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1/2)
异想天开
杨骏有空就会去图书馆,明亮、安静的环境能让他静下心来更好地学习、思考。去年冬天经过的那片银杏树林给杨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当时只有枝桠,但杨骏能想象到它春天抽枝发芽、夏天枝繁叶茂、秋天金黄一片和果实累累的美景。
上次留了马勤奋村长的电话号码后,二人便添加了微信好友。虽然村长很少发朋友圈,但每次发出,杨骏必定点赞,或者评论一两句。
十月底,杨骏跟马勤奋说自己从来没见过人工收采银杏,恳请他拍几个视频来看看。马勤奋很乐意拍了很多照片发给杨骏,他想,城里的孩子怎么对农村的事情这么感兴趣呢。
向洋最爱坐在杨骏的对面,杨骏看书或写字的时候,微低着头,浓浓的剑眉下瑞凤眼低垂,有时候神态平静,有时候皱着眉抿着嘴。
向洋在笔记本上速画了一个叫着笔头沉思的小人,写上“专注的男人最有魅力”,然后推到杨骏面前。杨骏瞧了一眼,顿时嘴角上扬,他擡头与向洋对视,五秒,,十秒,十五秒……
通常都是杨骏败下阵来,向洋的双眼如两个巨大的漩涡把他吞没。
“有没有人跟你说,你不说话不笑的样子有点儿严肃?”向洋小声问。
杨骏点点头,小声说:“装深沉、装酷,不然怎么当你的骏哥哥。我装得像不像?”
向洋抿嘴一笑,杨骏在他面前从来不装,真真实实毫不掩饰。
趁着周围没人,向洋便坐到了杨骏的旁边,看他写计划书。在马家村办农家乐的计划,听起来真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秋天是观赏银杏的最佳时节,马家村的银杏林是茂城最大的一片银杏林,杨骏很奇怪这么多年都没人留意到这里。除了赏叶,还能采收银杏果,这两个活动连在一起有两个月的旺季。由此衍生出来的便是民宿、农家菜、夏令营等产业。
向洋第一次听杨骏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还以为杨骏在开玩笑呢。马家村是个什么地方,没有名胜古迹、没有青山绿水、没有名人故里,它凭什么?就单单凭一片林子吗?如果是,旺季也只有两个月左右。再说了,他们还在封闭的校园里读书,现在也只能纸上谈兵。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杨骏坚定地看着向洋,目光如炬。认定了这件事情可行,杨骏就开始了查阅乡村旅游业的资料、做调查、做可行性计划书。他以马家村为圆心画了一个车程为三个小时内的圆,圆圈内覆盖的县城、镇街的概况都一一记录。
尽管向洋觉得他们现在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开展这个计划,但既然杨骏这么坚定,他也不反对,“杨杨,你想做什么就做,我都支持你。我都陪着你。”桌子下,杨骏紧紧地握住了向洋的手。这样的想法说出去,别人会说他是“做白日梦”或者“不切实际”。
既然是天马行空,向洋自然就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第一步是先办民宿,他家旧村的屋子可以先装修成一家民宿,然后作为样板房给其他村民做参考,只要有几户跟着办,这事就算开头了。夏令营也不是不可能,关键是什么主题;宣传或者组团,都可以找他爸帮忙。
“今年回家你就跟你爸提一下这事,你爸是行内人,听听他有什么看法。”杨骏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