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反派女配她死了又活了 > 第五十五章暗流涌动

第五十五章暗流涌动(2/2)

目录

“姐姐是不是也觉得,才一年的功夫,交子就贬了两成,太快了些。”按照向贤之在书中所举的蜀地例子,十年时间才不过贬了一成,便已给当地埋下巨大的祸患。

沈筠珏示意妹妹跟着自己离开,俩人同葛掌柜道了别后坐上了回程的马车。

“幕后怕是有人蓄意操控,哄擡物价。”车厢里只留了她们两个人,沈筠珏接着说起方才的话题。

沈筠知沉思着,微眯起眼撕咬着唇上的皮,片刻后才开口:“若想要伪造交子,又有多难?”

“普通人家没有模刻,想要自行印刷骗过交子务几乎不可能。”沈筠珏从马车内的矮柜中取出几张小面额的交子,仔细瞧着上头的印迹,“但若是幕后之人勾连了交子务或是户部……”

沈筠知擡眼望向她,安抚道:“这一切不过是我们的推测,甚至也许是几位掌柜小题大做,只是近日粮价忽然贵了些。姐姐,不论因从何起,小心行事。”

沈筠珏压下不安的情绪,点了点头,换了个话题:“母亲既然已经苏醒,可要我与祖母说说,让你们搬回去住?”

虽然沈筠知私心里觉得就这样在外面住一辈子也挺好的,但也不能不顾及母亲的意愿。

“这事我得回去同母亲好好商议,若是她想搬回国公府,到时候还要麻烦姐姐一二。”

沈筠知回到掬水巷时,才刚跨过门槛,平日照顾叶漫华的嬷嬷便快步迎了上来。沈筠知见她急匆匆的模样,而且满脸不安,以为母亲才刚大好又出了什么事,步子一软险些摔倒在地。

“小姐,老爷来了!”

沈筠知抓着身旁小可的手稳住身形,屏着的一口气松了下来:“他来做什么?”

“老爷来了之后就去了主屋,没说两句夫人便让奴婢们退了出来。”

“行,我知道了。”沈筠知点点头,同院子里等候发令的下人们说道:“你们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不过是个普通的宾客。”

宅子里的下人们一般是从外头买来的,自然听命于主人家;剩下那些从国公府带出来的,这些日子也看明白了当家的那几位主子是如何的狼心狗肺,且三小姐平日待她们不薄,故而也是忠心耿耿。

沈筠知走到正屋门外,听见里头隐约传来两人的交谈声,扬声喊道:“母亲,我回来了。”

不一会儿叶漫华便亲自来给她开了门,牵着她的手朝屋里走去,小声在她耳边说了句“你父亲来了”。

她今日为了在外走动便利,特地穿了身裤装,国公爷见到她的打扮面色不虞,开口便是斥责:“你母亲说你前些日子受了伤,一个女儿家家,不好好养病成日往外跑成什么体统。”

还没轮到沈筠知回话,作为妻子一向对丈夫言听计从的叶漫华上前半步挡在了沈筠知身前,呛起声来:“老爷当了一辈子的少爷,怕是连一斗米值钱几何都不知道吧?这一大宅子的开销,还有为妾身治病的钱,就靠府上给的月例,如今摆在老爷面前的怕只能是两具尸首。”

叶家当年不过是个六品小官,且迁居扬州多年,在南都并无根基,所以叶漫华嫁进沈家的时候嫁妆里并没有良田旺铺,几套拿得出手的珠宝首饰还是二老积攒多年留下的。

但她一个做女儿的能赚些阿堵物对于沈老爷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反而眉头皱得更紧了些:“荒唐,若是缺钱用便让人去账房支取,沈家还能养不起几个人吗?”

沈筠知见母亲还想同他争论,连忙拉住了她的手,拔高了音调问国公爷:“父亲今日突然到访,所谓何事?”

“你母亲大病初愈,你又受了重伤,虽说有仙人指示要你们移府别居才能逢凶化吉,但毕竟还是一家人,我理应来探望。”

沈筠知克制着自己不露出一个嘲讽的笑,不是方才还说,她受伤的消息是叶漫华告诉他的吗?

“那既然您已经看到母亲与我都安然无恙,父亲还是早些离开的好,免得沾染了晦气。”

这话说得是扇枕温席,全然为他着想,只是听着十分刺耳。

“峰儿呢?”国公爷没有深想她的话,语气中多了些真心实意的关切,“今日下朝遇见了他的老师,说峰儿这几个月翻然改进。这个时辰学堂应该已经放了课,他怎么不在家中?”

原来是来看儿子的。虽说国公爷对小辈们一视同仁的冷漠,但对于未来有可能继承卫国公之位的嫡子,还是多有挂心——尤其是他的学业。

叶漫华看了女儿一眼,她知道这些时日儿子读书用功上进,按照姐弟俩之前约定好的,放课后便能去一个老木匠师傅那儿学手艺。

叶漫华对自己儿女本就心慈,舍不得他们吃苦,往日顽皮赖骨的沈筠峰现在都能好好读书了,已是让她欣慰万分,只是爱玩个木头罢了,她又怎会拦着。

但这种不入流的志趣若是被国公爷知道……

“我请了师傅教弟弟骑马,这个时辰他还在上课。”一个随口扯的小谎能解决很多麻烦,沈筠知说得得心应手。

国公爷听罢果真满意地点了点头:“之后得了空,便把他带回家里,母亲也甚是想念她的乖孙。”

写向贤之和昭昭的对手戏的时候,我一直不断想起《长安的荔枝》这本书,如何将历史、政治、人心从故事里以小见大,这本书便是典范。可惜以笨作者的知识储备和笔力还支撑不起这样的故事,惭愧惭愧。

Ps:经济学相关并不严谨,我只是个文科生qaq,是根据通货膨胀那套瞎想的,大家也就随便看看qaq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