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2)
火锅还没煮开,他们先吃的香辣兔肉丁和炸鸡块。
炸鸡块上周乐淋的是自己炒制的酸甜酱,两种口味不一样,不过一点儿都不妨碍他们吃。
火锅开了之后,夹起自己喜欢的菜放进锅里涮,热热闹闹的可开心了。
“兔肉这样做,真的太好吃了。”朱雨晴不是很能吃辣,被辣得嘴巴通红,可是筷子还是忍不住朝着兔肉的方向伸过去。
实在太辣了,就吃个炸鸡块缓一缓,实在不是,就把菜放到骨汤里涮着吃。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这个可比兔肉火锅好吃多了,不知道周乐的脑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
吃完火锅,外面的甜汤也炖好了,猴头菇炖银耳,里面还放了冰糖红枣枸杞,喝起来甜滋滋的,正好解了嘴里的辣味。
吃完饭一行人帮着收拾,三位老师按住了他们,让他们先回去休息,自己收拾就行了。
“今天的饭菜都是你们做的,怎么好意思让你们在收拾碗筷呢,我们来吧。”
一开始还有些不自在,习惯了之后,文舒兰还挺喜欢这几个孩子的。她孩子不在身边,看见他们,就挺开心的。
周乐和顾清恒走在他们的后面,也不知道谁先动的手,两个人的食指就勾在了一起。
董筱竹一蹦一跳的,没注意脚下有些小石子,一脚踩了上去,差点摔倒,好在陆明朗伸手扶了她一把。
“谢谢啊。”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把手缩了一回来,一扭头看到后面两个人勾在一起的手指,再看那个嘴角不住上扬的顾清恒,啧,这还是她认识的那个木头吗?
她也识趣的把头扭了过去,假装什么都没有看见。
顾清恒一路把人送到宿舍楼下,周乐上去的时候冲他挥了挥手,董筱竹也突然转过了头,对着陆明朗挥手。
陆明朗愣了一下,也举起手冲她挥了一下。
两个人一起回了宿舍,推开门就见朱雨晴手里拿着一封信,脸上很是激动。
“怎么了,是谁的信?”
“刚刚隔壁宿舍拿过来的,说是写封信被掉桌子下了,她看到顺便帮我们拿了过来,是报社寄过来。”稿子没过报社不会寄信过来的,能寄过来,说明她们投过去的东西过稿了。
“快拆开看看,里面怎么说的。”董筱竹连忙说道。
朱雨晴小心地把信封拆开,里面有一张信纸,还有十块钱稿费。
她把钱放在了一边,把信读了一遍。
报社那边一开始看到这个故事,其实也不太看好,毕竟这种志怪小说在这种事情有些敏感,原本想直接拒绝的,谁知道被上面的领导看到了,他很喜欢这个小说,对与接下来的故事也很期待。
主要是上面现在查得没有那么严格了,有意在放松这些,这部小说来的很巧,还给了她们一个很好的板块。
“连载了连载了,在报纸上连载了。”
之前那篇《我们四个》的连载报纸她们每一期都买,还小心的保存在宿舍,这个新的小说自然也不能错过。
朱雨晴把稿费拿出来给她们分了,“喏,大家都有份的。”
她们自然是不肯收的,朱雨晴也没再提。
周乐拆开了顾清恒给她的包裹,里面有一件驼色的羊绒大衣,还有一件羊毛衫,看起来都不便宜。
“好漂亮啊,好像都没有在百货商店见过。”
唐晓玲看了一眼道,“这是在友谊商店买的。”
“难怪呢。”
周乐把衣服在身上比划了一下就放在一边了,底下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摸起来硬邦邦的,拿出来一看,居然是一个随身听。
三个姑娘都忍不住凑了过来,眼巴巴的看着周乐,衣服是好看,可是随身听的诱惑更大啊。外语专业的学生,有一个随身听,里面放上外语磁带,那可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
顾清恒还准备了好多的外语磁带,这个随身听是可以外放的,把磁带放进去之后打开外放给她们听了。
谁也没有大声说话,仔细的听着声音,嘴巴还动着,显然是在记单词。
周乐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卷王还得是看你们!
她朱雨晴惦记孩子,所以一放假就走了,等她走了,大家才发现压在搪瓷杯子上的钱,每个人都分好了。
上面还有一封信,是感谢她们的话。
“也是雨晴的心意,我们不拿着她也不安心,拿着吧。”唐晓玲说着,便伸手拿走了一份,其他人两个人也拿了自己的那份。
唐晓玲和董筱竹简单收拾一下就准备回家了,周乐准备回去的时候,看到了校门口的贵叔。
看样子还是专门过来找她的。
“贵叔,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孩子,你听广播了吗?”贵叔试探着问了一句,周乐愣了一下,随即就反应过来了。
“你是说大领导提到的政策?”
“对,我有些食客也跟我说了,想让我重新把烤鸭店开起来。”
“那您来找我是?”
“我想着,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干?”
贵叔来找周乐,一来是因为家里的那本食谱,那毕竟是老人去世前的一点念想,。二来自然也是看中了周乐的手艺,合伙弄一个,肯定没啥问题。
他本人跟老周家自然是没什么感情的,毕竟以前都没接触过,不过吃过几次周乐做的菜,对她的手艺很是信服。
周乐没想到贵叔来找她是因为这个,她自然是愿意的,可她也有自己的考虑。
“这样吧,我回家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寒假过后,我再给您答复可以吗?”
“成。”他急着过来见周乐,就是听说他们大学生放寒假了,怕找不到她,答复倒是没有那么着急。
周乐回去那天,想到老黄孤零零的一个人,就劝他跟着自己回去过年。
“不用了,今年我去顾家过年,清恒不是拜我为师了吗?他们请了我这个师父吃饭呢。你不用担心我,我这么大的人还能不会照顾自己?”
周乐目光一动不动的盯着他,盯得他心里发毛,“行了行了,走吧走吧,多大点儿事啊。”
陆明朗拎着包裹,也是一脸的不服气,“师父,说好不准喊小名了,可你怎么只叫大师兄的名字,到我们就是小三小四了?”
“一个个的,连师父都不尊重了,哪来的那么多问题?清恒是老大,就得有当老大的自觉,喊个名字而已,哪来的那么多事,赶紧上去吧,火车都要开了。”老黄不耐烦的挥手让他们滚蛋。
陆明朗现在是一年在这边过年,一年回小河大队过年,今年和周乐一块儿回去的,还给许三英他们准备了好多猴头菇和银耳。
自然也没忘记师父大师兄还有小师妹的份儿。
带他的那个老师十分舍不得他离开,恨不得把陆明朗绑在身边,这是个人才啊,一问知道还是主动选择他们农业大学的,就觉得孩子真是来对了地方。
他们回去的时候,家里人早就在火车站等着了,看周乐没带手套和围巾,赵秀梅急得直拍大腿,连忙把自己的围巾给她围上了。
“你这孩子,怎么不知道多穿点呢,这天儿多冷啊。”
许三英也是拉着陆明朗的手嘘寒问暖的,她们是坐了拖拉机过来的,周爱民在公社当新拖拉机的拖拉机手,旧的这个拖拉机手,是大队长选出来的,三十多岁了,辈分还挺小的,得喊周乐一声小姑,喊陆明朗一声小叔。
被喊的时候,周乐还怪不好意思的。
赵秀梅拉着她们爬上了拖拉机,怕风大吹的她脸疼,用围巾给她裹的严严实实的,自己用头巾裹了一层。
小河大队这几年日子过的挺好的,赵秀梅就是大队老太太的标杆,虽说不能向她一样又去省城又去京市的,可好歹能去县城逛逛。
也学着赵秀梅那样,带着一家子去照相馆照相片,有些人一辈子就照过这么一次照片,看着照片里的自己,不停地抚摸着,稀罕的不得了。
周乐回家把带回来的东西给大家分分,几个孩子纷纷把自己的试卷掏出来给她看,大丫属于稳定发挥,狗蛋的进步那才叫大呢,就上九十分了。
三丫也被送过去了,赵秀梅就图老师帮忙看孩子呢,不乱跑咋样都行,放学了大的再给一块儿带回来。
周乐拿了点心分给他们吃,把他们打发出去玩了,然后把贵叔的话告诉给了周老二。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宝儿,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妈,现在上头有新的政策呢,大领导支持的,京市那边已经有人开始尝试了。再说贵叔也有认识的人,来找咱们合伙,肯定也是看在那食谱的份上。”
“那倒是,可咱们这不是占人家便宜吗?”他那手艺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说着,周老二看向了周乐,也明白大概人家是冲着闺女来了。
他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过了好一会儿才看向周乐,“乐儿,你是咋想的,爸听你的。”
“我是同意这事的,爸,太爷爷要是知道,肯定也想咱们把宝田菜谱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吃到他们的菜。只是我得上学,而且还有一些厂子的事情,恐怕不能负责太多,真要和贵叔合伙了,人家得占大头。”
周老二点了点头,“你同意,那爸就没什么问题,回头也跟你大伯说一声。至于京市那边,你去跟人家商量着来。”
“成,要是真能成,以后您也是在京市有店的人了。”
周老二被这么一说,心里也是高兴的。
想了想,还是亲自去知会大队长一声。大队长对这事也没啥意见,对于上面的政策也是知道的,本来菜谱就是传给弟弟的,他想怎么处置都没问题,再说了,有周乐在,这事问题不大。
甚至兄弟两个还商量了一下,回头去给爷爷烧个纸报个信。
周老二回去的时候,脚步都轻快多了。既然是合伙,那肯定有他家的份儿,也就是说,他闺女给老周家长脸了,把饭馆都开到京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