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2/2)
“侯爷,大少爷和二少爷回来了,在长公主那儿。”
顾大管家在顾侯爷跨过门槛的时候,匆匆迎上,脸上带着止不住的笑意。
他们居然比原定的还要早回来,顾勇脑海中闪过什么,惊得一时没有抓住,迈开步伐朝府邸深处走去。
“爹”“爹”
顾然在父亲踏进正厅的时候就站了起来,他的身体依然清瘦,但曾经苍白的唇色已有丝丝血气,伸出的手臂上青筋不再凸起,而是能看见纹理慢慢成形。
顾璨正在母亲面前说着庄子上的趣事,把长公主逗得都合不拢嘴,回头看见父亲呲溜的站了起来。
母子三人俱眉眼含笑的等着他的归来,此时此刻,顾侯爷终觉体内那股阴冷寒气终于散去。
安昌长公主敏锐的察觉到夫君的神色似乎有些不一样,不过她并未表现出异常,俩个孩子终于平安回来,没有什么比这事更重要,其它的还是等晚上夫妻两人夜谈再说。
“近日长安城不太安全,跟着你哥在家里多看看书,不要乱跑,马上就要成亲的人了,稳重点。”
顾侯爷想起那些惨案,开口提醒小儿子,平时京城里招风出头的事儿都少不了他,但最近案件的走向让顾勇一个曾经上阵杀敌的将领都有些心悸。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比起那些阴谋诡计,顾侯爷更喜欢在战场上畅快淋漓的干一场。
要是以往顾璨早就顶回去了,但今天的他无比安静的坐在椅子上,脸上一团傻气,满脑子都是“成亲”二字,他爹说的其他什么估计都没过耳朵。
不过不要紧,顾璨是没听全,但顾然却瞬间了然,对于如何看住这个弟弟,顾然表示他深有丰富经验。
安昌长公主很敬重自己已逝的长嫂,如果不是张氏个人足够优秀,当年也不会被选为太子妃。
但对于礼部左侍郎张恒远一家,安昌长公主态度一向淡淡,没什能力和眼光,谨小慎微,能混到现在这个位置,完全靠着先帝和先太子妃的余荫,如一颗墙头草。
但此时内室中的她大惊失色的望着自己的夫君,一双美眸不敢置信,手中的白玉雕花纹梳咚得摔在地上,断成了两截。
夜幕中,墙影上灯火悠长噼啪作响,窗边树影不停摇曳拍打,室内静悄悄的连空气都停滞不动。
“他,他们怎么敢?”
先太子的死一直是安昌长公主的痛,作为先帝与先后唯二所出的子女,兄妹自小感情甚笃。
即使时过境迁,但只要一想起当年那挂满白布的东宫,再也不会睁开眼亲切呼唤她一声阿楠的哥哥,长公主整个人就痛彻心扉。
“这口供真假不知,但就怕上面疑心。”
顾勇一把搂住妻子,轻轻抚摸她的背部,他直觉那人并没有撒谎,如果那是真的,恐怕会引起一场灾难。
当年昭华太子在巡查江南回来的路上染上风寒,等回到皇宫的时候,病情已经好转,谁知不过两天,整个人突然昏迷不醒、高烧不退。
先帝召来了所有的太医院御医,判断为风寒复发,汤药不断,金针刺xue,但仍回天乏术,熬了十天后,昭华太子薨。
先帝大怒,杖责了大半个太医院,若不是先后拉着,恐怕还要再多几个人头。
当年不是没查过,宫内宫外风声鹤唳,东宫所有服侍的人和当时的随行人员都被关了起来,太子妃张氏身怀六甲直接被先后接去了坤宁宫。
但是这场审问没有任何答案,查不出任何被人动了手脚的可能。
先帝在迁怒之下,杀的杀,贬的贬。
而太子妃张氏因伤心过度,终于在八个月的时候早产生下一子,可惜老人有语,七活八不活,那瘦小的婴儿一落地就脸色铁青没有呼吸,在众多御医的施救之下,仍随着那时血崩的母亲而去。
先帝白发人送黑发人,接连失去血亲,性情格外暴躁,那阵子整个长安城都是小心翼翼。
难道当年遗漏了什么线索,否则展鹏等人如何确定那是一场谋害,而不是意外。
一个是东宫詹事府,一个是东宫侍卫队,还有先太子妃的娘家,是什么把他们凑在了一起,成为了凶手的目标。
如果只是让大理寺和锦衣卫自乱阵脚而散播的谎言,安昌长公主怎么也要啃下他们几块肉,敢拿她死去的大哥做筏子,让当年的悲剧再被人茶余饭后谈论一遍,扰逝者安宁,她绝不会放过他们。
但如果是真的,她也绝不会让大哥白死。
长公主忽然想到那三人,一位总兵,一位礼部左侍郎,剩下的那个虽只是区区五品,却甚在兵部,还娶了广陵侯府的庶女,可以说那三人离开先太子后,都过得更好了,明明父皇当年都把他们贬了下去。
夫妻二人双目对视,清楚的看到了双方眼中无法掩饰的担忧和浓重。
“要冷静,多想想,咱们还有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