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的将军他摆烂了 > 行刺

行刺(1/2)

目录

行刺

傅九阖看着他,不说话。

陆常兴哽咽道:“刘红卫中饱私囊,私吞了数万两赈灾银,元和年间,侯爷与将军驻守边陲,甚少插手四郡之事,刘红卫便翻了天,他私收税银,搜刮百姓,抚宁城墙下多少人流离失所,他自己却将银子当水似的花。”

“将军战死,侯爷病重,边陲无帅的那两年,四郡更是要自立为王,刘红卫已然成了四郡的土皇帝,他花重金私养亲兵,以为就要熬出头时,大帅却接管了边陲。”

“大帅有意治理四郡,刘红卫不敢公然与你为敌,大帅又将四郡的账本查得那样严丝合缝,刘红卫怕阴沟翻船,就要急于找补,四郡无人愿借钱给他,他便找了臣。”

傅九阖细细端详着他的表情,许久才问:“他问你借多少”

陆常兴不敢隐瞒:“十万两。”

“你借这么多钱给他,就不怕他还不上”

“怕啊,怎么会不怕,他来蜀州借钱那日,臣特意让他签了字据,按了手印,十万两银子,每月还三千两,两年再十个月就能还完,过了期限未还完或者途中赖账,臣就会上书朝廷弹劾。”

怪不得刘红卫府上的账本会每月划出三千两,原来是用来还钱的。

他在重压下还不上钱,可若逾期陆常兴就会上书朝廷,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刘红卫不敢含糊,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他利用陆常兴手下的人牙子给蛮人送情报,又动了自己手中的黄册,待时机一到,蛮人突袭西门郡,傅九阖绝不会坐视不理,他将命数压在了边陲营身上,若傅九阖平定西门之乱,朝廷定会下拨赈灾银,等还了钱他再负荆请罪也不迟。

他之所以会跑向蜀州,就是因为他拿捏住了陆常兴的命门,那就是官匪勾结之罪。在他没还完钱之前,陆常兴不会动他,但他却没料到,陆常兴为了自保如此狠绝。

至于陆常兴有没有和山匪勾结,傅九阖管不着,他也不想管。他只垂目搅动着桌上的汤羹,不再说话。

沈初六挡了舞女递来的酒,他端起茶盏,缓缓起身,敬道:“陆大人,在下与大帅在蜀州还要多叨扰几日,在下不比大帅,能享宴酣之乐,只能以茶代酒,先谢过陆大人了。”

傅九阖的酒陆常兴不敢受,沈初六的酒陆常兴倒却之不恭,他还跪着,傅九阖知道沈初六这是要人起来的意思,转言而笑:“地上凉,陆大人快快请起。”

陆常兴随即起身,他发现傅九阖很尊重身边这位公子,便迅速将目光转到了沈初六身上,与沈初六对饮一杯后,赞道:“这位公子秀色掩今古,是个难得的美人。”

沈初六自谦:“美人算不上,哪比得上大帅倾国倾城。”

傅九阖擡眼哼笑:“确实难得,陆大人,内子可是本帅从边陲的人牙子手里花了三万两黄金买来的,账还挂在谢安居,照本帅的俸禄,得还一辈子。”

水袖舞女依次退场后,一排排蜀州特色彜族歌女鱼贯而入,她们光着脚,梳着双辫,头上戴着绣满彩花的手帕,银光闪闪的耳坠忽明忽暗,晃的沈初六眼睛疼。

他擡手捏了捏眉心,雪白袖摆不慎扫掉了放置在箸笼上的竹筷,随身伺候的婢女要弯腰去捡,沈初六擡手制止,自己弯下了身。

他低下头,一眼望去,除了十几双赤足之外再无别的,他拾起竹筷正欲起身,一道寒光如电卷飞星般一闪而逝。

一柄利剑自对面朝着他不计后果般疾速刺来。

情急之下,沈初六推地而起,用尽力气掀翻了桌案,觥筹散落满地,酒水浸湿氍毹,那柄剑直愣愣斜插在了桌腿上,发出震耳的铮铮声。

傅九阖眉间微动,他用两指钳起竹筷,刹那间,竹筷如刀剑般浮光掠影似的穿堂而过,直直刺入那欲要拔刀的刺客大腿外侧,利器刺破肉身的闷声骇然,惨叫声骤起。

宴席上的舞女与婢子后知后觉,她们忍不住惊慌失措,在宴厅里似受惊的麻雀四处逃窜。

刺客打扮成了府内小厮的模样,他侧瘫在地,不惧生死的目光凌空与傅九阖打擂,随后他唇角微动,在众目睽睽下吞药自戗。

傅九阖掀桌而起,怒不可言:“陆常兴,你好大的胆子!”

“大帅,臣……臣不知啊!”陆常兴像是还没反应过来,他硬是愣了半晌才又僵硬地跪下,眼里充斥着不解与震惊,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好似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不着痕迹地给了他当头一棒。

门被姜延轰然关闭,沈初六绕到桌前,伸手准备拔下那柄剑,可剑锋早已入木三分,他吃力拔了三次才将剑拔下来。这把剑锻造的样式不合常理,甚至有些粗制滥造,不像是正经佩剑,倒像是农家铁匠锻造出来的。

傅九阖端坐在椅子上,拇指一直在摩挲着茶盏边沿,他漫不经心地问:“陆大人,是否要给本帅一个解释”

陆常兴嘴唇哆哆嗦嗦,结巴道:“怎……怎会……”

傅九阖沉声拍案:“你要杀本帅”

“并非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