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到(2/2)
杨骏和向洋站起来打招呼,也自我介绍了姓名。最引人注目的是男生还各带了一个足球,他们把网袋挂在床边的挂钩上,问:“你们踢足球吗?哦,篮球吗,我们不太擅长,就爱踢足球,一天不踢就脚痒。”
张轩和张辕带的东西很齐备,不需要出去买,很快就铺好了床放好了物品。他们的社交牛人父亲硬拉猛拽地一定要杨骏和向洋跟他们一起吃晚饭。
张轩凑到向洋耳边几乎是用请求的语气说:“赏个脸吧,看样子我爸是请不到你们就不走的架势,反正都要吃饭的对不?”
杨骏和向洋互看一眼,盛情难却只好答应。终于吃完一顿饭,向洋和杨骏都有点疲累了,他们都不喜欢说话太多的人,此刻就点儿耳鸣的错觉。
向洋跟着杨骏去了他的宿舍,他坐在杨骏的床沿上打了几个哈欠,问:“你的室友可能今晚不回来了,要不要我陪你?”
这是四人宿舍,下午入住的时候石梁告诉他,已经铺好床铺的是一个广州本地学生,上午办好了手续,说开学那天再来。
杨骏看了看狭窄的单人床说:“不用了,我又不怕黑,今天也够累的,赶紧回去洗洗睡,明早七点跑步,楼下等。”
第二天,向洋的宿舍住进了一个名叫陆英豪的腼腆的男生;杨骏的宿舍新报到的两个男生分别叫周宏、程亮,他俩一见如故,聊了三句就开黑玩游戏。到了第三天,名叫孔祥辉的广州本地男生也来了,他给人的感觉就是随性、自由,骨子里带着一种本地人的优越感,但却不是骄傲的那种,而是什么事都游刃有余的自信。
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个个意气风发、神采飞扬。长得英俊、美丽的男生女生比比皆是,但杨骏和向洋这样“一式两份“的帅哥却迅速成为了眼球关注的焦点。他们烫了蓬松的卷发,把额前那一小撮染成了雾霾蓝,是今年最流行的发色,一只耳朵上戴着指甲盖大小的四方形黑色耳钉,酷酷帅帅的,回头率极高。
半个月后,他们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协会除了在微信工作群里发布任务,还会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当初杨骏和向洋不参加其他社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觉得浪费时间和金钱。
业务培训有时候是线上的,有时候在某个教室进行,内容很广泛,比如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概况、礼仪培训、应急救援、医疗常识、心理学、学习法律法规、公益实践等等。杨骏和向洋不仅知识上受益匪浅,而且还能通过志愿服务赚取学分。
参加青志协的同学都是素质良好、沟通能力好、责任心强的人,杨骏和向洋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相处得很融洽。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这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领悟到的服务精神,是日后自创一个民间志愿组织的奠基石。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