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2)
“不用,家有娇妻。”方缭难得一本正经:“臣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一对。‘只羡鸳鸳不羡仙’。”①
这种事必须明确表态,不然政哥搞不清状况,老往他的后院塞人,闹得家宅不宁,就没意思了。
秦王政很迷惑,有人贪财,有人好色,有弱点的臣子才好驾驭。除了美食,方缭还喜欢什么?他灭赵有功,总不能弄些小孩子的玩意当成赏赐?
方缭不松口,秦王政也不好硬塞美人给他。嬴筱雪可不是那种没什么见识的内宅妇人,她进献的新式攻城车、铠甲、连弩、曲辕犁等等,有些能增强秦军的战斗力,有些可以提升耕地的效率,皆是能够增强国力的好东西。
这对夫妻,都是不可多得的奇才,秦王政的左右手,哪边都不能委屈了。
酒足饭饱,方缭倚着几案汇报工作。赵国还有一条漏网之鱼——公子嘉,作为赵王偃的嫡长子,他比被俘虏的赵王迁更得人心,有不少追随者,比如景泽。公子嘉不仅逃到代地称王,还跟燕国结盟,合兵一处,驻扎在上谷郡。
不愿意归顺秦国的赵人,纷纷逃亡,投奔公子嘉,竟然让他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势力。
燕王派燕太子丹领兵,暗中帮助公子嘉对抗秦国的追兵。
没错,无论用怎样的外交策略去麻痹对手,灭赵之后,天下震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诸侯王,提前清醒,意识到赵国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比如燕王。
君臣对月小酌,商议片刻。秦王政下令:让老将王翦、赵国的降将辛胜领兵北上,名义上是追击赵国的公子嘉,只要找到合适的借口,自然也要伐燕。
王翦出发之前,又把王离丢给方缭。
返回咸阳的路上,秦王政几次去方缭那里蹭饭,方缭都在带娃。王离、张良、赵佗,一个比一个能吃,尤其是赵佗,盛饭得用小盆子。
秦王政挺喜欢这孩子,让赵佗跟扶苏一起读书。
顺便说一下,明面上,秦灭韩、秦灭赵,皆有正当的理由——韩王曾进献玉玺,请求成为秦国的藩臣,转眼就背弃盟约,实施疲秦之计,还帮着赵国抵御秦军。赵王曾派李牧跟秦国结盟,约定献上城池,换回质子,然而人质安全回国,赵王却撕毁盟约,城池不给了。
攻打燕国,同样需要师出有名。燕王跟公子嘉合作,这属于正常的邦交,无法作为攻打燕国的理由。
燕王非常谨慎,一直避免正面冲突。
秦王政正愁找不到借口伐燕的时候,荆轲出使秦国。
方缭纠结许久,干脆披上马甲,去试探荆轲的身手。不是扮猪吃虎,荆轲的功夫确实不怎么样,甚至不如秦王政。习武之人,故意隐藏实力不难,但那种慢一拍的反应力,高手装不出来。除非真的是影帝。
政哥一直想要的暴揍燕国的理由,这不就送上门来了?
就这样,方缭不仅没有拆穿荆轲。还跑去围观他忽悠大秦的相邦昌平君。
①《倩女幽魂》插曲“只羡鸳鸳不羡仙”。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政哥是真的能折腾,长城、直道、郑国渠、秦始皇陵、收集宫殿等等。隋炀帝修个大运河就把国家折腾乱了。政哥各种大兴土木,还“诸侯尽西来”。