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 牡丹花下鬼刘骜(36)

牡丹花下鬼刘骜(36)(2/2)

目录

在这宴会上,长安的学子,与外地来的学子,差别还是挺明显的,毕竟平日的见识积累,十分不一样。

只是,到宴会最后,赵飞燕出场,展示她独门的踽步,还有她传闻中的“掌上舞”时,不管是大臣还是学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呆若木鸡。

其实别说大臣们,连刘彻都忍不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赵飞燕身上,毕竟她的舞姿,不仅倾倒了刘骜,还在史书上留下了名。看着赵飞燕的舞姿,刘彻的脑海里,又浮现了天幕对赵飞燕的评价,她在舞蹈上不仅十分有天赋,还十分刻苦,用心钻研,所以才能创出踽步这种独门绝技,“掌上舞”更是令后世人都遐想无限。

刘彻只在天幕中看到过“杨贵妃”的影像,不过看到赵飞燕轻盈的舞姿,整个人如仙子一般要飞走似的,果然是环肥燕瘦中的瘦。而赵飞燕的掌上舞,自然并不是真的在掌上起舞,可是她那缥缈的身姿,让人觉得她好似没有重量一般,所以能在宫侍们捧着的玉盘上翻飞舞动。

赵飞燕一直在注意皇帝的态度,见皇帝一眼不错地看着自己,赵飞燕顿时备受鼓舞。当初她便是靠着跳舞,吸引住了皇帝的全部注意力,才顺利进宫承宠的。如今再看到她跳舞,皇帝也能忆起往昔,两人恩爱之时吧?

这一次,赵飞燕真是用了十分的努力在跳舞,呈现的效果也十分好,不仅令学子和大臣们如痴如醉,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吸引到了皇帝的注意,复宠有望了!

可惜,很快一盆冷水就浇了过来,宴会散后,皇帝并没有召赵飞燕侍寝,而是独自回了未央宫。本以为喝了不少酒的皇帝会倒头就睡,没想到他回去后,未央宫又像往日一样,点亮了蜡烛,皇帝又开始处理国事了。

刘彻是想趁着印象还清晰的时候,将对学子们的授官的事,大致记下来。

于是,这一夜,未央宫的烛火,反而亮的更晚了。

而这一晚后,皇帝在高台上宴请学子们的情形,就已经在长安城中传开了,除了各种美酒佳肴,令人回味之外,那乐声,还有赵昭仪的舞姿,更是令人赞不绝口。

那些没机会亲眼看见的人,只听这些学子们口中讲出来的,就已经觉得神往不已了,万分懊悔自己为什么没能被皇帝选中,也去参加他的宴会,好品一品那上好的酒菜,看月下仙人之姿。

“我和你们说,真是听别人说一百遍,都不如自己亲眼看一遍,啧啧……此生难忘啊!”

“别说了,我这就回去读书,下次科考,定要中选才行!”

别人打趣道:“旁的事不能让你生出几分努力的心思来,赵昭仪的舞姿倒是可以!”

众人哄笑。

不过这次皇帝的宴请,也让人们切切实实感觉到了,皇帝对中选的举子的不同,尽管开宴之前,与皇帝的对答让学子们倍感压力,可宴会也是实实在在费了心思的。

这次科考下来,大家也完全看到了皇帝要取才的决心,看到了皇帝想要创造盛世的意志。

宴会后没几日,皇帝授官的名单便出来了,其中有中央官职,也有地方官。

另外还有一些人是“候补”,意思是暂时没有合适的官职,待有合适的就会补上。

这次的授官,结合皇帝取学子的方式,有些聪明人已经咂摸出一些味道来了。皇帝确实是有意避免选太多长安的学子,而特地将更多的名额与机会,留给了各地方来的学子。

而且,根据此次授官可以看出,长安的学子,不少都被派往地方做官,而地方上的学子,特别是来自偏远穷苦地方的,反而有机会留在了长安,给的官职虽然不大,但细细琢磨就会发现,所做的事少不得要送往迎来,要与许多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的安排,说明了什么?说明皇帝确实是有意安排这些学子在锻炼的。

也有人慢慢明悟了,皇帝取士,才学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除了才学,此人的心性品格、籍贯、擅长于不擅长之处,都是皇帝要考虑的东西。

大汉的第一次科举,在刘彻的悉心安排与推进下,算是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选出来的士子,正如王莽说的那样,地方学子和长安学子之间水平差距挺大的,四六开的比例,已经是他思前想后以后,才做到的抉择了,所以还是要加强和提升地方的文教水平,要催促王莽,复兴乡学的速度还要再加快一些。

而被刘彻惦记的王莽,在来自长安的信件中,得知了此次科考的结果后,也松了口气。他心中本十分担忧,脑中有无数个会出问题的设想,因为他在地方看到的乱象实在是不少。幸好长安是皇帝亲自坐镇,所以地方上的牛鬼蛇神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至于授官的事……王莽笑得更加意味深长了。

他如今已经明白了皇帝的苦心,所以也猜到了皇帝如此安排的用意,地方上的学子,需要锻炼的是弄懂长安官场的那些显性隐性的规矩,要多多长见识;而长安的学子,也和曾经的他自己一样,需要的是下到地方去,直面真实的百姓生活,去看大汉的基石,是什么样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