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2/2)
纪岱一行人本就不多,满打满算不到三十人,众人过来都是骑马,跟赶来的县令点点头,直接出发。
不多时,后面擡着轿子的众人只好跟上,二王爷家臣套了马匹,紧赶慢赶也是没追上人。
这,这说好的接屺王,怎么变成追屺王了!
纪岱一行进到隔壁岐州地界,并未直接往岐州城走,而是按照陶老先生陶万清给的地址,去了岐州郊外的一处田庄。
现在八月份,正是准备秋收的日子,岐州这边自然也在忙碌。
还未靠近田庄,便听到鞭子抽打的声音:“你们这些人,干活磨磨叽叽的,是不是还想挨打?!”
说罢,又一鞭子抽过去:“一群罪犯,还躲?想造反不成?!”
纪岱皱眉,只见当地小吏头戴小圆帽,穿着短打,手里皆拿着皮鞭。
挨打的人是一对夫妻,两人眼神透着害怕,好像是丈夫生病,妻子维护,故而又招了顿打。
眼神再扫了一圈,一个瘦弱的老头正在用手捉虫,头发还算整齐,衣服却破旧不堪。
不过他嘴唇微动,似乎在念什么诗词。
纪岱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要救的人是谁了。
他们只当路过田庄,附近的农户家还算好,不过大多农户并非自耕农,而是佃户。
意思就是,他们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土地,都是租别人家的地。
随便一问,这地竟然是二王爷的。
看来他二哥到岐州不久,便收购了大量土地。
让原本有地的百姓变得没有地,然后成为他的佃户。
这一手并不罕见,是很多大地主常见的手段。
不过能把土地分的这么完全,想来跟二王爷手中的兵权也有关系。
作为先皇第二个儿子,也算跟着南征北战,虽然功绩一般,但手里有兵权很正常。
纪岱眼神微垂,淡淡笑了下,开口道:“走吧,去岐州城。”
从真正到岐州城,已经是当天晚上,城门已经落锁。
纪岱并未在城外等候,直接出示屺王令牌,门口守卫们面面相觑不敢怠慢。
之前去接纪岱的家臣明显也在,头上冒着冷汗:“屺王殿下,你们先行一步,跑到哪里去了,我们后来的竟然先到了。”
纪岱身边的巫新禄答:“屺王殿下没想到你们这的路那么难走,也没人带着,便去郊外逛了一圈。”
哦,迷路了。
家臣没多想,这年头没个坐标,没个路牌,迷路很正常。
这么看来,屺王身边的人也很一般啊。
“您快请进吧,二王爷等您一下午,这会已经睡了,要不您也先睡,等明天早上再见。”
明显是二王爷心有不满,准备晾一晾自己这个弟弟。
纪岱还是像不知道一样,甚至道:“多谢二哥体恤,十一弟领命。”
玩家们听着,简直要笑疯了。
这就叫无效攻击吧?
纪岱正式在屺王城住下,安排的住处倒是很好,这点并未亏待。
不管怎么样,纪岱都是王爷,同为王爷的二王爷不会在这点上苛待。
不过整个岐州,甚至隔壁的原州府都知道。
这次二王爷跟十一王爷见面,肯定是要谈些什么的。
二王爷一句话,就让屺王在皇上那得了个不好,屺王过来要么是求饶,要么是讨好说法。
现在看来,倒像是求饶。
既如此,那二王爷便占据主动权,一定能占些便宜。
屺王的封地虽然穷的很,不过新出的纸张确实极好,可惜产量不多,他们都买不到。
说不定趁此机会,可低价买来。
换句话说。
只要屺王给够好处,那二王爷就不会再去告黑状。
纪岱对他们的想法心知肚明,心里却是不慌的,他身边的人同样自信。
别人信不过屺王,他们还信不过?
伍荣,老徐,巫新禄,可是跟着一路过来的。
心里有数的很。
就连身边的玩家陈景林等人,也是跟了许久的。
众人安心住下,伍荣其实心有不满,总觉得二王爷跟他的家臣太过怠慢。
好在他跟纪岱久了,性子没那么躁。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纪岱还让人买了岐州好吃的好喝的,尝尝当地特产。
没想到还真吃到好的。
岐州的羊肉实在好吃,一点腥膻都没有。
纪岱还道:“走的时候带些羊回去,正好回去吃锅子。”
这话听的二王爷家臣嘴角抽搐,这十一王爷果然是个小孩子,怎么就想着吃喝。
“小王爷,您怎么还在吃呢,二王爷等着您过去呢。”家臣满脸焦急,其实是看纪岱的反应。
说起来,这兄弟来见一面可算艰难的。
先是屺王递书信,等了好几日那边二王爷才同意。
同意之后,本以为当天能见,屺王又迷路了好久,这等到第二天,终于要见了。
其实就那么远的路,偏偏他们走的十分曲折。
弹幕看的都心累跟紧张。
【妈的,这些王爷们心眼真的多。】
【对啊,不是说二王爷没有本事吗,怎么还这么诡计多端。】
【咱们屺王也是,看着恭敬,其实都在做自己的事。】
【我要是这些王爷,绝对活不过成年。】
【错错错,活不过到封地。】
【终于要见!咱们屺王到底打算怎么做啊。】
【那边肯定要原州府?不然继续去皇上那打小报告?】
【果然,背后告状的人最可恶。】
【不过按照二王爷的想法,想要的效果应该是他这边大发慈悲让屺王过来见面,然后屺王快速过来。】
【对,没想到屺王“迷路”了,效果就没那么好。】
【也就是说,这么一折腾,双方的地位又平等了?】
【差不多吧,屺王还做的非常顺理成章,真想有他这个脑子啊。】
【这脑子不是谁都能有的。】
真正踏入二王爷的府中,纪岱才知道什么叫奢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甚至还透出几分雅致。
纪岱夸道:“二哥的王府还真是豪华。”
跟他在秦州那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纪岱也好奇,这种王府定然不是一时半刻能修好的,至少也要五年之久。
难道二王爷早早就派人过来修建。
厅堂里听到这话的二王爷,脸色一沉,看向纪岱的眼神透着不好,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怎么?十一弟喜欢这个王府?”
这话怎么阴阳怪气的,他只是夸夸而已。
纪岱察觉出不对,上前行礼:“见过二哥。”
说着,纪岱擡头,只见一个膀大腰圆的四十岁中年男人盯着他看,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怪异。
“你倒是享福,怎么到西北那么荒凉的地方了,还细皮嫩肉的。”
二王爷说着,眼皮塌下去,怎么看都是一脸不爽的样子。
“也是,你本来运气就好,生的时间好,生的日子也好,父皇每次看到你,都喜笑颜开的。”
啊?
怎么听着很酸的样子。
纪岱只好道:“二哥说的哪里话,大家都在西北,都是一样的。”
说着,纪岱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那二王爷张张嘴,倒也没说什么:“怎么一样了,你那原州府要多好有多好,老州长人也好,每年两税,银钱颇丰吧。”
这话说的实在违心。
虽然同在西北,二王爷的封地可比他的封地好多了。
十个地方,只靠一个原州府撑着,剩下的要多穷有多穷,还有很多边关要塞,妥妥吃钱的地方。
二王爷这边,一个岐州就跟原州府差不多,更别说其他十一二个地方,都是能挣钱的。
所以这话,还是酸。
纪岱察觉出什么,随口道:“是啊,原州府还不错。”
这话一出,二王爷明显不高兴了。
赶来的岐州州长更是头大,他看看二王爷,又看看十一王爷,只好挨个拜会。
纪岱却看着岐州州长有些眼熟,不知道在哪见过。
刚要开口,二王爷冷笑:“本王封地的官员,看十一王爷干什么?怎么?你要跟过去?”
那岐州州长只好傻笑。
纪岱终于从记忆里扒拉出来这人是谁。
没记错的话,是他以前夫子的儿子?
当年十一个王爷,因为年纪相差不小,所以学堂肯定不在一起,向纪岱这种年纪最小的,几乎是单独设了学堂。
七八个夫子教他一个。
这个岐州州长的儿子,曾经去宫里当过伴读。
但当时伴读太多,而且年纪相差很多,原主也没多想。
没想到会在这看到。
这一看,纪岱察觉出什么。
更看出二王爷在酸什么。
只是还有待调查。
纪岱给陈景林使了个眼色。
陈景林可以秘密联系很多偷偷进入岐州的华城人。
他这次来,明面上是三十多人,暗地里自然有十几个华城人。
现在让他们去调查消息,肯定很快知道真相。
果然,经过二王爷阴一句阳一句的上午,纪岱终于知道他这个二哥那么不爽的原因。
这岐州,原本应该是他的封地。
是先皇留给他的。
所以这里的州长也是他之前的伴读。
按理说如果原主来到岐州做藩王,绝对不会死在封地上。
但先皇走的急,皇上又不愿意让先皇如愿,所以有了现在的局面。
那座王府,也是先皇特意修建的。
所以不管皇上,还是二王爷,不仅嫉妒原主生在承凌国稳定之后。
还嫉妒先皇对小儿子的宠爱?!
别说皇家,普通人家,确实有娇养小儿子的习惯。
纪岱忍不住叹气。
先皇没想到,他的偏爱,竟然成了小儿子丧命钟?
纪岱来不及感慨,心里却多了层担忧。
这份偏爱,让二王爷不爽,那皇上肯定也是不高兴的。
只怕,他身边的危机,比想象中还要多。
这甚至能解释,为什么封地那么多州长,都不主动亲近。
反而二王爷这边可以迅速掌握封地。
算了,现在想这些也没用。
还是赶紧办自己的事吧。
再耽误几天,只怕大诗人李文彦就要死在二王爷的封地。
到时候救人不成,只能救尸体了。
听完这些八卦,纪岱整理好衣服,前去同二王爷吃午饭。
磨叽了一上午,那边也该提出要求了吧。
果然,刚坐到宴席上,只听二王爷满脸横肉的脸挤出难过:“十一弟,二哥有件事想让你帮忙。”
纪岱擡头,满脸疑惑:“什么事,十一弟也想让您帮忙呢。”
“听说二哥最近同大哥说了些话?”
二王爷起身,握住纪岱的手,认真道:“是啊,咱们都是兄弟,又都是藩王,都应该为大哥分忧。”
“汴京的银钱不够用,你一定要为大哥多送些税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