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忽悠秦皇之后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75章

第75章(2/2)

目录

方缭立即下令,要求李信待在原地,修筑壁垒,和蒙恬会师。蒙武盯住昌平君,随机应变。王贲负责抵挡燕赵残余势力的反攻。

李信收到军令,暴跳如雷。在他看来,尉缭跟王氏交好,喜欢把立大功的机会送给王翦、王贲父子。李信一路凯歌,眼看就能占领城父,乘胜进攻楚国的都城,这是足以封侯的功勋,凭什么放弃?他压根就没把方缭的命令当回事,继续高歌猛进,最终一头扎进陷阱,惨败。

就在李信战败,被楚军的精锐部队尾随追杀,奔逃了三天三夜,精疲力尽的时候,最糟糕的事发生了——昌平君背叛秦国,占领郢地,阻断了李信的退路。项燕带着四十万楚军,在后边穷追不舍。秦军节节败退,陷入绝境,眼看就要溃散。残阳血色,满目苍凉之中,昌平君的营地升腾起滚滚浓烟,火光冲天。

蒙恬从后方偷袭昌平君,烧了他的粮草。李信抓住机会,趁乱突围,士卒伤亡惨重。来时十七万大军,有的战死、有的溃逃、有的被俘。残部不足两万,萎靡不正,已经没有再战之力。蒙恬只有三万人,和李信一起被项燕追着打,幸亏蒙武出兵接应,他们才得以退回南郡,坚守城池,等待救援。

项燕大获全胜,士气高涨,挥师占领郢地、陈县。严格来说,郢陈的百姓早已加入秦国的国籍。然而他们思念故国,一直以楚人、韩人自居,此番顺势响应昌平君的号召,一起投奔了楚国。

消息传回咸阳,秦王政震怒,亲自请王翦复出。举国之力,集结六十万大军,外加蒙武、蒙恬等将领全部任由王翦调遣。

为了凑人数,方缭把亲卫统领冯劫也贡献出去,官职平调,成为王翦麾下的一名都尉,

秦军和楚军对峙一年有余,楚国的屈氏、景氏、昭氏三家争夺令尹(丞相)之位,起了内讧。顾不上项燕这边,项燕军中开始缺粮,输得十分憋屈。

王翦攻破楚国都城,俘虏了楚王。楚国大将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地区继续对抗秦国。第二年,王翦击败楚军,昌平君战死,项燕拔剑自刎。王贲攻占辽东,俘虏燕王喜。又调转方向,回军占领代地,俘获了赵公子嘉。紧接着,王翦降服越君,平定江南。

又过一年,秦王政很随意地找了一个借口攻打齐国——齐王建派兵防守西面的边境,拒绝和大秦互通使者。王贲从燕国故地攻入齐国,俘虏齐王建。

至此,韩、赵、魏、楚、燕、齐全部覆灭。战国终结。

秦朝第一功臣王翦被封为武成侯。冯劫累功升至御史大夫。

秦王政横扫六国,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统一法令、文字、度量衡、车辆规格等等。这是自古以来的君王都不曾有过的广袤疆域、丰功伟业。一群马屁精吹捧秦王政“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以李斯为首,上疏提议:在“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用“皇帝”作为秦王政的称谓。

秦王政希望大秦千秋万载,一世、二世、三世……传至万世,在子孙后代的手中无限延续,因此自号“始皇帝”。

方缭完成使命,随时可以回家。他却犹豫了。

月凉如水,一片玉色的清辉里,嬴筱雪回眸一笑,眉眼都蕴着月华,人比月光更温柔。

要离开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噎了半天,方缭决定换一种方式,他问嬴筱雪是否愿意和他去蓬莱,不是传说中的仙山,是他的家乡。非常遥远,跟他回家,就意味着和子婴不复相见。

“夫君的故乡蓬莱,是什么样的地方?”

方缭愣了一下,他离开太久,对蓬莱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直到此时此刻,他才蓦然发觉:他早就适应现在的生活,没必要执着于过往。只是特别想念家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