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忽悠秦皇之后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78章

第78章(2/2)

目录

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渤海向东,在“东海之滨”,始皇帝亲眼目睹了“海市蜃楼”。

烟波浩渺中,海上忽然有数座山峰突兀耸起,直入苍穹。都是昔日从未有过的山。依稀可见宫观楼台,隐在半山腰的松柏之间。巧夺天工的画檐,千奇百怪的屋脊兽,当世最顶尖的工匠也做不出来。就连咸阳宫,也没有这般高耸入云的楼,雪鹰盘旋,一个长着狐貍耳朵的美人独立玉楼间。

方缭按了按眉心,这是赤松观的景象——空间家园一旦投入使用,会跟现实世界有一个重合点。一般情况下,误闯之人最多看见云雾缥缈的“海上仙山”。然而前不久,他送嬴筱雪去蓬莱,时空转换产生的巨大能量波动,破坏了方壶山居的防御系统,空间家园也不太稳定,居然露出了一向隐而不现的赤松观。

这没法用折射、反射之类的光学原理来解释,毕竟秦朝有道家,无道教,根本没有这样宏伟的道观。

何况始皇帝原本就不是无神论者,他闲来无事喜欢看《日书》,一本内容包括:天文、占卜、驱邪、生活常识、妖魔鬼怪百科的奇书。书中记载:“幼龙”会帮人消暑,让家中变得凉快。“夭鬼”会给人送礼物,让家中突然多出一些东西。此时此刻,始皇帝亲眼见证了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更加坚信海上有仙山的传说。

他立即派方士乘船出海,试图抵达仙山。当然,十艘船全部以失败告终。

于是,始皇帝在琅邪停留了三个月,修建琅邪台,刻石碑歌功颂德。招募能工巧匠,打造巨船。寻访善于航海的方士,不找到海上仙山,誓不罢休。

随着方士越聚越多,方仙道迅速壮大,炼丹、驱邪之类的活动空前兴盛。传说中的鬼谷子、赤松子,已经被捧上神坛。赤松子那些丹药的功效,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

微咸的海风长驱而过,始皇帝的衣袂在风中猎猎飞舞,分明近在咫尺,却透着一种遥不可及的孤高冷冽。

“先生,听闻尊师鬼谷子尚在人世,他成仙了?”

方缭摸出一块令牌,让赵高转交给始皇帝,云淡风轻道:“都是谣言。鬼谷子的名号代代相传,现任鬼谷子,正是不才在下。”

始皇帝愕然,方缭的种种神异之处、惊人之举,似乎都有了答案。

“那先生会炼丹吗?”

“会。”

始皇帝惊喜,脱口而出:“朕要长生不老丹。”

方缭垂眸,悠悠地说:“没人见过那种东西。至少微臣炼不出来。”

“哦,莫非只有赤松子才行?谁能登上方壶仙山,请赤松子为朕炼丹,朕赏他万户侯。”据说赤松子住在方壶仙山,服食水玉而成仙。

方缭:“……”不信谣,不传谣,陛下。

虽然他的炼丹术、医术,不可能比不过马甲号赤松子,然而际遇却大不相同。赤松子被尊为活神仙,方缭大发善心,在琅邪行医,于一天之内,遇到三个病人。

第一个人大量脱发,方缭诊断一番,让他补肾。

第二个人当街斗殴,被打断一条腿。方缭替他清理伤口、接骨、止血、上药包扎之后,也开了补肾的药方子。中医认为“肾生髓”,补肾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效果显著。

第三个人常常咳喘不止。方缭为他治病,平复气息之后,叮嘱对方补肾。

于是,人送绰号方补肾……

这些人不知道方缭就是尉缭。这事儿,估计够张良笑三年的。

方缭恼羞成怒:“不准笑。”

张良忍得辛苦,以袖掩面。

很快,长达数丈,能容纳三百人的大船②问世。最擅长航海的方士也找到了——鬼谷弟子徐福。

徐福直接上疏,说海上有三仙山——蓬莱、方壶、瀛洲,是仙人居所。并表示愿意焚香沐浴,出海寻找仙人,为陛下求药。不过,由于路途遥远且危险,所以需要携带大量物资、粮食、武器、人手。

始皇帝将信将疑,看向方缭。

方缭不忍心揭穿徐福,替他打圆场:“鲨鱼、巨鲸等体型庞大的海洋生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袭击船只。还有海上风暴、暗礁等等,确实非常危险,九死一生。”

始皇帝一转身,方缭便扑过去掐住徐福的脖颈,压低声音,一字一顿:“不带这么忽悠人的。”陛下听不懂“忽悠”是什么意思,徐福这位鬼谷大师兄,能听明白。但再来一次,他还是得忽悠陛下,因为不肯替陛下求药的方士,已经凉透了。

始皇帝听见动静,回头望去。但见方缭跟徐福勾肩搭背,一起对着他微笑,很亲密的模样。

“先生,你们师兄弟感情真好。”

始皇帝已经跟百官商议好了,这次回去就更改官制,设三公九卿。以左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当朝太尉的人选,正是方缭。不过,先生还不知道。

方缭:真真想不到,政哥求仙问药这件事,居然是我一手促成的。

返程途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吹得楼船起起伏伏,剧烈摇摆。飞舞的草叶和尘土将视野染得昏黄。

始皇帝跪坐在船上,进退两难——风太大了,几乎无法渡江。然而船已经行到江心,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大秦的官吏,哪曾有过如此狼狈的时候?狂风呼啸,连站都站不稳,呼吸也不顺畅。波涛横冲乱撞,疯狂地拍打着船舷。偶尔有少许浪花扑在脸上,那感觉就像被人迎面捶了一拳。

谁踩了谁的脚,谁摔倒了,在甲板上滚来滚去。谁的冠带被大风掀飞,满头青丝乱舞?谁也顾不上别人,能够不落进水中变成鱼食,已经十分不容易。

所有人都在等始皇帝拿个主意。

始皇帝的亲信都知道:大秦的高官最好当,也最难当。不管大事小事,一切政务必须由赵政来决策,他们只要接受命令,遵守律法,把事情办好就可以了。难就难在——陛下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威严与日俱增。除了尉缭,面对下一刻就有可能雷霆震怒的陛下,大约没有谁可以丝毫不畏惧。

方缭立在船头,广袖兜满了风,耳边是涂山青雪的语音提示:“道长,检测到高质量风能,可以一次性补齐跨时空传送消耗的能量,是否收集?”

“收集。”

“恭喜道长,可以回家了。”

惊涛骇浪之中,始皇帝霍然起身,展了展堆叠的广袖,擡手指向对岸。强劲的气流将玄色的衣袖拉成一面旗帜。

赵高立刻懂了,大声呼喊:“尽快渡江!”然而,他的声音一出口就被怒号的狂风淹没,根本没人听见。好在随行的官员很快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众人齐心协力,大船晃晃荡荡、惊险万分地驶向对岸。

船身突然剧烈地一晃,始皇帝险些跌倒。

一只手扶住他的腰,等他站稳以后,迅速收回。

是方缭,他将两封信放在始皇帝的手中,迎风展袖作揖,骨子里透出沉静温和:“陛下珍重,微臣要走了。”

随后,最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众目睽睽之下,方缭的身形陡然凭空消失。那两封信,是他和嬴筱雪的书面辞别。

几乎同时,风停,浪静,碧水悠悠,倒映出湘山古祠的飞角重檐。刚才那一场狂风,好像从未发生过……

小番外

众所周知,陛下喜欢吃鱼,尤其是鱼汤。

然而每逢吃鱼,陛下都会变得暴躁易怒,甚至以鱼汤不鲜、鱼肉有刺等各种奇葩的理由赐死厨子。已经有好几个厨师领了盒饭。毕竟,方缭做的鱼汤,不仅鲜香美味,而且没有刺。

忽一日,轮到一名御厨为陛下烹鱼。他自认为小命不保,满腔悲愤,拿起菜刀疯狂地拍击劈砍,把好好的一条鲜鱼剁成了碎碎的鱼茸。

这时,宦官前来传膳。御厨急中生智,将鱼茸捏成一个个小丸子,放入沸腾的浓汤中,过了一会儿,晶莹洁白的鱼丸漂浮起来,点缀上细碎的葱花,漂亮。

陛下试吃鱼丸,赞不绝口,下令赏赐御厨。后来,“汆鱼丸”成为一道名菜,从宫廷传到民间,流传至今。

完结了,捂脸遁走。笔力不够,想写的内容没表达出来。

秦朝一斤为256.23克,也有说是258.24克。

参考秦代造船遗址。据推测,秦汉时期已经可以打造宽八米,载重25吨-30吨的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