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为妻之殇(2/2)
“用冰总归有寒气,她们怕伤了我的身子。”
沈筠珏眉头微蹙:“这也怕伤身那也怕伤身,我瞧你身子不大爽利,分明这才对你有害。”
郑誓英冲她笑了笑:“知道你疼我,没事的,这点小苦我还能咽。”
沈筠珏并没有因为她的安慰之词而宽心,转头看向缄默许久的妹妹问道:“怎么你今天这么安静。”
郑誓英也笑眯眯地看向她:“是啊,筠知,你不是说下回见面的时候,要告诉我一个秘密吗?”
沈筠知微微低着头,两只手拢在一处反复摩挲着,半晌才擡起头,声音压得极低:“誓英,你为什么不开心?”
她看得分明,刚才那婆子说那些话时,誓英脸上的郁气几乎掩饰不住。这还是她和姐姐来了之后,她无法想象这三个月誓英被闷在房里该是怎样一番光景。
另外两个人皆是一愣,沈筠珏听了她的话细细打量起郑誓英,后者嘴角噙着的笑容却更大了些。
“筠知,我哪有不开心?”
沈筠知站起身,走到软榻边挨着她坐下:“我们来了你就不用怕了,誓英,你有什么不开心的都可以告诉我和姐姐。”
很多时候她对事态变化的灵敏并不如自家姐姐,但独独面对一个人情绪变化,她总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尤其是亲近之人。
郑誓英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说,只是温柔地摇了摇头。
沈筠珏在屋内各处看了看,最后发现了桌上摆开的几本小册子,仔细看了上头的内容,倏地转过身,嗓音里也窜上几分怒意:“许家欺人太甚!这便着急要迎妾室进门?”
沈筠知看向她刚才所视之物,发现册子中写得是一些好人家的女儿身份信息,年龄、性格、身体状况,一项项所罗列的条件,一看便知是在挑选妾室。
郑誓英抿了抿唇,轻声说道:“并非他们所迫,我是自愿的。”
一时间屋子里沉静下来,空气中浮动的燥热也褪去了几分。
“我之前坠马没了第一个孩子,对身体多少有些损害。再加上此番又怀了身孕,合该再为夫君找一位房中贴心之人,好为许家开枝散叶。”郑誓英一字一句地慢慢说着,听不出不情不愿,听不出不甘,仿佛是在说着别人身上的悲哀。
沈筠知攥紧了袖中的手。郑誓英到底是在说服她,还是在说服自己。
“合该?这世上没有这种合该。”她握住郑誓英的手,“你与许由两情相悦定下的姻缘,没有一位妻子会自愿为心爱之人纳妾。”
“筠知,你现在还小,以后你就会知道,做这些高门大户的妻子,总归是要让出这一步的。”郑誓英嘴角的笑意早就支撑不住,但她的语调依旧温和。
沈筠知深深地望着她,心中陡然生出些许悲凉之情。她忘了,忘了誓英和她们沈家的两个野孩子不一样;忘了誓英虽然爱的是骑马射箭,但大家规矩习得极好,是南都贵女中的典范;忘了她自己日子过得肆意,但这里终归是吞噬女人的封建社会。
有了身孕的妻子为丈夫安排妾室,为家族的香火延续着想,自古以来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她狠狠压下心中的情绪,转而问起另一个问题:“许由他知道这件事吗?”
“夫君他……知晓的。”
“他也赞成?也不反对?”
“他……夫君他说此生他只爱我一人,不论将来是谁生下孩子,都会养在我名下。”郑誓英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急切,“筠知,他是断然不会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情来的。”
“昭昭。”姐姐在一旁小声地唤她,带着些许阻止之意。
沈筠知听得明白,姐姐也能看出誓英这话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但有些话说得太明白反而是一种伤害,所以姐姐希望她能放过此事。
“可你不开心,誓英。”沈筠知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点明。
郑誓英缓缓摇了摇头,闭上了眼睛。屋外烈日炎炎,世间万物为了躲着灼热的阳光,皆出于本性躲在了阴凉的地方,只有不知疲倦的蝉鸣嘶鸣着。
过了良久,她再次睁眼时凝结了一片苦痛之色,像是再也支撑不住连日的伪装。
“对,我是不开心。我何曾没有幻想过我会与相爱之人厮守一生,可如今我要为我的丈夫亲手挑选他房中的女人,我要与他人分享我的丈夫。沈筠知,我怎么才能若无其事地继续欣喜?”
她的眼角凝了些许水光,却倔强地没有在脸庞滑落。
“这些日子我吃下的每一粒米都味同嚼蜡,每晚合上眼就是丈夫和别的女子站在一起的画面。你以为我不想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离吗?可我不只是郑誓英,我还是郑家的大小姐,许家的少奶奶,是他许由的正妻!”
沈筠知隐隐觉得自己似乎做错了事,惴惴地上前去握她的手,放缓了语气:“誓英,你若是实在痛心,其实还有很多法子。就算日子过不下去,你也大可与他和离,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产业,不会让你过一天苦日子,你还可以做回郑誓英……”
郑誓英直直地看向她,慢慢地松开了手,眼中神色复杂到让人胆颤。
“沈筠知,我不可能做回从前的郑誓英,你也一样。”
郑誓英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她的故事线也是最先定下来的。这个人物出场的时候就是有反差的,她有许多英姿飒爽的配角的影子,但同时她又是闺秀典范。姐姐是原书女主,人生道路注定前途光明;昭昭是本书女主,哪怕过程坎坷也注定he。只有“郑誓英”才是这个时代背景下大多数的“小姐”形象,性格中有微弱的反抗精神,可从小被灌输的教育又迫使她做出妥协、让步。这章文字看起来很虐,但简单概括起来只是普通妇人的一生。她们的悲剧从不在到底能不能生育或是能不能生儿子上,她们本身就是悲剧。
昭昭劝人的这番话确实少了考量,但也是当局者迷,主角不是不会犯错的神,尤其是情绪上头的时候。情感羁绊本就是这样的,包括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