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 两级反转李隆基(31)

两级反转李隆基(31)(2/2)

目录

但眼下似乎不是什么好时机。

高力士回到李世民身边,正琢磨着什么时机如何开口最好,却看到那桌子上,摊着皇帝刚刚写的字,看清那字迹后,高力士如遭雷击:那不是皇帝的字迹!

作为皇帝的贴身内侍,跟着李隆基四十多年,高力士可太熟悉李隆基的笔迹了,哪怕随着年龄的不同,李隆基的字迹发生了一些变化,可眼前这字,跟皇帝以前的字完全不同!

高力士擡眼看向皇帝,发现眉眼没什么变化,就是气势更加强盛了,可低头看看那桌上的字,完全是另一个人的样子,高力士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高力士偷偷摸摸观察皇帝的时候,李世民的注意力完全在天幕上。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大唐不是有一个安禄山,而是有九个十个安禄山,每一个节度使都拥兵自重,都可能进行叛乱!所以其实这个时候的大唐,是危机四伏的。但不管是朝廷,还是节度使,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唐朝的统治阶级,是掌权的人。这次的叛乱,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与矛盾。】

【但不可忽略的是,统治阶级与百姓阶层之间,也充满了矛盾。而这个矛盾,主要是来源于统治阶级,特别是朝廷对百姓的剥削压迫。大家都知道,古代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所以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就是地主阶级。而且千百年来,土地一直是私有制的,就是你买下这块田地,要怎么种,要用来干什么,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像咱们现在,土地归国家所有,每一处耕地都登记在册,不能轻易更改用途。】

【但唐朝时,土地是可以买卖流转的,于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不断朝着少部分统治阶级手中集中,也就是土地不断被一些大地主通过购买强抢等方式,集中到了他们手中,农民失去手中的土地,没有了可以依赖生存的生产资料,便只能迁徙流亡。表现在外的就是均田制被破坏,农民们被迫寻找其他活路,成为流民,生活艰难困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隆基在长安皇宫中过着奢靡的生活,不仅是他自己,连带着杨贵妃的家人,也奢靡挥霍,声色犬马,这样的事不仅长安的人知道,天底下的人大多都知道,否则不会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了。而李隆基与杨家人享受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普通百姓们身上搜刮而来的啊!】

【这种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要愤愤不平罢?皇帝锦衣玉食,各种享受可以理解,因为他是在那至尊之位上的人,可是杨家人,许多百姓估计都会愤愤不平地问:“凭什么!凭什么杨家人什么都不做,靠着一个迷惑君王的女的,就可以那样肆意挥霍?”可是没有人能回答他们,统治阶级更是不屑于回答他们,因为统治阶级早就听不到百姓们的哭声了。】

嬴政从此处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土地便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此话倒是极为正确,一国都靠百姓在土地种粮食、织布匹来养活,所以只要牢牢控制住土地,便能最有效地控制住整个国家!土地国家所有?这好像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嬴政双目渴望地望着天幕,希望天幕能多讲讲土地归国家所有的事,但天幕的重点还是在讲天宝年的情况,因此没有过多赘述,这让嬴政有些失望之时,也只能靠自己去琢磨了。

刘彻挠了挠头,他对打仗扩充疆域很熟悉,也知道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对中央的威胁有多大,但是说到经济庶务,他就没那么通晓了。

“土地?土地确实是命根子,什么都靠地里生出来呢!只是,土地集中在地主手里,问题会有那般严重么?”

汉前面只有秦,而秦二世而亡,时间太短,根本没那么长时间发生土地兼并,也没法给汉提供太多的参考,所以刘彻有点点抓瞎了。

赵匡胤摸着胡须沉思,天幕此番话,又透露出了极大的信息啊!而且不少都是以前从未听过,也未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东西,什么生产资料,什么土地国家所有之类的,一个个都属实有些陌生又难懂。盼着天幕多说一说吧,天幕却没深入说。

赵德昭听了那些新奇的词儿,也想问问赵匡胤,希望看书贼多的父皇能给自己解疑答惑一下,可是看到赵匡胤的眉头像是能夹死蚊子一样,赵德昭又把一肚子问题咽了回去。

父皇也在思索呢,估计问也问不出来。

赵德芳则直接忽略了那些他听不太懂的东西,十分赞同后面的话:“不只是大唐的百姓,我也想问一问呢,杨家人凭什么啊?一不事生产,二不能辅佐君王,反而把朝政弄得更乱了,凭什么享受那么奢华的生活?”

赵德昭回答道:“就是因为没有享受那等荣华富贵的资格,所以才会举家覆灭!芳儿,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只有配得上那个位置的德,才能帮你坐稳那个位置。”

赵德芳点头:“杨家人确实德不配位,但这个德是指的德行吗?”

赵德昭便给弟弟细细解释器了这个德的含义。

朱元璋将茶碗盖上,发出“叮——”地一声,但他声音一下子就盖了过去,嗓门极大地问:“统治阶级?统与治,我能明白,这阶级是什么?”

朱棣尝试着理解:“阶级,是台阶与层级的意思?就像台阶有一级一级的,是因着高低的不同,这阶级的意思,便有相似之处吧?”

朱元璋看了看不远处的台阶,指着道:“若像那一般,统治阶级便是在上头,

朱棣思来想去,没想到合适的词儿,毕竟天幕说到百姓,也是用的阶层这个词,而不是阶级,说明百姓与统治阶级并不相对应。捉摸了许久,最后朱棣老老实实道:“对不住父皇,儿臣也想不出来,只堪堪想出一个‘被统治阶级’。”

嬴政、刘彻、赵匡胤、朱元璋、朱棣:哇!求补课!生产资料是个啥,土地又怎么归国有了?不属于百姓了?这国家怎么干得下去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