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2)
从许渊家中搜出。
当日贺茗搜查的是陶府,是以没搜出这条手串,无人知道,许渊在容城,也悄悄买了一处宅子。
珍宗脸色阴沉,她举着手串在赵婉面前晃了晃,“赵卿既说冤枉,朕愿意相信你一次,朕从前听傅文提起,因你差事办得好,她便将那条粉紫色的手串送给了你,你现在拿出那条手串,朕就信你如何?”
赵婉苍白着脸擡头,“臣...臣...”
“你再看看这封信!”珍宗将手中一沓信甩到赵卿脸上,赵卿拿起一看,正是她示意陶玥,给娜日迈写的信。
等北胡可汗与中原相商互市成功后,由娜日迈领兵侵犯中原,造成毁约假象,而那一车车送给珍宗的北胡物品,全是破烂损坏的,好让珍宗因此迁怒于北胡人的言而无信。
这一次,只要两方开战,珍宗绝无可能再原谅北胡,定会发出大量军队粮草赶往边关,而北胡人极其善战,虽军队人数不比女国的,但她们手里,会有一份详细的兵马草粮布行图。
只要女国乱了,赵婉便可以借北胡人的手,推翻整个女国王朝,她再趁机坐上高位。
为此她苦心经营十几年,为防止她的目的被人发现并告发,她以各种手段,将朝堂上许多朝臣全拉拢过来。
“这些年,朕一直命人调查空银案,每每案子进展到一定时,所有线索全都莫名消失,无影无踪,接着,转向另一个虚假的真相里。”
“而你,便是那个,为数不多的人里,可以全程最先得知案情如何的人。”珍宗起身,慢慢走向赵婉,
“朕从未怀疑过你,只因你曾是傅文门下学生,朕如今想问的是,当年是因为傅文手里空银案的证据威胁到你,还是因为你早就想取傅文而代之,便设下此局,引朕信了谎言?”
赵婉一下哭起来,跪下哀诉,“臣从未有过不轨之心,这么些年里,臣鞠躬尽瘁,只想做好臣的本职...”
珍宗却冷冷打断她,“现在想来,能让傅文当时,放心地将手中收到的密信和证据,交出去给人看的,也只有你了,毕竟,当时傅文是你先生,你又如此有出息,她是那么的信任与喜爱你啊。”
珍宗什么都明白过来,这个人面兽心的赵婉,披着一只人皮,亲自将栽培自己的老师,借他人之手,做出假证据诬陷老师,送老师上了黄泉。
而后她踩着老师的尸骨,一路往上爬,甚至,犹如一只白眼狼,开始觊觎起主子的王座,她暗中拉拢上下朝臣,壮大自己的势力。
珍宗此生最耿耿于怀的,就是被沈瑶欺辱的那些年,赵婉看准这一点,利用她的憎恨心,布了此局,干扰了空银案的视线。
因傅文是逆党沈瑶旧臣一事,阻挡了当时大理寺调查空银案的脚步,利用这个空隙,赵婉命苏茜大姨,朝中侍御史苏大人,苏媛,安排人进傅宅里,把所有证据全部销毁。
谁知苏媛还没来得及销毁证据,就被苏欣悄悄换走证据。
而后更加隐秘起来,为了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赵婉更加积极拉拢各方朝臣,凡是能对自己的事有所帮助的职能,他全都安插进自己的人。
可惜珍宗始终没有放弃调查空银案,赵婉深感这样下去不行,干脆送上半真半假的证据和人,想让珍宗速速了结这个案子,谁知,她的手下,陶玥,选的人是杨泠。
一个曾经死也无妨的赌鬼。
没有人想到,这件事里,唯一的变数是杨泠。
她确实如赵婉所料,被关在牢狱中,什么也做不了,可她身后,竟能有一个人,为她笼织整张屏罩,护她在里面不受侵扰,一步一步将整件事情推向另一个方向。
而莫名被查出来的诸多线索,也逐渐出现在众人面前,按着这些线索往下查,终点一定都停在她赵婉身上。
比如当年那份密报,上面层层通关的记册里,就按有她赵婉的指印。
比如,那记册里记载的运货路线,从边关假意去西罗方向,实则在西罗绕道进北胡。
从始至终,就没有什么西罗勾结,什么杨泠写给西罗的军粮信,全是遮人耳目的障眼法。
连货物绕道西罗,也不过是赵婉心思深重,想干扰大理寺查案视线而如此行事。
她赵婉,真正勾结上的,是北胡旧派大臣,是北胡的王女,娜日迈。
是以后面得知皇城司和钟然手里,突然各收到一份详细的密报时,赵婉开始坐立不安,这会是什么样的线报?
她想看一眼,谁知贺茗、钟然二人与傅文完全不同,不仅无惧赵婉的职大,不受赵婉的虚情假意,还不卖赵婉一个情面。
赵婉没见到这个线报,她要如何获取情报呢?
她还没来得及走下一步棋,路仲竟被傅琴暗中带回了容城。
这个早就被她遗忘在脑后的逆臣之师。
事情开始失控,珍宗对空银案关注越多,赵婉担心的事也发生了,傅文案被重启。
不,是几件案子,一同被重启彻查。
究竟是谁,这么多年里,暗中搜罗了她的那么多线索,而后一击致命?
赵婉感到有个极其可怕的对手在背后默默注视了她许久,这个对手好似知道她的所有一切,这么多年里却一直暗中蛰伏不动,安静地看她做下一件又一件罪无可恕的事。
这个人会是谁?她的所有,是否都会毁在这个人的手上?
直到北胡可汗娜丽娜亲临女国那一日,赵婉再沉不住气,陶玥不来找她,她也要给陶玥下令,再寻一个替罪羊出来,一个杨泠已经不够了。
而杨泠,必须得死,赵婉命令下去,暗中杀死杨泠。
五月初,至诚空银案、傅文谋反案、杨泠细作案,三件案件,重新打回审理,杨泠不会被春末问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