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2/2)
“是的呢。”奶奶答。
“哪一个是你家大孙子?”马勤奋问。
奶奶眯缝着眼睛看着远方,答道:“两个都是。”
杨骏和向洋跑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零下十度的大冬天里竟然额头渗出细汗。
“这是咱村长。”奶奶介绍说。
“伯伯好。”向洋说。
“村长好。”杨骏说,“我叫杨骏。”
马勤奋看着眼前两个高大的年轻人,他平时看到男子留长发或戴耳环,要么觉得流里流气要么觉得那就是明星的打扮,现在怎么看怎么顺眼,不禁说:“城市里的孩子就是俊!”
奶奶拔了半箩筐萝卜,杨骏和向洋一人拿起一只箩耳就往回走。
“农村虽没什么好玩,就是空气好,多住几天把,明天镇上有赶集,凑凑热闹去。”马勤奋说。
“下午就走,坐三点的巴士。”向洋说。
“是吗?我下午要去镇上买种子,要不要坐顺风车?”马勤奋问。
“好啊!”杨骏和向洋连忙答应,坐公交车停靠站点比较多,要是坐顺风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下午,杨骏和向洋坐上了村长的蓝色小货车。
穿过村口那片树林的时候,杨骏饶有兴致地问了许多问题,比如经济收入。马勤奋说这片银杏树林他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已经存在了,历史悠久,属于村集体的资产,每年卖银杏的收入,会作为村民的分红。
杨骏问村民每年的分红有多少;这本该是一个涉及收入隐私的问题,但马勤奋也不隐瞒,因为也只有三四百元那么丁点儿。
车子开过一个山岗,红泥路勉强能过两辆车,一边是山岗,一边是五六米高度的斜坡,斜坡这一段有安全隐患,怎么不修?哪怕在拐弯处筑上护栏也好。”
马勤奋觉得杨骏的视觉不一般,连村民都不会关心这事儿,遇上下雨天,开车的司机都会格外留神写,这么多年都没有出过事故。他说:“三不管路段嘛,这条路通往三条村,谁都不愿意出钱。”
杨骏说:“县、镇、村按比例出资,也就一千几百米的路,均摊下来村集体也不用出多少钱。”
马勤奋摇了摇头,他只觉得大学生就是不懂,修桥补路是交通局、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凭什么叫村级出钱。
过了一会儿,杨骏又问:“村长,我这两天逛了一圈马家村,那么多荒地怎么没人耕种?”
这时候,马勤奋很想问杨骏你是不是读的农业大学,这个问题在他听起来有点儿可笑,但出于礼貌,他还是解释说,很多中青年都外出打工,造成地广人稀的普遍现象。
向洋一直静静地听着他们交谈,他直觉杨骏问这么多问题,不是纯粹的闲扯。
下车前,杨骏问村长要了电话号码,说下次还想坐村长的顺风车。马勤奋心里想,一辆破旧小货车有什么好坐的,嘴上却说着“好、好、好”。马勤奋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年轻人是马家村的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