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 > 第1359章 江城第一次会议

第1359章 江城第一次会议(2/2)

目录

“书记,江一鸣同志好歹是当过市委书记的人了,怎么连基本的规矩都不懂,这么大的项目,能够拿到会上讨论,肯定是各项准备工作都到位了,程序上也走到了相应阶段。大家讨论的是优惠政策,而不是项目该不该上。他倒好,竟然直接持反对意见,这不是明显唱反调吗。”

费良才说道:“他说的倒是好听,不引进化工项目,那他倒是引进绿色低碳,又能带来高就业的产业来啊?光反对又有什么意义。”

“好了,良才,你少发两句牢骚,江一鸣同志的事迹你又不是没有听说过,他一向我行我素惯了。”

雷亮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目光沉稳地看向窗外,说道:“你不用管他的意见,回去后好好落实就行了。”

“行,书记您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就怕他出面阻拦,影响了我们项目的落地和推进。”

费良才挺着个啤酒肚,摇摇晃晃离开了。

江一鸣刚到办公室没有多久,常务副市长孙海强敲门走了进来。

“海强市长,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就是听你会上发言反对东源化工项目落户江城,我觉得挺惊讶的,这可是已经定下来的项目,你在会上提出反对意见,恐怕会让为那些具体推动项目的同志不舒服。”

孙海强说道。

“市委常委会,就是要各抒己见,发表不同意见是党内民主的体现,不能因为项目已经定了就闭口不谈。更不能因为照顾谁的面子或者情绪,就违背原则和底线。”

江一鸣说道:“这个项目确实与江城的发展定位相悖,我们追求的是新兴产业和绿色转型,而非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东源化工项目即便能带来可观税收与就业,其潜在污染风险不容忽视。无论是之前的临江市还是义阳市,我都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绝不引进高污染项目。江城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一旦破坏,代价难以估量。我宁愿GDP增速慢一点,也不能让群众喝不上干净水、呼吸不上清新空气。东源化工的问题不在于项目本身是否合规,而在于它是否真正适合江城的长远发展。我们这一届班子,必须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这片土地负责。与其追求短暂的经济红利,不如脚踏实地培育符合江城禀赋的绿色产业。”

“我和你的观点一致,不过你也看到了,大家和雷书记保持一致,尤其是费良才,曾经和雷书记共过事,他对雷书记的决策向来无条件支持。这次项目又是落户到他的管辖范围内,他更会极力推动。”

孙海强叹气道:“我们市里的一些干部,就是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这才导致我们的发展滞后,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东源化工若真落地,势必挤压新兴绿色产业的生存空间,形成路径依赖。我们不能总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江城的生态底色一旦被染黑,再想修复就难了。但我们的意见很难得到采纳,尤其是在当前这种一边倒的支持声中。”

“慢慢来,事情总会解决的。”

江一鸣并没有说太多。

孙海强坐了一会就离开了。

江一鸣看着孙海强离开的背影,感觉孙海强并不受雷亮的重视,所以才急切的向他靠拢。

江一鸣继续研读新一年财政预算报告,重点关注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分配情况。

有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他标注了出来,准备找到相关依据后,再提出来。

到了将近七点左右,王林打电话过来。

“江市长,你这边忙完没,如果忙完了,我来接你,一起吃个饭,你到了江城入职,我总要接你尽一下地主之谊。”

“我俩可都是义阳人,你怎么混成了江城人。”

江一鸣笑问道。

“没办法,下一代读书需要,就把户口迁了过来。”

王林笑道:“而且,九州集团现在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江城及周边区域,迁过来也便于工作。”

江一鸣看了下时间,说道:“这样吧,你就不过来接我了,我们去感受下人间烟火,一起去感受下临江小吃街的热闹吧。”

“你可是市长,去了不怕别人认出来吗?”

“我刚到江城,还没有几个人认识我。”

江一鸣说道:“就是路上堵了点,我们各自出发,到了再慢慢聊。”

“要不要把牛部长和李部长一起邀请上?”

王林笑道:“总不能我们两个大男人一起去小吃街吃饭吧?”

江一鸣想了想,说道:“行,我来邀请她们。”

他知道王林想争取与这两个女领导接触的机会,以拓展人脉关系。

不过他并不介意,毕竟之前他们已经聚过几次,而且等会他还要找王林商量事情,便答应得干脆。

他很快联系了牛正芙和李慕瑶,邀请她们一起过来。

两人均爽快的答应了。

正在路上的时候,江一鸣的五哥江永晨打来电话,说他刚到江城,准备来找他,问他是否在家。

江一鸣便让江永晨一起赶到老街区的小吃街汇合。

挂断电话后,江一鸣就不断地打量着周边的环境。

不得不说,江城虽然是省会城市,但在城市治理上仍有诸多细节亟待提升。

路面坑洼处积水映着昏黄路灯,几处井盖松动发出沉闷的异响,行人不得不绕行。沿街摊贩虽有序排布,但油烟直排、污水横流的现象仍显突兀。

道路非常的狭窄和拥堵,车辆行人混行,喇叭声不断响起,但车子依然如蜗牛般蠕动前行,让江一鸣感受到了久违的拥堵和喧嚣。

“太堵了,现在小汽车还不是太多,再过两三年,小汽车保有量会翻一倍都不止,交通压力将更加严峻。这些老城区的路网结构如果不做系统性改造,未来十年都会是城市运行的痛点。”

江一鸣摇了摇头道。

“确实,我们在临江市和义阳市,从来没有遇到这么的拥堵状况。”

丁力点了点头。

“是啊,江城市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江一鸣目光看向窗外,远处霓虹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斑驳光影,一如这座城市光鲜背后的复杂肌理。

他的心情沉重了几分,毕竟他来到这属于孤家寡人,工作打开局面还是有些难度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