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反转李隆基(41)(2/2)
安禄山一愣,他确实想过,杨国忠一倒,自己就能升任宰相。
可是,皇帝不久前才发布了新政,宰相不可兼任节度使一职,若是他升为宰相,直接到长安当官了,那意味着河北就要交出来,不在他手里了。
安禄山第一反应还是推拒,只是他之前就流露过想当宰相的意思,现在推辞,未免显得前后不一,惹人怀疑。
于是,安禄山眼睛一转,一脸欣喜地跪下磕头道:“谢圣人隆恩!谢圣人隆恩!”
李世民眼睛眯了眯,他猜测了安禄山好几种回应,这满心欢喜地应下,也在他的预料中,可是这是他猜测中最坏的一种情况。
“快起来吧!”李世民看着戏精安禄山道。
“是!圣人!”安禄山飞快地爬了起来,周围的大臣还以为他是得偿夙愿,纷纷拱手道贺。
一下朝,李世民便将自己之前写的军队调令拿出来,命高力士发出去。
高力士一时之间还摸不着头脑,安禄山不是接受了宰相一职么?那样他就不能当节度使了,为何皇帝还那么紧张?
发出调令后,李世民又命人传召封常清、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觐见。
高力士整个人绷紧了起来,难道皇帝觉得,安禄山还是会反?
李亨本在外面,听说了这事后,急急忙忙来找高力士,打听这是怎么一回事。
高力士摇头:“奴婢也不知晓。上朝时,大家分明已经要让安节度使大人当宰相了,结果这时又召见几位将军。”
封常清和高仙芝,就是仓促迎战结果打了败仗后,被李隆基砍了头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则是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出了大力气的,这是天幕说过的。
皇帝召见他们,让看过天幕的他们,不得不多想。
相对于李亨的慌张,李豫和李倓兄弟二人则是困惑:“圣人为何这样做?”
“肯定是事情不太妙了,圣人才召见他们吧?”李倓猜测道。
李豫道:“这都看得出来,只是是什么事情,让圣人觉得不妙了呢?”
李倓想了想,摇头说:“除了安禄山造反,其他的我还真一时半会想不到。诶,大哥,你说安禄山是不是真的要反啊?”
天幕说,安禄山造反的原因,与他和杨国忠的矛盾有关,被人家堵了上升通道,所以不高兴,再加上他在河北经营的基础,才反的。现在杨国忠都被抓了,下了大狱,这最大的敌人都倒了,安禄山应该没那么容易反了吧?就算是要反,也没那么快啊。
李豫摇头:“升官在即,安禄山何必呢?”
“那也不好说啊,你别忘了,现在是当宰相和当节度使,只能选一个。万一安禄山觉得当节度使这样的土皇帝更舒坦呢?”李倓的语气显得有点不正经,却让李豫心弦忍不住绷紧了,是啊,万一安禄山既要又要呢?
脑子里翻江倒海一阵后,李豫叹了口气:“就算是猜准了又如何?咱们兄弟二人,又没有那阻拦住安禄山的才能。”
李倓一下子蹦了起来:“大哥你不可不能这么说,天幕说了,咱们父王六年没完成的事儿,你上位不到两年就干成了。”
李豫嘘了一声,令他小声点,别让人听见了,又节外生枝。
自从看完天幕后,李倓知道了李豫会当皇帝,就直接把他当成未来皇帝看了,以前还只是说大哥你厉害之类的,现在直接就是把他当皇帝的事儿挂嘴边了。
李倓瞥了一眼外面,道:“大哥你安心,我有分寸的。不过大哥,说起来,除了今天这事,你不觉得看完天幕以后,圣人也像是变了个人一样么?虽然咱们一直想办杨国忠一派,可是圣人的速度也太快了,以圣人对杨国忠的宠信程度,听个天幕就直接翻转了?还有父王辞去太子之位一事,我探听说是高公公劝了父王,可是以父王的性格,圣人没下圣旨说废太子,他是死都不会让出太子之位的,怎么就轻易放弃了?一定是有咱们不知道的事。”
李豫只觉得头疼,自己这个弟弟什么都好,脑子也算聪明,也有些才能,和那些纨绔子弟不一样,可最大的毛病就是嘴里兜不住话,肚子里藏不住心思。
“你呀!”李豫还是忍不住上前,给了弟弟两个爆栗子,“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多听多看少说话?!”
李世民:哎呀呀,跟那小胖子演戏还真累人,比和魏征他们吵架还累!
李亨:安禄山要当宰相了,老祖宗干嘛还调兵遣将?
李豫李倓:总感觉你有秘密瞒着我们。
安禄山:背后凉嗖嗖的,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