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相见(2/2)
大楚人普遍成婚都不早,特别是男子,赵詹今年已经二十有六,还尚未成婚,与程家的婚事定在明年二月,正妃过门,至少再过一个月才能纳侧妃。
陆文是弟弟,却先于姐姐成婚,赵詹怕陆芸娘心里难过,才如此建议。
陆文虽然年纪不大,但苏悦娘生辰大!已经虚岁十九了,他当然不会答应拖延婚事,只是笑道:“圣上示意学生尽快成婚,婚期是苏大人亲自选定。
成婚后学生还得回乡祭祖重修族谱,圣上只让学生在翰林院任职两年,事急从权,还请誉王殿下见谅!”
赵詹只对武事感兴趣,朝廷未来方向他并不太清楚,听到他父皇还吩咐陆文这些事,想来是非常看重陆文的。
陆文打开匣子,里面不止有地契,还有仆人的身契,他不由的苦笑,“无功不受禄,况且大理寺之事与太子无关,这份礼太重,恕学生不能收!”
皇子的仆人,肯定是内务府送的,哪里是自己能使唤的。赵詹早就想到陆文会拒绝,便笑道:“这些人不是内务府送来的,放心用就是,你是与苏家联姻,即便在怎么简朴,面上也要过得去,你日后仰仗苏家的地方多了,不要怠慢人家的姑娘!”
陆文长得太像陆芸娘,几番对话,赵詹就把他当做妻弟,打心里讲,他觉得苏悦娘配不上陆文,陆文长相俊美,又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已经名动天下。
反观苏悦娘,名声有亏,贤良淑德半点不沾,还有退婚的前例,唯一的价值就是她苏家女的身份,联姻还合适,作为一家主母,实在堪忧。
只是她为陆文不顾性命申冤,应该有几分心性,只是程家女被册封誉王妃,日后要废正妃,陆文夹在其中只怕是左右为难。
陆文看着赵詹欲言又止,想到苏悦娘重活一世所说,知道他想说什么,拿着檀木盒子郑重的向他作揖,说道,“殿下无需在意学生,圣上示意学生回乡后重修族谱,一来希望学生的这一支族人清晰,二来要申明学生是家中独子,无兄弟,无姐妹!”
赵詹闻言震惊的看着陆文,虽然自私,但赵詹还是想自己父皇百年之后,让陆芸娘认祖归宗的,届时不管是太子继位,还是他顶替上位,都不需畏畏缩缩。
只是重修族谱,申明陆文独子身份,陆芸娘就在无归家之日,赵詹不由的怒气冲天,瞪视陆文,“你知道你答应这件事对你姐姐意味着什么吗?她自从宫中回来,虽是伤愈,却郁郁寡欢,常常食不下咽,已有轻生之意,若非,若非思念你们,她...”
陆文虽然早作陆芸娘处境不好的心理准备,但听到如此不好,心中还是一痛,只是他不能心软。
“造成今日的局面,有学生的因,亦是有王爷的,王爷莫要忘了太子为何千方百计阻止学生上京,如今学生既然见过圣上,那王爷便断了立姐姐为正妃的心吧!”
赵詹气得不轻,长这么大,还未有人如此当面指责他,即便是陆芸娘,她心中在是不满,也只会黯然神伤,“你知道你在说谁吗?”
陆文也不想和赵詹吵架,毕竟除了气闷,什么好处也没有,“学生实话实说而已,这世上有些事,不是想如何,便能如何的,宅子与身契学生收下,若是王爷实在放心不下,还是让学生去见姐姐一面!”
赵詹沉默了良久,亲自带着陆文去了后院,虽然知道赵詹会严加保护陆芸娘。
但没想到他会把人安置在一个湖心岛上,这样一来,任何人都不会轻易见到陆芸娘。反之亦然。
陆文只觉得心中微寒,冷笑的讽刺赵詹,“看来姐姐轻声的因,怕不是因为学生,这般笼中金丝雀,是个人都受不起,姐姐没疯,当真是坚强了!”
赵詹知道陆文是讽刺他怕事,他也不甘示弱,立刻反驳回去,“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你还不是答应回乡重修族谱,按本王的意思,你就不该娶苏家女,也不该拜入韩修贤门下!”
陆文自从大理寺出来,心里就憋了气。下了船不客气的对赵詹说道:“我们姐弟分隔多年,还请誉王殿下回避!”
赵詹一口气差点上不来,他何时被人嫌弃过,不过才第一次见面,他就和陆文有了两次分歧,
只是陆芸娘最近状态很不好,特别是给陆文布置完宅子后,好似了却心愿,平时里只是痴痴的望着湖水,饭也吃得少,实在让人忧心不已。
陆文见到赵詹拂袖而去,心里也松了口气,他实在不想当着赵詹的面见陆芸娘,要不然劝解的话,他一句也说不出来。
陆芸娘还是像往常一样坐在湖边凉亭喂鱼,陆文站在远处看了许久,见她都没有怎么动,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一点都不像记忆中那个活泼,带点坚韧的小姑娘。
陆芸娘大陆文六岁,如今已经二十二岁了,确实不是小姑娘,但她也不该是如此模样。
侍女见到陆文,虽不知陆文是何人,但相似的外貌已经充分说明了一切。
陆文擡手示意婢女下去,等人走了,陆文才轻声呼唤,“姐姐!”
陆芸娘听到那声姐姐,立刻转身。
见到俊秀的少年站在亭外,那眉眼,那神情,那嘴角的上扬,都如此熟悉。
手中装鱼食的青花瓷碗掉落地上摔了个粉碎,眼中续满的泪水也无声的滑下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