德意志联盟外?!”

他的声音里充满着委屈和不甘。

这是看不起人吗?

虽然上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神圣……不对,是奥匈帝国表现的不是很……好吧,是有点差。

但至少……至少……我们打赢了意呆利啊。

意呆利那个废物,连续十一次进攻由我们奥匈帝国防守伊松佐河地区,自已阵亡100万人,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最后就只在奥匈帝国的防线上,留下了几个孤立的突入点,以及得到了几公里的土地。

凭什么意呆利这样的国家,能和汉斯国站到一起,组成什么‘轴心国’。

而我们哈布斯堡家族,这样拥有雄厚历史和底蕴的家族,却被他们抛在一边,这实在是太不公平,太让人寒心了。”

脚盆国

天啊!

我们未来竟然会洋人联手?

如今还是闭关锁关状态的脚盆人,听到洋人就好像听到怪物一般。

现在天幕竟然告诉他们,他们未来要和洋人结盟,这跟和怪物结盟有什么区别?

脚盆国,德川幕府

老中田沼意次看着天幕上的画面,时而惊愕,时而沉思。

好半天,他缓缓开口说道:“将军大人,我看天蝗这是在自寻死路。”

见众人不解,田沼意次又解释道:“诸位想一想,洋人和我们脚盆国结盟,能安什么好心?无非就是想借我们之手,去对付清国罢了。清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底蕴深厚,岂是我们一个小小的脚盆国所能轻易吞下的?”

“若是一心经营东北那块地方,倒也罢了。我曾仔细研读过清国的史书,知道东北那个地方,在很多时候,本就是由异族所控制,并非传统汉地,因此清国对其的重视程度是比较低的。若只是在那儿谋取些利益,发展一番,清国不一定会大动干戈。”

“但若是要入关,吞并整个清国,那就不一样了。纵观史书,凡有异族意图入关,必定会激起全民反抗,来抵御我们的入侵。”

“在短时间内,脚盆国或许能仗着武器先进,取得一时的胜利。可是时间一长,战争陷入胶着,咱们的资源必定会被大量消耗。不说别的,以脚盆国的人口数量,就算顺利将整个清国打下来,你足够的士兵防守吗?”

“所以啊,这不是自寻死路,又是什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