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冯铭睿教导子侄(2/2)
禾娘的大伯娘朱氏和两个儿媳妇、两个舅娘充当了隐形人,同街坊邻居们坐在一起。她们倒是时刻谨记不给禾娘丢人。
这些年禾娘关照了她们不少,如今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她们今日送来的礼物也不轻,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她们都懂。
在客厅同冯老爷同坐一桌的胡老二,他是小寿星的外祖父,儿子是一名小秀才,他也只是偶尔赔个憨笑,有客人敬酒时,起身碰个杯。虽是农家人,胡老二这般不卑不亢也是被同桌的商贾们赞赏。
酒席的高潮时,酒量好的客人开始了划拳行酒令:“哥俩好啊,三星照啊!四季财啊,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一个时辰后,吃饱喝足的宾客带着冯府准备的四样回礼打道回府,两斤装的良缘红和石榴酒各一坛,“喜蛋”六枚,红绸布二方,状元饼一匣。
送走了宾客,一大家子坐在客厅里,就着小公子的早慧初露,全家人可谓是有喜有忧。
只是冯修鸿还小,他今日抓周,只是即兴背诵,并不是刻意的卖弄聪明。
云城冯氏是谨慎的生意人,时刻谨记财不露白,同样忌讳“才”不露白!
冯铭睿把小侄儿抱在怀里,握住他的小手道:“刚才客人多,鸿哥儿问大伯为何不能在人多的时候背书?
现在我们全家人都在,大伯也给鸿哥儿背诵一段,当然鸿哥儿还小,可能听不懂。但是你的爹爹懂得这个道理,他会教导鸿哥儿。”
灵芝领着两个弟弟围在父亲身边一起聆听父训。
冯铭睿轻咳一声后道:“聪慧过人是好事,但我们自小要学会掩盖锋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我们冯氏当自小学会韬光养晦,隐藏实力,避免卷入纷争。”
冯老爷看着长子,面露满意之色。
冯铭睿怀里的冯修鸿忽闪忽闪着大眼睛,大伯父说的话是大道理,他再聪慧,现在也是不懂的,却懂事的点点小脑袋。
灵芝姐弟三个也跟着点头道:“孩儿谨记父亲的教诲!”
曹书瑜暗自感叹三公子果真聪慧,二公子比三公子大了六个月,《三子经》他也只学会四句。她以为二公子就够聪明了,谁知三公子更胜一筹!
冯铭轩自儿子露出早慧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揣着心事,教导他的长子看来得花心思才行。
冯夫人见家人的面色有些凝重,她微笑道:“孙儿小,明白的事儿少,我们用心教导就是!俗话说得好啊,‘宁生败子,莫生呆儿’,我们冯家都是聪慧的儿郎!铭睿和铭轩好好引导三个孙儿就是!”
两兄弟和两妯娌同时应道:“谨记母亲的教诲!”
用了晚膳后,大房一家乘坐马车离开了桂花巷。
禾娘和菊韵嬷嬷整理收到的贺礼,药材入库,贵重物品登记入册,送入冯修鸿的私库。
最后禾娘拿出一千两银票对抱着儿子的冯铭轩道:“相公明日辛苦一趟,把这一千两银票送去浮空山的寺庙,给鸿儿积福吧!”
冯铭轩颔首道:“娘子的做法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