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迁都问题(2/2)
显然,杨竞的说法并不能说服群臣,杨竞又不耐其烦的解释道,“京师的核心在于战略纵深、控制力辐射和文化认同,而非单纯的地理中心。在这种标准下,北平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大辽的这些大臣,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何尝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呢?只不过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力争都城建设在对自己更有利的位置上而已。
不说别的,一旦北平被确定为都城,那么北平的地价肯定暴涨,北平附近的地价肯定暴涨。杨竞在入关的时候,已经安排经济司沈婉大面积收购北平城的房屋土地了。并且江南士族在河北地价买的200万耕地,也被杨竞没收了。
一旦北平被确定为都城的消息传出以后,这些资产肯定价格暴涨。当然了,这些都扯远了,如果想维持大一统的国家,北平天然就是首都。
这个事情确定好以后,杨竞把营造新都的任务也交给了吴晋,他就把銮驾停在了黄河南岸的嵩山脚下,在这里继续调度五大边军对全国的攻略。
杨秀宁则是带着凤凰卫进驻长安城,开始清洗前梁的势力,金山的骁骑军同样驻扎在长安城,归杨秀宁节制。8万长城边军在得到每人5块银元的赏赐后,由靖安侯冯生带领继续驻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