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细菌攻击(1/2)
杜立特轰炸日本本土后,机群返回中国。中途有20架b24留在了山东军区机场,其中有6架被击伤。还有3架b29受损在沂蒙机场迫降,好在机组人员安然无恙,这3架飞机不是给山东军区的,b29是美军最新型的轰炸机,美国人不可能那么大方,后续美军会派人来维修。
李振华一直在关注日军的反应,日军部队暂时没有大规模的调动,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果然日军不死心,轰炸后的第10天有3架日军飞机闯入根据地,被防空哨发现,临沂机场起飞p40战斗机拦截,3架日机匆匆在临沂机场周边扔下炸弹,转头向北逃窜。p40战机追了上去,击落其中的2架,1架日机侥幸逃脱。
日机扔下的炸弹并未爆炸,让李振华的心提了起来。他立即命令组建搜索队搜寻,叮嘱搜索人员找到目标不要轻易接触,并派医护人员跟随,还带上了照相机。搜索队派出去不多久,沂山军区发来了电报,坠毁的飞机里日军穿着防护服。电报证实了李振华的猜想,日军兵力不足转而采用了细菌武器攻击的方式,阻止美军航空队利用临沂机场。李振华要求沂山军区严密搜查坠毁飞机,并拍照留下证据。
炸弹也找到了,是陶瓷质地的,弹体已四分五裂,周边还有碎棉絮、碎布、麦粒、谷糠。李振华命令搜索队把现场的情形全部用相机拍摄下来,专人收集了破碎的弹体。山东军区把发现陶瓷炸弹、碎棉絮、碎布、麦粒、谷糠的地方设为禁区,搜索队全部就地隔离在禁区。李振华让禁区内的搜索部队便用柴草、汽油焚烧这些污染区域,又用石灰水大范围消毒。李振华向山东军区作了详细汇报,山东军区紧急调派药品和医护人员前来防疫。由于处置及时、得当,疫情没有大规模扩散。疫情被限制在了临沂机场周边范围,只有机场工作及防卫人员、中美飞行员、搜索队成员和周边居民受到了疫情波及,这里面多年培养的赤脚医生这个群体在疫情防控中立下了大功,虽然他们没有太高深的医术,但他们有现代医学常识。由于他们的严密盯防,疫情很快被扑灭了。疫情总共只造成了30多人的伤亡,其中有3名美军机组人员死亡,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山东军区把这次防疫事件当成典型来推广,让山东根据地广大军民提高警惕,并树立科学的防疫观念。
整个事件山东军区都做完整的记录,用照片记录下证据,每个受害者都有完整的病历,在沂山坠毁的飞机上还缴获了部分文件,形成日军使用细菌武器的证据链。李振华找人写了份完整的报告,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并邀请国内外记者来根据地采访报道。文章中提出了留取证据,以待抗战胜利后指证事件策划者、实施者为战犯,并向日本政府索赔的概念。
新华社的报道引起了欧美记者爱泼斯坦、白修德、福尔曼、斯坦因,国内记者张郁廉?、赵家欣、郭留昌等人的注意,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山东军区,用他们的笔详细记录事件的整个过程。国内外报纸上报道了这一事件,在国内外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他们还深入山东根据地,记录了根据地生活、战斗的点点滴滴,成为了让外界了解中共根据地实际状况的一个窗口,提升我党在国内外的声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