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2/2)
一个赶出来看热闹的妇女见状,马上拨打了两个电话。
苏怡举起手机拍下了车牌号码,然后对着两个男人连拍几张。
“拍什么拍,信不信老子砸烂你的手机!”两个男人恼羞成怒,要抢苏怡的手机。
苏怡快速把手机放回口袋,手抽出来的时候却是拿了个溜溜球,她往外一甩,小圆球不偏不倚地打在微胖男的颧骨上,疼得他咿呀大叫。
围观的群众又多了四五人,他们每天都看到这两个学生志愿者晚上在这里顶着寒冷执勤,且认真负责态度热情,很是赞许,再看看另两个粗鲁凶恶的社会男青年,七嘴八舌地指责起来。
接到居民报警的两个民警赶到,没几分钟,社区治安队的黄队长也赶到了。
烟味男和微胖男一看到民警就蔫了,但还是嘴硬,“不就是没带身份证吗,看不出来就是本地人么,临时工,什么素质什么态度!“
苏怡一肚子气,叭叭地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边,然后委屈巴巴地对治安队长说:“黄队,他刚才还竖中指侮辱人!”
刚才那个报警的妇女是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她刚才不光报了警,还报了广播电视站!一辆车身写着“茂城广播电视站“的白色面包车停在街口,托着摄像机和拿着大话筒的女记者飞奔而来,带起一阵来势汹汹的风。
事态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多日来深居简出的群众兴致盎然,口径一致地指责两个闯卡的男人。忽然,一个大妈走到民警的身边小声告发:“这俩一定是去大成家赌钱的!大成家不是白天赌就是晚上赌,聚了好些人呢!”
刚才报警的妇女胆子很大,当面指着烟味男和微胖男说:“我亲眼瞧见他们先对学生动的手。”
“学生?”女记者一听到这个词,马上敏锐地捕捉到新闻价值,拿着话筒就要采访穿着校服的三个学生,她感觉自己的报道一定能引起广发关注、掀起一阵热议。
杨骏一看到镜头,马上拉起向洋,对女记者说:“不好意思啊,我们憋太久了,先去方便一下。“然后假装上公共厕所,逃到了十几米之外。
面对镜头,苏怡镇定自若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采访完毕,她看到女记者尾随着民警走进小巷,便掏出了溜溜球玩了起来。小圆球在半空划出一道道出神入化的荧光,苏怡看起来特别酷!
违反限令顶风作案的两个男子成为了杀鸡儆猴的反面教材,第二天就上了当地的有线电视和网络新闻。三个毕业于晟明中学的大学生也一夜成名,杨骏和向洋只有几个静态镜头,对苏怡则是长篇报道,除了高度赞扬大学生志愿参加社会服务的新风尚,女记者还把“溜溜球少女的绝技表演”两分钟视频放上了屏幕。
不知怎么的,记者后来又追踪到杨骏和向洋建立的“友人帮”微信群,这个微信群倡导邻里互助、共享信息和物资,发布防疫知识和信息,群内人数已经有近三百人……
那几天,杨骏、向洋、苏怡都有点儿反应不过来,想不到区区小事引起了那么多的关注,高三班群里老师和同学们不吝赞美之词。过了两天,周靖竟然还给苏怡和杨骏家里送上了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