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飘渺进化 > 分节阅读 153

分节阅读 153(2/2)

目录

老板笑道:“没什么,这是应该提醒的,小的也委实有些唐突了,您二位请自便。”随后和店小二一起转身出去了。

安全地走出客栈,直向远处山上的营地而去。我脑子有些混乱,唐庆吃着炊饼道:“主人,原来这里不是黑店啊知道咱们有钱,还帮咱们守夜呢”

我不由点了点头,一晚上空自费神提防,把人家想得那么坏,可人家还帮着自己守夜,真是好人,这个时代的百姓比自己那个时代好太多了,越想越觉得这两个人着实可敬,便招呼唐庆先走,自己转身回客栈。

唐庆一愣,平素见惯了主人奇怪的举动,见我这次头也不回地走了,忙高声问道:“主人什么时候回来”听主人说是一会儿,便放下心来,知道主人所说的“一会儿”也就是一拄香之内的时候。突然省起,昨晚自己怎么能睡着了呢黑店怎么能这么好呢肯定是主人的法力使然嘿自己又经历了一次

客栈老板一直在暸望着周围,看看有没有客人,见我又回来了,急忙迎出,躬身道:“客官请进,是忘记什么东西了吗”回头叫过店小二,问他是不是在打扫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我有些不好意思和他对话,径直取出二百两银子递给老板道:“老板,这四锭银子你拿着”

老板急忙推辞,说什么无功不受禄,死活也不收。

我更加觉得对不起他,可这时心里情怯得很,不敢与之纠缠,更不愿意说出原因,只想赶快溜走,恨不得这个老板把自己给忘了才好呢心里很内疚,感情很复杂,忽然想起一个金庸小说的内容,心中立即有了说辞,就把银子硬塞在他的手里,道:“老板,你是个好人,就拿着银子吧赏善罚恶哈”转身就跑。

老板赶紧叫店小二拿着银子追,他自己也在后面跑。

听到后面的追声,急切间,我运起龙跷功,纵身向上,离地五丈飞掠而去。

将老板和店小二惊得跌坐地上,望天膜拜不已。

第三卷 金国 第四十一章 牧场

更新时间:20061020 10:06:00本章字数:3880

不是急切所迫,是真有这个能力

反复试验几次之后,我断定自己功力又增长了,随便一跳就能腾空十五米高如果能回到以后那个时代,绝对饿不着,实在不行就当飞贼,十五米,大概六层楼之阳台处

喜滋滋到达卫州郊区鹿台乡的时候,已是傍晚。一路行来,周围几乎都是农田,没有荒山,只有那些险峻的石头山才是荒山,有些犯愁如何解决马匹的饲料问题,是叫人到地里拔草呢还是去买些附近百姓的秸杆呢要是让马再饿一天,估计就悬了,它们已经嘀咕了。

唐庆来报,附近居然有个马场,也不知道是私人的还是官府的,地方很大,虽然马匹很少,却有许多草料。

我很高兴,这个时代的飞马牧场急忙叫唐庆去和他们商量一下,能不能让自己的马匹在他们那里借住一晚,咱们有钱,好好跟他们说说。

唐庆躬身而退,不一会儿就回来了,这个马场是官府的,按律是不可以让民间入住的,不过只要给他们十两银子就行,人也可以驻在里面。

太好了众人进驻马场,唐庆三兄弟陪着官兵喝酒,普能照顾那四个孩子,其余的人跟往常一样,在分班守卫。我通常是不睡觉的,便在四处溜达,希望能偶遇到这个时代的高人。

这个马场和周围的农田用木栅栏隔离着,方圆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样子,有很多的马圈和马厩,有风灯挂在那里。不过官兵的马只有十几匹,湖山的马倒有三百多匹,都在吃着夜草,官兵没有白拿钱,还派了几个奴隶在那里照顾着。我走了过去,要问问有关马匹的问题,自己也长长见识,轻拍一个人的肩膀,把那个人吓了一跳。

我笑问道:“别害怕,继续干活吧怎么样我们这些马有什么毛病吗”

那个人似乎六十岁左右,似乎听不太懂我的语言,不过见到我和善的笑脸,也笑了笑,似乎很是拘束,舌头打卷道:“您来看了,您的了这些马,都是了好马。”

我也听不太懂他的话,不过大概的意思明白,就继续笑道:“同志们辛苦了,这么晚还帮我们照顾马,你们的马呢我转了一圈,这么大的地方,似乎只有十几匹。”

那人想了想,躬身道:“别的了马都被卖了,没有事情,就养了马了卖。”

我道:“你们不是官府的马场吗要是把马都卖了,那你们的上司,就是更高级别的官员,查问起来怎么办呀”

那人赔笑道:“卖了,没事。”

我点头,觉得这么说话太也费劲了,叽里咕噜地,只能听懂几个词,猜想出大概的意思,便笑着一拱手,拿出一两银子塞在他的手里,道:“那你就先干着,我去那边看看,拜托”转身走了。

那人急忙躬身拱手施礼,然后转身继续抱起一堆草料放进槽里,摇摇头,向别的马厩走去。那边三百多米的地方还有一个马圈,另有两个人在交谈着,我在远处就可以听出来,他们说的话比刚才那个人说的好懂一些,便走过去攀谈起来。

原来这个马场是专供卫州军马的,以前是个猛安也就是千户的田地,可是这个千户只会打仗,不会种地,也懒得种地,又觉得承包或雇佣都不如官办,就叫官兵把马场设立在自己的土地上,原本是一千多亩的大马场,后来多少年没有战事,便把马场缩小了,大部土地租了出去,但官府依旧付给他家一千多亩的马场费,食些租子,也得些租金,生活很富裕。

那十几匹马,只是摆个样子的,毕竟这里还是马场,那些官兵是长驻在马场的,这里是个肥差,真正干活的是那些奴隶,是牲口市场上买来的,一共五六个人,没有工钱,管饭而已。马场里生了多少马,官兵就卖多少马,也赚些零钱花。开始的时候还在附近搜罗些马,强说从马场里跑出来的,牵了就走,拉到牲口市场卖掉,算是额外的粮饷。

后来因为他们出来搜罗的时间很固定,就是每月发粮饷的日子,而周围的人不胜其扰,便商定每家每月给他们两个铜钱,收齐之后交给他们,算做是地方贡献,他们就不去牵马了,很满足,整日吃酒作乐,而马场也改成了附近很出名的露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