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4)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4)(2/2)

目录

朱元璋想了想,对朱棣道:“要不,咱们还是把宫里一些古玩字画啥的,放进陵墓里陪葬吧?”

朱棣苦笑:“父皇,先不说陵墓里塞不塞得下,就算塞下了,您不怕盗墓贼天天盯着您的陵墓,让您睡不安稳啊?”

朱元璋哽住,他是老农民思维,贫民家摔个碗都心痛好几天,弘历那么毁宋瓷和书画,朱元璋当然是心痛得不行。贫民家的做法是把东西收起来,锁好,可是贫家的破碗没人偷,古玩字画有的是贼惦记啊。

玄烨依旧捂着胸口,他没想到,这个孙子不仅在书画界大杀特杀,连瓷器都没放过,败家子真是形容得恰到好处!他要在瓷器上刻字就算了,大清的瓷窑也能烧出很好的瓷器,有些比宋瓷还好看,还难烧,为什么他不肯烧一窑瓷器,然后慢慢刻呢?

玄烨都要怀疑,弘历这家伙是故意来败家的了。

【这件事,你就算是问弘历的亲爹和祖父,也会说他是败家的。说弘历是文物刽子手,也一点都不为过。可是弘历不觉得,作为皇帝的他,身边的人只会捧着他顺着他,根本不会劝谏。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毁掉那些珍贵的文物。在他心里,别说是宋瓷汉陶,别说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就算是秦始皇亲自刻的竹简,被他拿到手里,他欣赏的也不会是秦始皇在上面留下的痕迹,和他雄才伟略的治国方针,而是觉得:这东西有些价值,我留个名儿,刻上几句我的原创诗,定能让这竹简伟大几分。他完全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觉得世间万物都是为他而生,围绕着他在转的,能理解这种心态么?有点像男频大男主的世界观,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握,一切与他发生联系的事物,都是那些事物的荣幸。】

【所以,这种心态的弘历,是不会觉得自己在毁掉珍贵的文物,不会觉得自己他就是文化艺术届的浩劫的。当然,还有些文物,凭借着巧妙的运气,躲过了弘历的魔爪。那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弘历在得到这这副画以后,当然免不了要盖上好些章,然后在上面留下一些感想之类的。后来人们发现,弘历得到的这幅,其实是赝品,真迹根本没有落入过弘历的手中。如今看看赝品与真品的对比,赝品虽然是假的,但也像美人脸上多了几块斑和麻子,一旁的真品在这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干净清爽且有韵味了,对欣赏者的眼睛也友好太多。】

《富春山居图》是长卷画,正如天幕说的那样,那副赝品上不仅多了好些个印章,还有许多与画面一点都不协调的字,果然是喜欢在长卷书画上做手记。

几个帝王们看得都直翻白眼。

这一幅是因为运气好,所以逃过了弘历的荼毒,可是在这背后,有更多的书画作品被弘历给糟蹋了。

嬴政看着那长长的卷轴,有些被那十分富有美感的山树等图景吸引住了。除了感受到了画的美,他还很想知道,这长长的卷轴的纸,是如何做出来的。

前头他看过好几朝的皇帝,批阅的是可以折叠的纸奏折,现在这样一副长长的画卷,令他更想要得到这种可书写的东西了。那么长一卷,除了作画,还能写很多字吧?一卷就能写上一整车的竹简所承载的字数?

李世民看着《富春山居图》,也赞道:“确实是不错的画作,可惜只能远观,不能近些看,想看看他的笔触与墨韵。”

李治也捏着下巴道:“看来,后世各朝都涌现了不少才子能人,前头的那副骑马像,这副山水画,都颇具美感和韵味。”

李世民笑了笑,又叹道:“这就是生早了的坏处。”想起《快雪时晴帖》的下场,李世民还是觉得心痛,太可惜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就是不能落入不会欣赏它们的人手中,否则就会受到那样的虐待。

赵匡胤在《富春山居图》出来的时候,已经开始默默欣赏了。

真迹给人的感受,与赝品是不太一样的,会欣赏眼力好的人,能欣赏到书画作品中的妙处。

赵德昭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书画发展虽一脉相承,但能不同时候的创作者,总有不同的风格,给人不同的感受。赵德昭感觉有点说不上来,这幅画是什么感受,但是就是感觉画的很不错。

对于《富春山居图》,玄烨当然也知道这副黄公望的名作,听说弘历拿到的是赝品,玄烨反而松了口气,第一次庆幸,皇帝拿到的是赝品。回过神来的玄烨,忍不住苦笑,这想法真是太吊诡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