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2/2)
包括顾璨和高良东等人,他们以为徐瑾一直和顾然在一起。
与其跟着慢吞吞的一行人,先行一步的她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徐瑾在确认安危之后留下阿犽陪着顾大哥,自己带着人直冲京城。
拜前方战事顺遂之便,徐瑾顺利的一路骑行进长安城,并早于所有人到达了皇宫内。
汪大海没想到原本稳妥的局面硬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损失了半数以上的御林军。
脾气本就不好的他连抽了下属几个耳刮子之后,突然想起了苏子义,这个心肝狠厉得连虎毒不食子都当被狗吃了的人,可不是个共患难的臂膀。
苏子义别得不说,要是真败走了,逃离皇宫的时候,绝不会带上他汪大海,不踩上他一脚就不错了。
汪大海阴森森的目光瞅着远方天际慢慢淡去的浓烟,心底渐渐有了决断。
而此时苏侯爷的心情也如同跟斗云一般,翻了十万八千里后,翻船了,在大皇子死后,没了掣肘的同时也没了背锅人,而这一切的缘由都是他小看了明靖帝,小看了永宁侯府。
广陵侯府的暗卫随时都可以护着他冲出皇宫,就是府里也早已留下了后手。
但只要一想到自己布局多年、唾手可及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成了水中倒影,哪能让人甘心。
硝烟散去的太和门内外,顾勇一步步越过满地的尸体和兵器,看着那座沐浴在金色光芒中的皇宫。
眼底浮现出几天前,他把妻子送进宫的画面,也是在这里,看着她的马车往里驶去,掌心的温度迟迟不退。
如今,妻子依旧在那里等他。
阿珏,我来了。
身后的顾璨脸上挂着飞溅的血痕,狭长的凤眼中火光熊熊,连日来的愤怒、愧疚、仇恨都深深积压于心底,犹如一座愤懑已久的火山,将那份炙热冲向天空大地。
最后面,慢吞吞进来的唐墨则是神态悠闲随意的多,还有闲情逸致拍拍他袍子上的烟灰。
他的身世已明了,眼前的重担不是他的责任,而锦乡伯府也好好的杵在原地,一个不少。
他只需要有仇报仇就可以了,而他会给苏子义一个大大的惊喜。
太和门前的御林军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都跪地投降了。
顾侯爷指挥几个人带队分别前往各处宫殿搜索苏侯残党,而他自己则带着儿子前往金銮殿,韩老他们应该在那里,希望一切平安。
情况是,大多数官员们见到顾侯时简直是用看救星的眼神盯着他们,无他,谁会愿意和一堆惨状无比的尸体待在一起。
还有那群看起来古古怪怪,杀起人来却毫不手软的凶徒,是的,个个看起来凶神恶煞。
“阿瑾在这里。”顾璨一愣,无比紧张的四处张望,却只有簌簌风声回应他。
徐瑾是在一座荒凉的偏殿中找到成嬷嬷的,还有长公主的遗体。
或许觉得一个老嬷嬷和一具尸体不会有什么用处,但毕竟一个曾是皇室,那些御林军们草草的把她们扔在了荒芜的宫殿内,就再也不管了。
如果不是康公公带路,徐瑾等人或许还要找上好久。
徐瑾跨过门槛的时候,只看见一个披头散发、脸色蜡黄的老嬷嬷靠着张破旧的贵妃椅,倚坐在地上。
而贵妃椅上那闭着双眼,一动不动犹如在睡梦中的人,就是曾经搂着徐瑾亲如母女的长公主。
知晓是一回事,而亲眼目睹又是另一回事。
悲伤之河在徐瑾的胸腹间急速奔腾、逆流而上,而后终于承受不住这沉甸甸的分量而落下来,滴在地上,烫在心间。
“姨母,阿瑾来了,姨父和大哥还有元景都来了,咱们一起回家。”
徐瑾双膝缓缓跪在地上,伸出双手握住姨母那早已冰冷的手,目光移动中见对方胸□□叠的衣襟上是刺目惊心的暗红色。
那一箭本是射向顾璨的,而姨母做了天下所有母亲都会做的事情。
也是顾璨现今如此痛苦的一切缘由。
本不是他的错,却也是他的错,也许还要算上她的,她不应该在那时候离开长安城。
短短几天时间,成嬷嬷似是苍老了许多,原本还是半白的头发如今已是一片花白,眼中的精气神似是一下子消散了,只有在看到徐瑾进来的时候忽而亮了一下,又归于沉寂。
“嬷嬷,你可要好好的,接下来的事,还要靠您呢,元景也要您看顾呢!”
徐瑾的话似是提醒了成嬷嬷,她眼看着嬷嬷深深吐了口气,便示意如娜等人来帮嬷嬷,自己则慢慢退出殿外,望着不远处灰色斑驳的宫墙上那一丛丛的爬山虎,泪水退去,终是留下一片酸涩。
苏子义最终还是没能成功逃出这座皇宫,不是他不够快,而是在最后关头汪大海反水,带人堵住了他唯一的退路。
两方纠缠间,顾璨带着一干将士们赶到,银色长剑直指中心的苏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