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 两级反转李隆基(18)

两级反转李隆基(18)(2/2)

目录

赵德昭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就听到赵匡胤道:“因为李隆基不再年轻了,而且他自己也是靠政变上位的。”

赵德芳还有点琢磨不明白,赵德昭却是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看着亲爹有些感叹,又有些了悟的神情,赵德昭知道,赵匡胤也是想到了自己。他大动作收拢兵权,和李隆基担心太子发动政变上位一样,害怕别人学自己。

而不再年轻,说明失却了锐气了,不想再一往直前地猛冲了,只想守成。

赵德昭突然觉得,当了皇帝的父亲,其实也没有那么高高在上和遥不可及,他也是有平常人一面的。此时的赵德昭,终于褪去了父亲被皇权与地位笼罩的样子,看到了他身为人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这样的父亲,不仅不让他觉得不好,反而觉得真实,觉得亲近。

朱元璋也在教育朱棣:“对待儿子,特别是高炽,好是一方面,但也得下得了狠心。李隆基这便是下得了狠心,却用错了地方,让父子间冷了心。”

朱棣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自己亲爹比自己会教儿子,毕竟大哥朱标那般出色优秀,所以乖乖洗耳恭听。

说起朱标的事,朱元璋突然发现,自己与朱标这个儿子的回忆颇多,可对朱棣兄弟几个,温情的回忆就少了不少,说着说着,突然涌现出了一些对儿子的愧疚之情来。

“你莫要学我,待几个孩子差别太大。”朱元璋突然转了口风道。

朱棣忙跪下:“父皇千万不可这般说。大哥是太子,肩负家国重任,理应得到父皇最多的教导和宠爱。”

毕竟大哥是真值得。

朱元璋让他站起来,只道:“你记住我的话便是,有些事真错了,当皇帝的也得认错。你们大哥很好,你们也很不错。你们兄弟只见没有生嫌隙,是你们很好,是好孩子,与我这个当父亲的做得不对,没有关系。”

朱棣这才站起来,道:“儿臣谨记父亲教诲。”

朱棣自己儿子不多,还夭折了两个,要平衡起来倒是不难。

就对太子与皇帝的父子情这件事上,大明父子还是笑傲帝王群的。

李世民本也奇怪,李隆基为何一心偏宠外人,对李瑛李亨这些个亲儿子,却那般残酷冷血,当他将李隆基与赵构朱祁镇等人对比时,就觉得是因为李隆基实际与赵构朱祁镇一样,爱皇位爱权势爱自己,一切都只凭自己的喜好来,所以才会这般荒唐。

高力士站在身后,内心翻涌沸腾,很想说点什么,辩解一下,可是天幕所说的都是真的。

对于李林甫,高力士虽从他那里得了一些好处,却也知道,这是个不能轻易得罪的小人,在这些年里,他也尽自己的所能,护着太子李亨,以免李瑛的悲剧重演,造成朝局动荡。

只是,对李林甫的那些所作所为,高力士知道的并不比皇帝多多少,李林甫背地里残害忠良、排挤贤才的事,他听得也是目瞪口呆的。

高力士本以为皇帝会问问他,结果皇帝根本没出声。

李世民没想过跟高力士求证什么,李隆基不知道的事,高力士并不能知道多少,重点是,李林甫的小人本质,李隆基并非不知道,对李林甫特意针对打压太子一事,李隆基也十分清楚,可他不仅没护着太子,反而有些乐见其成,这令李世民十分愤怒。

李隆基心里在想什么,李世民可太清楚了。至于天幕说的那些事,李世民虽不知道,却能猜到一些,小人的本事,也就那么一些了。

李世民除了愤怒外,还感到心痛,心痛那些贤才被排挤打压,心痛大唐王朝失去那些人才,导致国力渐衰、日趋走向危险边缘。

大唐王朝能走向盛世辉煌,就是因为人才济济啊,李世民又忍不住冒出了眼泪。

【李林甫就是靠着这些手段,不断打压贤才良臣,导致真正有才能有品行的人,无法入了李隆基的视野,他自己才做了十九年的宰相,成为了唐朝时在相位最久的人。牢牢把持了权柄十几年,可以想象这些年里,那些被他排挤的人有多少。唐朝因为经济空前发达,文化十分兴盛,读书人和人才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可李林甫在位十几年,就让大唐人才生生断了代,朝中权力被小人把持,他简直就是唐朝人才的百草枯,也是大唐江山的一剂断肠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