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迁都问题(1/2)
从长安返回北平的路上,杨竞心情十分的轻松,五大边军可以说是捷报频传,进展非常顺利。杨竞非常有信心,年底前能够完全占领天下。
局面进展顺利,杨竞就不得不考虑都城的问题了,原来只是占据辽藩十四郡,都城放在襄平城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夺得了整个天下,在把都城放在襄平城就不合适了,因为无法对西南、西北和江南形成有效的控制。
如果沿用长安城作为都城,好处很明显,就是百姓在心理上容易接受。毕竟长安是好多朝代的都城。可是坏处同样明显,就是无法控制整个天下最富裕的地区辽藩。短时间还行,天长日久,辽藩肯定产生分裂倾向。所以迁都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一路上,杨竞和吴晋反复沟通这个问题,吴晋还是主张定都长安。还有一些官员主张定都金陵的。不过定都金陵的提议很快被杨竞否决了,那不是有毛病吗?定都金陵肯定被江南士族控制啊。
直到最后,杨竞终于受不了了,直接乾刚独断,宣布大辽实行两京制,分别是京师北平,和东京襄平,在北平营造新的皇宫和六部衙门。
杨竞给出的理由也很全面,“北平位于华北平原北端,背靠燕山山脉和太行山余脉,形成天然军事屏障。长城沿燕山而建,扼守游牧民族南下的通道(如古北口、居庸关等),成为中原王朝的防御核心。谁能保证突厥人不会死灰复燃?”
“同时位置上既不过于靠近东部海岸线(避免倭寇威胁),又远离西部动荡地带。便于控制中原粮食产区,还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点,定都于此有助于平衡南北、边疆与内地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