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七十年代美滋滋 > 第132章

第132章(1/2)

目录

第132章

周乐劝他慎重, 但看他坚定的模样,就知道劝也没用了。

伸手拍了拍三师兄的肩膀,“你愿意做就去做吧, 只要你开心就好。”

陆明朗把她的手拍来, “你擅长的不是做饭吗?不考虑一下?”

周乐顿时就想到后世某个很有名的广告,这会儿应该还没有那个地方吧?

再说了, 会做饭就要学做饭吗?那也太无趣了, 她在万兽峰的时候,也不是天天做饭的。

就是二师兄也不是天天给人看病, 三五不时的溜下山玩一圈才回来。

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 周乐都还纠结了一会儿, 不过师父说得对, 选外语专业挺好的, 有师父罩着, 也挺好的。

“那我还是选外语吧, 我要跟着师父。”

陆明朗正要说话, 董筱竹走了进来,她看了一眼旁边的那一摞书, 立马就猜到了, “你们都知道了,我还想告诉你们来着, 现在看来不用了。”

“你家人通知你了?”

董筱竹点了点头,很是自来熟的坐了下来, “我妈跟我打过电话了,她说要是高考真落实了, 就让我考回京市去。周乐,你说高考真的要恢复了吗?”

被突然点名, 周乐也愣了一下,“应该会吧,我听说大领导的意向很强烈。”

这个消息到底还是传开了,赵秀梅在大树下给老姐妹放收音机的时候,都能听到中央广播电台里的报道。

她们别的不懂,可上头要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是能懂的。

“这是什么意思?高考要恢复了?”

“我听着好像是这个意思,那以后咱们家里的孩子都可以参加高考了。”

赵秀梅翻了个白眼,“想高考也得考上高中再说啊。”

她们觉得事情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知青们却是坐不住了,赵秀梅一放收音机,他们也凑了过来。

高考啊,那可是断了好多年的高考。

不管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大家心里都开始有了想法,隔三差五的就请假进城一趟。

木林县本来就是小县城,就只有一间新华书店,店老板被他们一问,也是摇了摇头。

本来资料就不多,这两天中央的广播一出来,县城里好多人都过来,说是要买复习资料,那书本来就不多,早就卖完了。

不过也答应他们会进一些书过来,能不能买到,就看他们自己的了,毕竟木林县的高中生也不算少。

听过广播后,知青们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毕竟这事只是上面的领导在讨论,还没有落实下来,手里拿着书也看不进去。

毕竟具体的章程并没有落实下来。

万一只是空欢喜一场,万一他们没有资格去考试。

有太多的不确定了,厂子里进程都慢了下来,闹得大队长不得不召开会议,让他们静下心来。

他们恍然大悟,高考这事,说到底只是上面在讨论,能不能定下来两说,他们要是再不工作,大队部可真要把他们给开了。

这样的声音也逐渐小了下去,至少明面上没有人再说了。

可随着上面把下发的招生报告收了上去,众人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工农兵大学靠得是群众推荐,现在把这些招生报告撤了回去,是不是代表高考这事能定下来了。

穗城秋交会开始的时候,这次秦厂长他们打申请的时候,这次没让周乐再跟着,周乐的位置换成了大队长,让他代表小河大队鹌鹑蛋加工厂过去。

临走前,几位厂长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们可以的。

秦厂长还偷偷把周乐拉到一旁,高考的事情愈演愈烈,敏锐的人已经察觉到了,这次大领导的决心很强烈,这事基本可以落实。

幸亏当初没给小周写推荐信,工农兵大学和高考完全不一样。

“我看这事能成,小周啊,你那么聪明,加把劲儿,到时候给咱们考个状元回来。”

“这事还没成呢。”

“肯定能成,我们相信你。”秦厂长对周乐那是信心十足,他觉得就没有小周同志办不成的事儿。

十月份中央广播电台正式通知,中断了十年的高考,恢复了。

收音机里的声音,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就像是一声惊雷,唤醒了他们沉睡的梦。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也可以通过公平的竞争来决定。

知青们喜极而泣,纷纷抱头痛哭。

与此同时,各家报社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事印了出来,木林县的报纸在出来的第二天,几乎就被人抢光了,让报社不得不加印一批。

好多人都拿着报纸哭作一团。

新华书店的门槛都在被人踩烂了,书本子都被抢售一空,复习资料更是一本难求。

大批的人涌到木林县所在的教育局去报名,小河大队动作比红星公社其他大队都要快,周乐直接申请了拖拉机把符合报名的人送过去,即便是这样,等他们到的时候,门口都是人,挤到挤不进去。

里面的人也没办法出来,最后还是工作人员出来调节,加班加点的帮着他们办了,等周乐他们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去。

周爱民又开着拖拉机把他们拉了回去,坐在拖拉机上,个个红光满面,不知道谁带头唱起了歌,所有人都跟着唱了起来,周乐也跟着一起哼了两句。

等第二天,大队里的知青又冲进了新华书店,却被告知有关高考的资料都被人抢光了。

店老板也是毫无办法,“现在各个地方的人都在备战高考,哪里还有资料哦。”

脑子灵活点的还跑到废品收购站去碰碰运气,可也没有什么收获。

买到资料的如获至宝,没买到的只能失落而归。

县城的中学也是欣喜不已,他们还提出免费帮已经毕业的学生补习,可这些跟知青们没有关系,毕竟他们不是县城中学毕业的学生。

去不了人家的补习班,也拿不到人家的资料,他们心里焦急却毫无办法。

这个消息太震撼了,扰得大家心里不得安宁,更别提工作的事情了。

大队长去参加交流会了,临时受命的大队支书周有粮也急得要命,这高考是重要,可生产也同样重要啊,难道就不管了?

看他急得嘴巴都起泡了,周乐便想了个办法,干脆他们大队也组织一个培训班,白天让知青们上工,晚上在培训班里学习。

地点就定在大队的小学,也不耽误学校的孩子上课。

“办法倒是好,可是我们哪来的教材啊?”周有粮愁得只薅头发,他负责抓大队思想工作,这大事都是大队长拿主意,实在不行也是大家伙商量着来。

平时还行,可这高考事情不小,他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

“我有。”周乐直接把那一整套教材都拿了出来,看得大队支书眼睛都瞪圆了。

会记周有财也凑了过来,还仔细的数了数。

“乐丫头,你哪来的?”

“托京市的熟人买的。”

周乐只说了老黄曾经帮过她,她也暗中帮过老黄,他们两个人现在也有联系。

老黄现在是大学老师了,对他们来说也了不得,周乐能和他有联系,两个人也只是高兴。

“那没有老师怎么办?”周有粮还是犯愁。

“大家都是老师,擅长数学的当数学老师,擅长语文的当语文老师,我外语不错,可以当外语老师。”

她一个人学习也有点无聊,三师兄不爱说话,跟他一起学更无聊,不如大家一会儿学习好了。

教别人的同时,也能巩固一下自己的知识,她教过几位厂长外语,可以说得上有经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