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2/2)
虽然知道她们是为了照顾孩子,可还是不理解辞职的行为,都在背后说她们傻。
可这会儿明显不是念叨她们两个的时候,老周家的那台电视机才是重点。
“这村里怎么没人啊?”方桂芹还指望着跟大家伙好好说道说道呢,摆摊咋了,就这么几天摆摊卖的,可比在厂子里上班赚的多了。
“大嫂,别说了,咱们还是回家看看吧。”
两个人带着孩子回家一看,差点懵了,她们家里咋围着这么多人,仔细一看,好家伙,整个小河村的人都聚集到这里了吧,围墙外面还扒着不少人呢,都伸头往里面看。
两个人好不容易才带着孩子挤进去的。
赵秀梅看到她们过来,点了一下人数,看着到齐了,才吩咐周爱国进屋去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早就放着的桌子上。
周爱国闻言还有些紧张,喊了二弟周爱党跟他一块儿去搬,那可是电视机啊,别说全村了,整个红星公社都是独一份的。
再往大了点说,木林县都未必找得出几台电视机来。
兄弟二人小心翼翼的搬了出来,电视机外壳套了一层纸箱子,他们又小心翼翼的取下来。
围观的人看着电视机发出了惊叹声,“这就是电视机啊?秀梅婶子,这咋用啊?”
赵秀梅没理会那人的问话,在众人的注视下,拿起了一旁的说明书认真看了起来。
首先肯定是要先通电的,小河村早就通上电了,家里都安装了电灯,只是有人觉得电费贵,很少开电灯,还是用着煤油灯。
可是插上去之后,电视机依旧没有反应。
周爱党又拿了天线出来,“妈,这个是啥?”
赵秀梅看了一会儿说明书,不懂,往周围看了一圈,目光锁定在大丫的身上,冲她招手道,“大丫,你来看看,这玩意儿咋弄。”
大丫走过去接了说明书看了起来,狗蛋也跟着凑了过去,两个人指挥着大人安装电视机。
“奶,上面天线要放在高的地方才能接收到信号。”
哪里高,当然是屋顶最高了,家里可是盖了三层小楼呢。
赵秀梅指挥着周爱民拿着天线爬到屋顶去。
随着他上去,电视机出现了一阵雪花,又引得众人一阵惊呼。
“这就是电视机啊,真神奇啊?”
“三叔,你动一动看看?”大丫伸手调了一下频道,一边调一边跟赵秀梅解释两个按钮的作用。
上面是换台的,
说着,电视机里忽然出现了画面,这下没人再惊呼了,目光直勾勾的看着电视机。
可随着周爱民举累了,手一动,又变成了雪花了。
赵秀梅又指挥另外两个儿子上去帮着老三一起弄,找好角度固定住。
随着电视机里再次出现画面,居然是电影。
“是游击队,我在电影院里看过。”有个半大的孩子指着电视机的画面说道。
虽然已经放了一大半,可不妨碍大家看的津津有味。
看完最后一点儿之后,赵秀梅让人把电视机搬屋里去了,还把压箱底的布拿了出来,罩在了电视机上,生怕把电视机给委屈了。
有了这一出,她赵秀梅又成了小河村的风云老太,她就说嘛,没有人的风头能盖过她的。
等人走了之后,她兴冲冲的跑到大队部给周乐打了电话过去。
电话刚接通,她立马就开始跟周乐炫耀自己刚才的风光。
“妈刚才可有面子了,你哪天看见我干儿子,记得帮我跟他道个谢,对了,他啥时候再过来,让他提前跟我说一声啊,我买点好菜招待他,对了,他不喝酒啊?要不我再买两瓶酒放家里?”
周乐听得都有些吃味了,“妈,你都不爱我了。”
“哪能啊,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宝儿。”
周乐又跟她说了几句,这才心满意足的挂断了电话。
读了研究生之后,学习上跟之前明显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刚踏入校园的时候,因为外语水平薄弱,都是从语音语调语感等方面教起,帮助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外语基础,现在这些中学就会教了,后面来的学生也不会教的那么详细。
外语教材也在这些年增加了不少,京大的外语角也是外语专业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
里面不仅有前面学生留下的学习心得,更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里面好些学习教材都是之前毕业的学生帮忙编攥的,上面还有他们的名字呢。
不过上面的捐赠单位始终没变过,横幅褪色了就换一个新的,周乐身为木林县几个厂子在京市的代表,也是要维护他们的。
外语专业现在是最风光的专业,周乐她们几个入学的时候,一个班也就二十来个学生,现在多了好几个班级。
周乐身为外语角的提出者,每来一批新生,她的事迹都要被提起一次,后来的学生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她渐渐成了外语专业一个神秘的传说。
唐晓玲这些年性子活泼了许多,她有时候去外语角练习完口语回来,都会调侃周乐,新生都说这位学姐神龙见首不见尾,听说京大附近那个名字特别长的店铺就是学姐在管理的。
因为名字特别长,大家伙不想记也懒得记,就叫它杂货店,因为东西很多,像是什么奶茶啊烧烤啊,种类特别丰富,就给取了这么个外号,反正在店里啥吃的都有。
黄老师和周乐关系密切的事她们也知道,听说是黄老师十分看中周乐,他还在校外收了三个天赋极高的徒弟,短时间内就能学会五种以上的外语。
周乐是小徒弟,并且黄老师以后都不会再收徒了。
大徒弟是周乐的未婚夫顾清恒,三徒弟是董筱竹对象陆明朗,她们都见过的。
就这二徒弟神神秘秘的,一直没露面。
除了羡慕,她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毕竟周乐的语言天赋她们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